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电影——沉重历史《与狼共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电影——沉重历史《与狼共舞》

    历史的沉重感也许不仅仅源于几件重器,还来源于血腥与罪恶。回顾历史中的电影《与狼共舞》这种感觉是深刻的,如果想进一步拓展的可以看看《最后的莫西干人》和《晨星之子》。

    哥伦布在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是一个传奇。哥伦布相信地圆说,因此开启了那个伟大航程。当然,在横渡大西洋中也有波折,如果不是哥伦布解释了磁偏角,船员没准就哗变了。大海航行人心稳定是一件难事。像现在依然有人担心磁极倒转或消失一样。哥伦布命名当地为西印度群岛,当地人被他称为印第安人,美洲原著民的苦难从此开始。哥伦布本人不必说,其后纷至沓来欧洲各国列强为了黄金和资源疯狂屠杀印第安人。从历史看印第安人的新世界对世界的贡献除了土地资源,还有像包谷(玉米)、马铃薯(土豆)、甘薯、花生、西红柿、黄瓜、南瓜、西葫芦、辣椒、菠萝、鳄梨、草莓、可可、烟草、奎宁等等这些事物(据说中国引进甘薯解决了基本粮食保障,才使得清朝人口开始成亿的暴涨;粮食含有油脂、蛋白质、淀粉,甘薯里面淀粉充足)。但这些并没有换来殖民者的仁慈,相反随军的传教士焚毁了大量的印第安人文献,印第安人的人口也在锐减。

    时间推移到了由凯文·科斯特纳执导主演的这部《与狼共舞》则反映的是美国西进运动时期的故事。美国自独立后就开始从北美沿海的十三个州向东扩张,除了与英国、法国和墨西哥纷争外,就是对美洲原住民的不断向西驱赶。英国自独立战争后对这个孪生兄弟往往也就意思一下;法国自独立战争没有获得便宜,反而使本国人学会自由独立民主后就把国王的脑袋丢了,所以后来拿破仑干脆把路易斯安娜卖钱了事;墨西哥人比较菜,常年被美国当个练兵场。印第安人由于是家园之战和美国人打得激烈,可是文明程度太落后。

    这样看印第安人和美国人在片子里面的表现就很容易理解。印第安人厌倦了战争只想安静过祥和质朴的日子;美国人野心勃勃只想掠夺更多的土地财富,这就是主人公约翰·邓巴中尉战友那么粗鲁野蛮的原因。邓巴在南北战争中负伤本来应该锯腿保命,伤心下闯入两军阵求得战死沙场,不想如有神助一弹未中,反而激励战友打垮了南军,自己也获得救治,战马西斯科也成了他伴随始终的朋友。战后想寻找新的生活的邓巴来到西部,长官范布若少校听到他是为了看看“在它消失之前”的西部而完全对印第安人没有什么概念就决定派他到前哨站赛德葛维克堡去驻防;邓巴和运送给养的车夫提蒙斯刚走出驻地,范布若少校就饮弹自缢,原因:可能是病体折磨;保皇党思想破灭;或者预见到什么,反正他莫名其妙的喊着“国王死了”就去了。邓巴在欣赏西部壮丽景色的同时开始认识到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的蛛丝马迹:遗尸的骷髅;空无一人的营地;污染的河流;坡地上用来防御的山洞,他是经过训练的军人,如果不明白点什么就白活几十年了。对于美国人来说与印第安人的战争也是消耗战,范布若少校这些人有些像消耗的炮灰,只是美国人优势明显。

    在哨站除了战马西斯科外,一只被命名“两只袜子”的孤狼也成了邓巴的朋友。这一天,苏族印第安人首领踢跳鸟无意来到营地,看到本应空无一人的地方插旗了旗帜,就进来查看,瞧见西斯科就想套走,因为草原上马匹是重要的代步牲畜;正在洗澡的邓巴不顾一切地赤身冲向踢跳鸟,使得他落荒而逃;回到部落与族人讨论的结果竟然是这个白人可能拥有法力,为了试探他们想弄回那匹马;结果两次包括部落勇士风漫发、他们都失败了,西斯科知道主人是谁,在邓巴不断的巡视防区时早就认得道路而跑了回去。本应该兵戎相见的两方接触成了滑稽剧。

    这时,部落与波尼人的战斗失败,白种印第安女人握拳而立的丈夫被杀。邓巴决定不再等待,他掩埋多余的装备后决定去拜见印第安人。他拂去军装的灰尘、擦亮军刀和马靴,打扮得戎装齐整的像个大使一样,举着战旗,想去见见那些骚扰他的印第安人。结果,半路邓巴遇见因为丈夫离去而割腕的握拳而立,救下人他已经像个红十字会员的模样,到印第安人营地结果被风漫步驱离。第二天,印第安人正式回访邓巴,语言障碍的双方沟通的第一个词是关系重大的预备贮备粮食“塔唐卡”野牛;邓巴用咖啡款待客人,并用糖让印第安人认识到甜蜜,踢跳鸟用熊皮回报邓巴,使得他对印第安人秉性有了了解。在逐渐交往中,握拳而立充当了翻译,邓巴开始学习苏族语言。有一天邓巴发现了野牛群,并报告了印第安人,随后开始那精彩的猎牛场面。邓巴终于被苏族人接纳,从与踢跳鸟同吸一口烟到和风漫发同食野牛心再到与风漫发互换戎装,邓巴这个对印第安人一点都不了解的人、被派到战争最前线后成了印第安人的朋友。这是《与狼共舞》上部内容。

    《与狼共舞》下部讲述邓巴如何从一名联邦士兵转成为“与狼共舞”的故事。早上,两只白袜打来一只鸟酬谢邓巴,深深思索后他在夜幕下的篝火旁跳起大巫灵媒之舞,期间西斯科和两只白袜似乎在眼神中建立起链接。第二天,邓巴去部落两只白袜想跟去,邓巴怕它被杀进行驱赶而打闹起来,这场面被印第安人看见后使他获得了苏族人的名字“与狼共舞”。印第安人似乎只有有故事才能有名字。其后就是与握拳而立的恋爱故事正式成为一名苏族人,期间他们利用前哨站的火枪击败了进犯的波尼人。在邓巴告诉苏族人美**队将大批而来后,他们决定迁徙到别处。邓巴想起日记还在营地就回去拿,结果驻扎的军队被当作印第安人抓了起来,西斯科与两只白袜先后被杀害。领军的少校可不是范布若那样军力紧张时期的凑数军官,随行的士兵也是南北战争国内稳定下来后久经战阵的精锐。日记被士兵斯比威当作故事书收藏,邓巴马上被认定叛国:擅离职守、挪用军备、里通外国,少校想让他充当翻译与苏族人谈判,试图利用他和苏族人充当马前卒,就像《最后的莫西干人》那样利用挑拨印第安人矛盾为殖民者牟利,邓巴认定自己是与狼共舞拒绝了。在被押回海兹堡准备处决邓巴时,苏族救回了他。邓巴知道美**队不会善罢甘休,决定离开以便不给苏族人惹麻烦,在依依不舍中和自己的族人告别,苏族女孩交还给他在斯比威死后落在河里被捞起的日记,他和握拳而来踏上奔往他乡的路途。

    印第安人在西方人到达美洲后经过短暂的贸易后,马上迎来了殖民者的血腥掠夺和屠杀。西方殖民者为获得这片新大陆使用了各种手段,《最后的莫西干人》反映的就是殖民者利用印第安人内部矛盾挑动他们自相残杀,结果故事中只有一名莫西干人幸存下来,这种种族灭绝和屠杀成为人类历史上黑暗的一页。而美国为争夺西部土地过程中的西进运动,同样是驱赶印第安人不断迁徙的过程,这迁徙之路也被印第安人称为“血泪之路”。在《与狼共舞》反映时期,印第安人虽然取得过影片《晨星之子》放映的小大角河战役的胜利,但在巨大的文明差异下面对美**队的反攻最终失败,印第安人被迫前往贫瘠的保留地。在美国逐渐客观看待历史之后,印第安人的地位才逐渐被人们肯定,印第安人也被美洲原著民所取代。

    2016.8.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