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四百八十一章 三人组归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弟,恭喜恭喜,大获成功啊!”当明中信回到宅中之时,石文义、张采、李玉相携前来祝贺。
  
      “有什么可恭喜的?”明中信一见他们,瞬间脸色沉了下来。
  
      “今日,你那名轩阁名动京师,简直是绝了,将倚红楼与满春院的名声都压下去了,还不该恭喜啊!”张采接话道。
  
      “对啊,对啊!”李玉连连点头。
  
      “哟,既然如此,那为何你们今日不来捧场?”明中信一咧嘴。
  
      望着满面阴沉的明中信,石文义笑道,“小弟,这却冤枉我们了,不是我等不愿去!实乃是我们不想让你背负上与锦衣卫勾结的名声,毕竟你今后要参加科举,虽然现在全京师没几个知晓这名轩阁有你的份,但架不住今后有人彻查此事,到时就会影响你的仕途的!所以我才吩咐张采,让他派个小旗前去捧个场就行了。”
  
      “你觉得小弟我是那种为了自己的前途将朋友抛诸脑后之人吗?”明中信一瞪眼道。
  
      “我们当然知晓你不是这种人,但毕竟这种麻烦还是太恶心人了,如果被有心人利用,今后太过不值,所以,还是尽量少一些为好。”石文义摇头道。
  
      “对啊,如果你觉得过意不去,就亲自给我们做一桌,庆祝庆祝!”张采插言道。
  
      “瞧瞧,这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明中信一指张采,撇嘴道。
  
      “明少爷,我们大人真的是为你着想的!”李玉一脸急切地解释道。
  
      “好了,李玉,你家明少爷是逗我们呢!”石文义笑着向李玉道。
  
      “我可不是逗他,我就是看穿你们的把戏了!想让我下厨,别做梦了!”明中信翻翻白眼。
  
      “中信,就算我们有些私心,但就凭我们这般为你着想,你也得犒劳犒劳我们吧?”张采腆着脸道。
  
      明中信白了他一眼,就待加话。
  
      “哟,今日挺热闹啊!”一个声音插了进来。
  
      众人回头一看,却原来是黄举三人组。
  
      “黄兄,事情如何了?”明中信面色放晴道。
  
      “当然是办妥了!”黄举一脸得瑟道。
  
      明中信对此嗤之以鼻,“婷美,究竟如何?”
  
      “哎,你别不信啊!”黄举叫道。
  
      明中信却不理会于他,望向李婷美。
  
      “不错,明兄,咱们真的是已经拜访了诸位世伯,而且世伯们也答应为我们寻找名师大儒!”李婷美点头道。
  
      “好!那恭喜婷美了!”明中信笑意盈盈地冲李婷美抱拳恭喜道。
  
      “哎,为何只恭喜婷美,我们难道不值得恭喜吗?”旁边的王琪不让了。
  
      “哟,王兄,刚才没看到你,真的不好意思,那明某在此也恭喜王兄了!”明中信一脸的惊讶,冲王琪抱拳道。
  
      王琪满面笑意地点点头,表示接受明中信的祝贺。
  
      黄举在旁一脸幽怨地望着明中信。
  
      “好了,既然大家回来了,那今日我就亲自下厨,提前祝贺两位早日寻得名师,学业有成!”明中信一拍手,笑道。
  
      一听明中信亲自下厨,石文义等三人瞬间双目放光,喜悦异常。
  
      “记住,没你们的份!”明中信转头冲石文义等三人做个鬼脸道。
  
      “无妨,无妨,我们只要吃点残羹冷炙就行!”张采一脸逗逼地陪笑道。
  
      噗嗤一声,明中信笑了。
  
      张采冲石文义一扬下巴,那意思,好似在邀功请赏!
  
      石文义笑着冲张采点点头,暗暗竖起大姆指。
  
      王琪、李婷美望着张采那副贱样,瞠目结舌,这还是他们认识的锦衣卫吗?
  
      “我也吃残羹冷炙吗?”黄举有样学样,可怜兮兮地冲明中信道。
  
      “你的话,残羹冷炙也没有!”明中信没好气道。
  
      “我好可怜啊!”黄举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在那哀叹不已。
  
      明中信看着他假模假式的做作表演,摇头的失笑,翻个白眼,转身向后宅而去。
  
      见明中信已走,黄举也不再装可怜,领着王琪、李婷美上前向石文义等人施礼道。
  
      “见过石大人、张大人、李大人!”
  
      “大家都是朋友,不必如此拘礼。”石文义一摆手。
  
      “对啊,在此,咱们都是客人,就不要这么虚了!”张采叫道。
  
      黄举三人组也不再客气,落座品茗。
  
      “你们何时入的京师?”石文义问道。
  
      “不瞒石大人,我们乃是与中信一同进的京师。”黄举放下茶杯回道。
  
      “不用客气,如果不嫌弃,就同中信一般,叫我石大哥就成。”石文义不解道。
  
      “不敢不敢!”黄举连忙拱手道。
  
      “怎么?瞧不起锦衣卫,还是瞧不起我们兄弟?”张采在旁阴阳怪气道。
  
      “不敢,石大哥!张大哥!”黄举连忙施礼。
  
      王琪与李婷美望着张采一阵皱眉。
  
      “这就对了嘛!”张采面色稍缓。
  
      “哦,那为何这几日未曾见得几位?”石文义白了张采一眼,和颜悦色道。
  
      “不瞒石大哥,我们兄弟三人这几日乃是前去拜望几位长辈,顺便认认门。”
  
      “不老实,去找门路,就是找门路,哪来这么些虚的!”张采不屑道。
  
      黄举一脸的尴尬,讪讪然低下了头。
  
      王琪与李婷美满面怒容,站起身形就等与张采理论,黄举却在桌下将他们拉住。
  
      二人愤愤然看向张采。
  
      “张采!”石文义厉声喝道。
  
      “就是嘛!说话一点都不爽利,真真是不如中信实在!”张采见石文义发怒,口中喃喃自语道。
  
      “黄小弟,真是不好意思,这家伙一贯是这么的口无遮拦,还请不要见怪!”石文义冲黄举道。
  
      “不敢,不敢!”黄举连连摆手道。
  
      张采一见黄举这副模样,就待要再行开口。
  
      石文义扫了他一眼,瞬间,张采焉了,恶狠狠拿起茶杯,一口饮尽。
  
      噗,一口茶口破口而出。
  
      “烫烫!”张采被烧得跳脚不已。
  
      噗嗤一声,黄举三人组尽皆掩口偷笑,而石文义与李玉却是指着张采哄堂大笑。
  
      一瞬间,满屋的尴尬气氛一扫而空。
  
      石文义向黄举慢慢询问一些离开山东行省之后的情形,并向黄举三人组解释一些京师的禁忌与规矩。
  
      而张采在解决了烫伤之苦后,也不再针对黄举三人组。
  
      黄举三人组将明中信之前未曾向石文义等人坦白的事情一一为其解惑。
  
      双方你来我往,围绕着明中信话题不断,同时也感叹于明中信的际遇。
  
      一时间,满屋子的和谐。
  
      “哟,什么时候你们如此熟悉了?”明中信回转见到如此情形,满眼惊讶。
  
      “我们什么时候不熟了?”张采望着明中信,恢复了之前的阴阳怪气。
  
      明中信白了他一眼,并未理睬于他,望着王琪与李婷美道,“王兄,李兄,咱们去后宅入席吧!至于某些人,在此等着吃残羹冷炙吧!”
  
      一时间,王琪与李婷美一脸怪异地望望张采,站起身形就往后宅走去。
  
      石文义恶狠狠瞪了一眼张采,叫道,“中信,我们呢?”
  
      “哦,石大哥与李大哥可以来,谁让咱们关系好呢!”明中信看看石文义,低头思谋半晌,开口道。
  
      “好嘞!”石文义与李玉对视一眼,兴高采烈地站起身形向后宅行去。
  
      “你们!”张采望着石文义与李玉,气急无比。
  
      李玉站住身形,一脸同情地望着张采,“张大人,人在做,天在看,您自求多福吧!”
  
      “你小子!”张采气急败坏地站起身形,就待收拾李玉。
  
      然而,李玉说完话,早已飞奔出了大厅。
  
      “明兄,我呢?”黄举可怜兮兮地望着明中信,一脸的哀求之色。
  
      “好了,你也去,谁让咱心软呢?”明中信满眼无奈地摆摆手。
  
      “好嘞!”黄举如同垂死之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跳跃而起,深怕明中信反悔,奔向后宅。
  
      明中信迈步向后宅走去。
  
      张采望着明中信的背影,张张嘴,但哀求的话却无法说出口。
  
      “想吃残羹冷炙的话,你就呆着,不然,就快点!”明中信扔出一句话,出了大厅。
  
      “什么?”张采一时没反应过来,呆住了。
  
      然而,却没人回应于他。
  
      片刻之后,张采回过神来,满脸惊喜,跳起来冲向后宅。
  
      石文义、张采、李玉、黄举三人组望着精致无比而又香气扑鼻的席面口水直流,随即望着明中信,等候他的同意。
  
      明中信好笑地望望众人,“行了,开动吧!”
  
      一瞬间,大家运筷如飞,争先恐后。
  
      黄举三人组再尝明中信的手艺,双眼放光,真真是进步了啊!比起陵县之时的菜肴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
  
      酒足饭饱之后,饱嗝不断。
  
      “中信啊!下步准备如何?修学?”石文义摸着滚圆的肚皮,问道。
  
      明中信微微一笑,“下步,先建报社,再建学堂,同时,修学。”
  
      “报社?”在座之人有些懵逼,尽皆疑惑地望着明中信。
  
      从未听过这种叫法,难道,这明中信又要耍什么幺蛾子?
  
      “中信,这报社一听就知晓与报有关,难道是邸报性质的?靠谱吗?”石文义最先反应过来,望着明中信皱眉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