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十七章 斗文(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已做好。”

    “既然公输大人借风咏梅,那小子便也落个俗套,就咏这‘梅’,就按公输大人的意境,诸君且听。

    《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声音是稚嫩的,词是短暂的,皇帝手中的茶还未饮完,整篇词已经完美的落幕了。

    说不上千古绝句,但作词之人脊背上那铮铮傲骨已经悄然展开,像是城外古寺里的和尚又敲了一次辰钟,秦二细腻的声音在众人脑海中一次次回响,一次次放大……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何等洒脱心性,才能将这繁华尘世统统抛开,欲要身处世外。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话锋一转,又为这苍茫隐士添了三分凄风冷雨,孤苦之情。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这是在暗讽今日朝堂之中,他却无意与我等相争,我等却对其排挤打压……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一句的意思与公输瑾之词看似大同小异,实则却是在表明立场与态度!若我等执意将其打入万丈悬崖,反倒是成就了他天妒英才的传世美名。不可再对其施压,此子妖孽,此子妖孽。

    此子妖孽也!

    众臣终于有了一番定夺,既然这秦家世子在如此年龄便已初露峥嵘,将来必是额生角,皮化麟之辈。如此大有可为之人,为何还要与之作对?不如顺水推舟,送个人情……

    没有任何的掌声,武官们要么是听不出这《咏梅》的精妙之处,要么就是在等待文官们作出比较,而一众文臣皆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老大薛彦亮,他们在等待薛彦亮的决定。皇帝也在等待,等待薛彦亮的表态,虽是斗文,但薛彦亮的评价并不单单代表了他们对这《咏梅》的评价,更是代表了他们的立场--是否接纳秦淮的存在。

    薛彦亮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开口道:“启禀皇上,微臣认为,此词字里行间皆透着一股傲气,虽是目中无人,但胜在有的放矢,合情合理。微臣才疏学浅,不敢妄断此篇与公输侍郎之词相比谁胜谁负。但微臣以为侍郎之词借风咏梅,与题不符,有投机取巧之嫌。反观秦大人之词,则正好符合了‘风花雪月’中的‘花’,如此一来高下立判。”

    公输瑾听闻此言满是挫败的垂下了脑袋,薛彦亮这句话中透露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分明是品词,却说‘启禀皇上’。其中意思不就是告诉众人,他只是在表明态度而已。又说不敢妄自评判谁胜谁负,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胖小子的词,大胜与自己,分明就是他想给我留个面子而已。

    至于说自己与题不符略输一筹,完全就是在表明,文官们已经接受了这胖小子的存在,承认了他当朝为臣的事实,就连称呼都从‘世子’改为了‘秦大人’。呵,没有任何官职的朝臣,可笑之极!

    皇帝听完沉吟片刻后说道:“朕倒是有不同的看法,公输爱卿虽有取巧之嫌。但如众人所见,公输爱卿此篇乃是当场即兴所做,稍有偏颇也是可以理解的。徒儿,你这一篇《咏梅》只怕是早已做好的吧。”

    “皇上英明。”秦二当然明白,皇帝突然改口叫他徒儿是让他赶紧应下来的意思。

    “既然两篇词都有可取之处也各有缺陷,照朕看来,此局就做平手如何?你们可在下局之中,再较胜负。”

    皇帝这是在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又何尝不是在提醒自己见好就收?公输瑾心神意会,拱手对皇帝说道:“启禀陛下,输了便是输了,文学一道不同对弈,何来和局之说。微臣技不如人输得心服口服,待微臣诗词一道更进一步之时,定然卷土重来,再战咱们尚国小诗仙。请陛下恩准!”

    明崇皇帝十分满意这二人能将自己言外之意摸透,点头赞叹:“公输爱卿好气魄,正如朕所言,男儿输人不输阵!机会多得是,将来你们同朝为官之时定然有数不尽的机会切磋,也不急今日就要分出胜负。好,朕准了!”

    “谢陛下。”

    “公输大人好气量,小子只知一味攻伐,不如大人这般胸怀宽广。惭愧万分,惭愧万分……”秦二郑重的作揖,给足了公输瑾面子。皇帝这般为二人化解恩怨已是自降身份,如今公输瑾既然主动退让一步,无论他的豪爽是真是假,秦二都不能再咄咄逼人。

    明崇皇帝见此事终于算是平息了下来,向众人宣布了昨日与秦二订好的计划,得到了一致认同。事情虽然了结了,但皇帝并没有让秦二离开尚和殿,而是将他安置在了文官行列的最末,以天子门徒的身份听政。

    早朝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六部官员纷纷汇报各府的情况以及一些突发事件,并非所有事情都由皇帝一人处置,大臣们各抒己见,皇帝综合了众臣的看法后定下一个最合理的方案。

    偶尔也会遇到政见不同的两人为了某件事情吵得不可开交,明老大就坐在龙椅上认真的听他们吵完,也不恼怒,而是尽量找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决办法,若是实在没有好办法就先暂且搁置,静观其变。

    这一个时辰下来,完全颠覆了二胖对于封建王朝的认知,这还是中央集权制?这丫的分明就是众议制啊!只差没有在朝堂中选出一个长老会,有什么事都找让老会投票决定了。

    果然人类都是会进步的,中国的古代因为没有这种制度所以总被灭国,或许尚国之所以蒸蒸日上的原因就是因为明崇皇帝足够包容,包容臣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使用自己才享有的权利。他也乐意将自己的权利分享给众臣使用,即使众臣之中依然有蛀虫的存在。

    但说到底决定权还是在他的手中。

    这才是秦二心中堂堂皇帝该有的样子,不滥用权利,又绝对的掌控一切。

    争吵还在继续着,皇帝听完两人争论的主要内容后,各分了一个甜枣吃让他们谁都不觉得亏。而后兵部尚书禀报,前线尚未传回任何消息,皇帝听完却并没有表现出质疑,只说耐心等着便是,他相信秦川的能力。

    这让秦二有些疑惑,按理说战争在两月前就该进入白热化了,现在或许已经打完了吧,是胜是败应该早有急报传回才是。

    明崇皇帝不打算纠缠这个话题,令秦二出列后对众臣说道:“秦家小子虽然聪慧过人,但目前尚且年幼,待过个几年再将他安排至朝中也不迟,以后就不必来上朝了。”

    开玩笑,谁乐意上朝的时候身边站着个毛头小子……

    秦二听了这话倒是突然灵光一闪,向皇帝说到:“启禀陛下,臣忽然有一想法。”

    “说吧。”

    “微臣现在既然已有了官身,却无官职,此事确实是闻所未闻。但路都是人走出来的,陛下何不干脆就此机会专门成立个部门,专司培养预备官员。陛下,微臣听闻有些偏远地区官员紧缺,甚至出现了两县一官的情况,陛下何不趁早为朝堂培养一批新鲜面孔,找到忠与皇上且头脑灵巧的苗子,再与科举结合,筛选出可用之人。”

    可以啊小子!皇帝听完这话笑着说道:“朕早就与诸位大臣商量过此事,莫非你小子以为,你能想到事情的诸位大臣们就想不到了?”

    “微臣唐突了,只是皇上为何不将这有利无害的方针执行下来?既然是人才,当然要为君所用,此事大有可为啊。”

    “忠国忠君之人,又要头脑好,岂是那么容易找的,况且还需要一番培养,此事暂时没有实施。若你能想出一套完整的办法,就整理成册了交给薛丞相,再由薛丞相在朝上进言,大家集思广益嘛。”

    秦二的第一次发言,皇帝算是给他撑足了场面,后面的事情就要靠他自己了,见众臣都没有事情要禀报了,张大海宣布了退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