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十一章 三叔家的状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是周六,所以傍晚的时候三叔家住校的三个女儿都回家了,老大陈梓萱如今在香江大学读二年级,让云飞羽高兴的是,她读的是法学专业,对于自己以后的事业有一定的帮助,毕竟有个熟人好办事,无论是自己要组建法务部门还是陈梓萱自己加入律师事务所成为律师,自己组建公司运营总有用得着她的时候。

    陈梓萱虽然长得不是很漂亮,但有一种恬静淡雅的气质,待人也很温和有礼。但老二陈梓琳和老三陈梓彤就差点意思了,对众人那是爱理不理的,对陈水笙这个身份“特殊”的家庭新成员更是没有好脸色。

    不过也不能说她们两人有多恶劣,毕竟一个十六岁正读中五,一个十四岁正读中三,都是青春叛逆期,再加上两人出生的时候,三叔家的经济环境已经算是相对比较宽裕,老大陈梓萱那时候也已经比较懂事,可能是因为自己并不是三叔亲生的关系,所以有什么好东西都不跟妹妹抢,从小到大陈梓琳陈梓彤就没受过什么委屈,家里的活也都有大姐给干完了,结果养成了她们娇蛮的性格。现在家里突然出现这么多口人,其中一个还要成为这个家庭的新成员,感情上有点抵触也算正常。比起云飞羽穿越前看到的新闻里面,那些为了独享父母的宠爱而以死逼迫母亲堕胎的独生子女要懂事得多了。

    这里还是先细说一下水笙三婶母女以及三叔到港初期的一些情况吧。

    水笙三婶叫邹文瑛,是土生土长的元朗人,父母在离莲花岗村这里约有三四公里外的景田乡种田为生,十七岁的时候她跟一个邻村小子偷尝**,结果珠胎暗结怀上了陈梓萱,本来这也不算什么,因为香江法定结婚年龄最低可以到十五岁,只要双方父母同意就行。但让邹文英万万没想到没想到的是,关键时候对方竟然一声不吭,全家跑到台湾去了,那时候也没什么998无痛人流,所以只能生下来。

    在农村地方出了这种事情,可以说是件非常丢人的事情,感到非常丢脸的父母跟她的关系也变得很恶劣,而且随着女儿年龄的逐渐成熟,女儿的女儿也一天天长大,父母又开始担心她这样带着一个拖油瓶还能不能嫁得出去,难道就这么母女双依为命一辈子?

    终于有一天,她父亲外出的时候偶然听到一些村民又在说他们家的闲话,恼羞成怒的他回家又跟女儿吵了一架,结果邹文瑛一时想不开,抱着女儿就去跑去跳海自杀,这种时候,当然就是该“英明神武”的“接盘侠”三叔闪亮登场了。邹文英母女就这么被刚好经过的水笙三叔给救下来了。

    那时候水笙的三叔刚到港不久,过的还是居无定所的生活,只能帮人家打点散工赚几个零碎小钱。邹文瑛的父母得知他的情况后,为了报答救了自己女儿的大恩,便收留了他,让三叔住到他们家的另一间屋子里去。然后的故事剧情无非就是日久生情等等诸如此类的事了,水笙三叔也不嫌弃邹文英有个女儿这一事实,跟陈梓萱也挺有缘分,一大一小两人相处得极其融洽。

    水笙三叔虽然是个大陆仔,但再怎么说也是个知识青年,还是有点骨气的,入赘到邹家当个老实巴交在土里刨食的农民那不符合他的三观。他一直工作得非常努力,也很进取,凑够钱之后便去考了驾驶执照,通过帮人开车送货跑运输攒下了一份资本,然后搬到莲花岗村买了几个鱼塘搞起了水产禽鸟养殖。很快付出就有了回报,不到两年就盖起两层小楼,开上了自己的小货车。直到这时候他才正式和在这期间和他一同打拼的邹文英共谐连理。接下来也基本保持三年抱两的节奏,可谓是添丁发财。只可惜连着生出来的两个都是女儿,加上陈梓萱一共三个,这几年也越来越忙,为了不耽误劳作,一直没敢再要孩子,再加上年纪也逐渐增大,看来再努力也没什么指望了,所以才想到过继这种方式来给家里添个男丁。

    三叔两个女儿的态度虽然不好,但云飞羽他们也不以为意,寄人篱下难免会遭点白眼,对于傅延杰他们几个来说,这状况已经比预计的要好得多了,好歹三叔一家五口当中,三个有话语权的都比较热情,态度不好的也只是两个女孩子,在内地的时候什么冤屈难堪的场面没见识过?还能被两个小女孩影响心情?

    而云飞羽则自有想法,他也没打算在这里长住,相信不久之后就能搬出去,所以三叔家人的态度热情或冷淡对他几乎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倒是陈水笙这位世叔可能要憋屈一段时间。不过原时空中的陈水笙后来发展得挺好的,娶了个能干的老婆,夫妻二人从事餐饮行业,也算是小富之家了,云飞羽希望不要因为自己的出现使得他的人生轨迹出现什么大的偏差才好。

    十个人一起吃晚饭的场景还是蛮壮观的,因为是家人齐聚的周末,所以这顿饭弄得非常丰盛,基本是个家宴了,只是餐桌的面积就那么大,菜都几乎放不完,所以只能是搞自助餐的形式,各自端着一盘食物找地方坐着吃。

    饭后,林伟强和表哥傅延杰继续搬个小板凳坐在客厅和三婶她们看电视,三叔则拉着陈水笙跟大女儿陈梓萱谈论这个读书的问题,云飞羽当然也凑到一起,跟他们说起准备让云国华也上学的事,原本傅延杰听到云飞羽也让云国华去上学,他也提议林伟强跟着一起去,毕竟阿强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总归是书香门第,不能到了他这里就荒废掉。不过林伟强表示兴趣不大,这孩子一贯不爱学习,可能是小时候被父母教育得太厉害了,对学习反而起了抗拒的心态。既然本人不情愿,表哥也不勉强,再说学费也得花费不少,现在的香江还没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更不要说后来的十二年义务教育了,所以中学都在收费,只是公立或者有政府资助的中学收费较低,因此以傅延杰现在的状况也暂时没这个能力去供表弟上学。

    古时有所谓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现在的科技时代也有“拿了橘子跑”(knowww.biqucan.comer)这么一句名言。三叔作为第一代知识青年,总是觉得还是读书有出息,再一个,水笙上学能有个伴也不错,因此对云飞羽让云国华也上学读书的决定,三叔是喜闻乐见的。

    至于云飞羽有没有钱的问题,其实大伙都并不担心。看云飞羽手上的手表和那身二十一世纪穿着,所有人都对他那个“南洋海龟”的说法深信不疑,认为云飞羽这时候只是一时受难而已,只要跟南洋的家人联系上,经济上立马就能解困。

    谈及到要报读的学校,陈梓萱表示自己以前读的那所“浸会纪念中学”,教学质量和学习氛围都不错,值得考虑,就是离这边比较远,还没有住宿条件。

    “浸会?那是所教会学校吗?”云飞羽问道,如果是教会学校的话,云飞羽担心老爹和水笙叔都不适应。

    “是的,是所教会学校,有什么不方便的吗?”见云飞羽似有顾虑,陈梓萱疑惑地问到。

    “我是担心水笙他们两个会不太适应宗教的氛围,毕竟他们在内地都不搞宗教信仰。”云飞羽点头道。

    “这倒也是,不过其他学校我也不太清楚状况,我认识的朋友同学要么是从教会学校毕业,要么是从女校毕业,所以要找间合适的学校的话,还得找个时间去查询一下才行。”陈梓萱想想后道。

    香江有不少中学校都分招男女,像二妹陈梓琳和三妹陈梓彤所就读的那间中学就是纯女中。

    “嗯,这也不急,现在才五月份,报名还早,倒是他们两个得先预习一下这边的相关课程,之后参照他们预习的进度来选择合适的入读阶段就比较容易了。”云飞羽道,他没说让云国华专攻英文而不管繁体字这件事,毕竟陈水笙的学习诉求跟自己对老爹的要求不一样,暂时还是先按正常方式来预习,以后自己额外给老爹开小灶得了。

    对云飞羽的提议,陈梓萱和三叔都表示赞同,按照学习进度来选择报读课程,这是符合学习规律的做法。

    陈梓萱马上就回房间翻出自己中学时代的课本资料出来给云国华和陈水笙两个介绍一下香江这边的中学课程的设计与知识的教授方法。

    接下来云国华就跟着陈水笙一起听取陈梓萱的“家庭教育”,而云飞羽则问三叔借了录音机,回到房间准备去捣鼓许观杰的经典歌曲了。赚钱要趁早啊,还得为老爹凑学费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