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87章 一群卖产品的草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初音对和内容产业的改造,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每个月,都会有让人惊喜的突破。

    原本某点网站在这一年因为经营困难,选择了让付费内容涨价——每千字涨价1分钱,同时还抬高了VIP门槛,加入了更多低端会员等级。

    有初音介入之后,某点不再差钱,直接涨价这种用户体验很差的行为,当然被否定了。最便宜的依然是两分钱每千字。不过对于低级新会员的分级制度还是引入了进来。

    但是另一方面,初音对小众、个性、真创新的内容,也给出了最优秀的扶持——并不是靠一刀切地给提升全QIN奖和低保,而是抬高了不同档次用户消费的分成比例。

    比如原本某点给到作者的都是千字1分钱,现在改为“网站只抽0.5分钱,消费价格为千字2分的,1.5分归创作者,消费价格3分的给2.5分,消费4分的给3.5分。作品要推荐位的,和淘宝网上的店主一样,评审通过后付点钱。”

    如此一来,充分鼓励了曾经不屑于网络、觉得这个圈子“低俗”的新消费者进来——因为这些人知道,他们进入这个圈子之后,虽然花的钱比高级的VIP贵了一倍,但是网站从他们身上赚走的钱是一样的,多花的也只是花在他们所支持的作者身上。如此一来,用户体验就好很多,读者们也不至于因为“这个网站上绝大多数内容都是辣鸡,因为给这个网站赚走了钱而不爽”。

    另一方面,这种衡量尺度也可以充分把人的诉求烈度进行差分区别——原先,1个消费者非常炽烈的需求,和1个消费者相对平淡的需求,在市场表现上是完全一样的,都是一个人的权重。现在那些非常炽烈的需求,可以通过表现为“双倍的付款”来表现得更为强烈。让那些“500个原先都不屑于看网络的人掏钱看的作品”,在市场表现上可以得到“1000个已经常年看小白文看成老油条的读者掏钱看的作品”一样的权重。

    初音的一切大刀阔斧,最终都指向一个词:文化多样性。

    不苟且,不套路,不跟风,有观点,有态度,有坚持。

    知道人工智能和机器写作未来能够提供什么,所以初音要优先扶持那些未来更不容易被机器人所取代的创作内容。

    人类,就应该以做机器取代不了的事情为荣。

    乍一看很多人还以为顾莫杰被大黄易的丁三石灵魂附体了。

    ……

    得益于初音在国内互联网内容领域的巨大用户基本盘,预想中因为改革而必须面临的亏损阵痛,被压缩到了最短。估计2012年亏一亏,明年就能稳住了。

    某点网站的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