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761章 大为舒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式只是柳玉如随信送来的家书,告诉高别驾她们田地城一行的情况。..
  
      她在信中说,“姐妹几个相处得很好”,这句话大有学问,表明柳玉如已经接受老八苏殷了,不然这道表章是怎么来的!
  
      她还说,接下来的行程是丽容的意思,丽容说苏殷是这些人里唯一没有去过白杨牧场的,眼下正好秋高气爽,她们就决定再去白杨牧场玩两天,让他和金莲别只顾了玩,平时多儿子。
  
      高峻长长地出了口气,安排人立刻将这道谢恩的表章经快马驿送往长安。
  
      ……
  
      长安。
  
      皇帝从高丽回来后,身体一直不好。如此大的战事,战局瞬息万变,不由人不高度紧张。再加上行军筹划,吃睡都不好,到了长安之后日子一平稳下来,病就找上来了。
  
      太医把脉后说无大碍,开了滋补的方子好生将养。但他躺不住,马上把长孙无忌褚遂良和李道宗找来,商议西州的大事。这些人知道,陛下所说的大事,多半与西州别驾高峻有关。
  
      自从高峻独身平息了剑南事态,一直到这次二伐高丽期间轻取了龟兹两城,让皇帝觉着再不做点什么,就太对不起人了。
  
      更主要的是,眼下西边人强马壮,这么好的机会,正是将西方做大的上佳时机。他一向认为,有了力量便要进取,莫等没手段时望天兴叹,“空遗后世之忧”。
  
      高峻这次出兵龟兹,听说起因是郭孝恪的长子在康里城下负了伤。这次的战果不同于任何时候,时机选择的简直太好了,而所获也太过的轻松。
  
      没有谁有这样的胆量,敢在大唐在东面与高丽开战时,再从西边另开一场战事,也许这就是苏伐敢于兴风作浪的大致原因。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苏伐被高峻毫不犹豫地狠削了一顿失了两座丝路上最关键的城池。可以想像,此事对苏伐的震动有多大。
  
      再想想纥干承基的被擒以及纥干承基的身份,就更有些不可思议了。纥干承基是吐蕃大领松赞亲派的友情援助西州的吐蕃军的领军者。
  
      但他又是高丽的奸细,皇帝都想不到,纥干承基是抱着怎样的算计去龟兹前线的,但有一点是没错的——想在西边弄出乱子,让唐军东西难顾减轻盖苏文的压力。
  
      一帮七拼八凑的西州联军,在面对五城联手的龟兹军队时,再要提防吐蕃方面插进去的不之客,战场上的变局多到想不透。
  
      要知道,只要双方接触时有一点不小心,龌龊就大了。但就是这样一种复杂的局面,怎么就被高峻轻松化解掉了呢?
  
      据报,吐蕃军一人未伤,全须全尾地返回去了,只把他们的奸细主帅丢给了高峻,再被高峻像牵条狗似地牵到高丽战场上来。
  
      还有浮图城的阿史那薄布主动提请并入大唐,也是令皇帝大出意外的。若不是大唐的力量,让他丧失了独自支撑下去的信心,阿史那薄布不会想到这个提议。
  
      眼下正是扩充西部的大好时机。早就在皇帝胸中勾画好的计划,此时就像十月怀胎瓜熟蒂落了。安西都护府,这是一个成熟而有先例的安排,在汉代即有这么一个机构,只是名称稍有不同罢了。
  
      郭孝恪是大都护的不二人选,而高峻以这样的功绩和能力,出任西州都督也再合适不过——能胜任且不大会有人嫉妒。
  
      这个想法自从上一次剑南平乱之后,皇帝就冒出来过,但是还感觉有些突然电动机不够成熟,只好把高审行派到黔州去了。
  
      而这次,他更真切地郭孝恪和高峻两人的组合,能量大得很。
  
      但纥干承基在高丽阵前所说的高峻纳了苏氏的事,又让他总觉得有些不爽,他不信这话是纥干承基信口胡说。
  
      那时他主动提出来赐苏氏给高峻,却有个柳玉如横挡竖挡地不允许,虽然现在事情办成了,倒像是那个柳夫人给了多大的面子!一位皇帝,何曾这样丢脸过。
  
      现在长孙无忌又说,高别驾上次到长安来时,委婉地表达出不想再往高处升职的意思。这又让皇帝十分的惊讶,底下人野心大了他闹心,但人人都像高峻这样子,提出不做什么都督,那他还玩谁去!
  
      不过他不生气,知道这一定又是那位柳夫人的意思,像高峻这样一位能力突出没有野心一切只眼色行事的人才,放眼天下也不好找了。
  
      回想起上一次,高峻在长安抢了御用的琵琶给夫人在龟兹截了蝴蝶琴,本打算也是要送与夫人的举动,皇帝更坚信了自己的判断。把高峻放在西边,就算将来让他接替郭孝恪,也是令人放心的。
  
      这么一想西州,皇帝的病情就大为好转,也有心思和精力了。
  
      他吩咐道,“拟诏,就遂了他们的意。郭孝恪任大都护,西州都督就给他空着——他不是什么事都听夫人的么?那好,我就封他的夫人,所有夫人都封,就晒着他。”
  
      在考虑封柳玉如的品级时,皇帝说,“这位西州别驾是正四品,封他夫人个三品!”
  
      褚遂良忙说,“陛下,这不合规矩。”
  
      皇帝说,“借帐有规矩这事就有规矩,要么你就等合规矩时再记入史册。”
  
      诏书拟好后,又送上来一份黔州刺史高审行的奏章,高审行是想在黔州原来五县基础上再划出来一县。
  
      理由很充份。
  
      按理说,高审行的这个提议与皇帝一直以来的想法是相拧的,皇帝一直在想着的是如何压缩州府区划减少官僚层次和职数。
  
      但他刚刚戏耍了西州别驾和他的柳夫人,心情很好,于是并未特别觉着高审行不合时宜,而是朱笔一挥,从辰州划了一县过去给他。总之,总的县数并未增加。
  
      高审行,这是一个并不被皇帝人。没能力有野心,和有能力没野心的一对父子,同样都让皇帝感到放心。
  
      于是,他顺便把黔州提升到中州了。一来黔州不属边陲,黔州搞好了,对周边的辰州郎州涪州播州同样起示范作用;二来高俭赴灵州赈灾的事他也知道了。他想,最有福气的当属高审行。
  
      皇帝觉着自己已经康复了,吩咐从现在起严密留意西州的动静,有什么事情及时报给他知道。
  
      不久,柳玉如上报的谢恩表章送到了皇帝的手上。老谋深算的皇帝已经,西州高别驾这位任性的柳夫人,已经感觉出别扭来了,说与苏氏“相处得很好”。
  
      柳夫人带了苏氏等人巡视田地城驼马牧场轮台县白杨河牧场。
  
      郭孝恪往西迁到焉耆去了,沙丫城正在加固城池,将土夯的城墙改造为砖石城墙。
  
      原来受封过的三百护牧队都充实到军界和庭州去了。
  
      西州正在建设一座大规模的织绫场,据说有五百架织绫机织房五十多间,连庭州的未婚女子都报名去做织工。
  
      西边的消息让皇帝大为舒心,这才是件件干到了皇帝的心坎上。
  
      向西稳固繁荣丝路。公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