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十八节 了解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张凡到大义市任书记,清仁着实感叹了几天。张凡从年龄来讲,不大不小,43岁。从文化程度来讲,初始学历是武汉大学本科,工作以后才因为现实需要,完成经济学在职研究生学历。虽是在职,却无伤大雅,完全符合组织上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比起那些小学、初中没毕业、abc都认不全的在职研究生、博士生不知要强多少倍。现在组织不仅讲学历,更讲基层经历,没有基层经历的,再高的学历都只能在处长水平上徘徊。而那些小学没毕业的招聘干部都是从村到乡镇,而后到县,然后进入地市,很快就进入了省厅一级。同时他们的文凭再不是小学、初中没毕业,不讲博士,至少都升到了研究生水平,而且还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不带在职两字。和基层升上来的同志比,张凡对他们的学历都嗤之以鼻,更看不起从基层升上来汉字认不完一升的干部,他酒后常说,是牛是马拉出来溜溜。看谁更有水平。但他承认按组织当前规定的原则,缺乏基层经验确实是他的软肋。再从其任职经历来看,凭着能耐,虽一步一步升到正厅级,却没有在实职一把手干过,按组织正常的晋级程序,光这一条就让他无法一下子蹦到市委书记这一步。更何况是大义这样条件较差城市的主官。这其中蹊跷大家虽然明白,却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并不真切。清仁也是一样,虽知道是谭书记从中斡旋,但怎么斡旋到手的,却是一概不知。清仁认为,组织晋级的原则有一些因素考虑欠缺,象张凡这样的能人,他们这一辈,能考得上中专,都是非常了不起的角色,考上大学都可称得上精英,更何况张凡还名牌大学。这些学生智商没问题,办事没问题,毕业时省直机关都抢着要去,没想到到了升职却强调基层工作经历。或许,谭书记就是根据这些因素促成的。但不管怎样,张凡最终还是跑到地市,完成基层经历以后,难道以后还会派上更大的用场。

    清仁同时也注意到,这段时间,郑谐明时常请假,理由不是单位要出刊,就是单位领导要写讲话材料,再就是上面来人要陪。其实每个同学都明白,郑谐明这样猫跳狗跳,不可能是忙着单位的事,而是忙着给自己找路子。请假的种种理由都只是幌子而已。

    自从和老爷子见过面以后,郑谐明又燃起了从政的希望。这从谭河给张凡的送行宴上郑谐明的表现可见一斑。但郑谐明和一般政客不同,在从政热情高涨的时候,还时常饮水思源,拉清仁吃饭喝茶,并时常对清仁说:“没有你,我死的想法都有了,是老天派你来救我的。你是我的恩人哪。”因此,在清仁的心里,觉得郑谐明还算正直、正派、够义气。有事无事常常找郑谐明讨论。组织人事的变动,历来是党校学员的中心议题,这次张凡任市委书记自然在党校内部引起轰动效应,不明真相的人认为省委、省政府放下了条条框框,不讲资历,不讲辈份,这是年轻化的一个信号。明白真相的人挖空心思,猜想省委书记、副书记、省长、组织部长等省委常委之间在平衡关系的问题上是如何周旋,如何求同存异,找到新的平衡的。

    清仁、郑谐明、杜鹏程自认是明白真相人群中的一员,苦苦探寻、研究领导间的关系平衡问题。通过几天对近段人事变动的比对和调研,郑谐明摸清了近段时间厅级干部人事变动情况,做了文档,对清楚关系的一一注明,对不清楚关系的则在名字前面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郑谐明把文档送给清仁,清仁瞄了一眼,乖乖,没有问号的将近半数,有问号的十二人中,清仁就认识一两个人。虽然当前任用干部讲的是德才兼备,但熟悉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要是不熟悉,就算你有登天的本事,谁看到了。但这么集中、明目张胆、大面积的举贤不避亲,领导的魄力可见一斑。

    清仁觉得郑谐明整理的资料所透露的信息值得玩味,于是就趴在床上认真研究起来。

    段大彪(上调),男,研究生,经济学硕士,省委邹书记原秘书,天远市副市长进省物价厅任厅长;

    张凡(平调,任实职),男,在职研究生,省科技厅党组成员、正厅级,调大义市任书记;

    贾枫(平调)男,研究生,副省长秘书,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调省农业厅任副厅长;

    常玉(上调)男,在职研究生,省委组织部李一民部长原秘书,省委组织部一处副处长调科技厅任副厅长;

    钟响(上调),男,博士研究生,据说?省委宣传部李锋部长外甥。独山市教育局副局长任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级;

    周英杰(平调)男,党校本科,省委秘书长之女婿,天远市常务副市长任省地税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主持工作;

    周一芳(上调),女,博士研究生,副省长周大毛之女,劳动厅办公室主任升任劳动厅副厅长。

    迟平庸(上调),男,本科,原省政协桂副主席挂点市,常天市环保局局长调省国土资源厅任党组成员。

    ?莫红(挂职)女,党校专科,省人事厅副厅长挂职独山市副市长;

    ?明丽(上调),女,本科,省广电厅人事教育处长升任省广电厅副厅长;

    ?王小清(平调,企改行政)女,本科,发达公司副总经理,调省交通厅任副厅长;

    ?赵天望(平调,企改行政),男,硕士研究生,省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调省物价局任党组成员。

    ……

    晚上,郑谐明请清仁和杜鹏程喝茶。清仁猜测郑谐明这次请喝茶用意不在茶上,应是在人事变动上。这次提了一批干部,势必也空出一些位子。对于已经尘埃落定的人事大家虽然津津乐道,但哪有空出的位子吸引力大。郑谐明前一向自贬身价主动讨好张凡,张书记长张书记短的叫着,其用意就是瞄着大义市副市长的位子,为进大义市打下人缘基础。

    清仁看到郑谐明都这样。觉得人是多么地可悲,可笑。人生短短的几十年,一般的人都是玩金钱、玩美女、玩政治、玩艺术,而自视很高的人才把自己封闭起来玩科学。政治和科学都是很好的玩具,政治玩转了使人变得十分英明,十分神武,玩不转让人变得十分滑稽,十分狼狈。而科学玩转了使人如癫似狂,如痴如醉。玩不转就是造假,身败名裂。郑谐明宦海沉浮了大半辈子,仍痴心不改,乐此不疲,足见政治的诱惑是多么强烈。

    清仁曾在小文接待洪金的酒宴上,听到洪金对小文说的一句话:殊途同归。洪金是小文的小学同学,初中毕业后,小文进了高中又进了大学,而洪金则招工进了工厂,后面招了干,等小文大学毕业工作,然后给谭书记当秘书,然后到边远山区挂职,终于熬到副厅级的时候,洪金从乡镇干起,乡镇长、乡镇党委书记、副县长、县长,一步一个脚印也升到副市长的位子,文凭也跟着官职走,一个一个地拿,到了副市长,居然拿到了经济学博士。洪金在讲到殊途同归时候,是自信而且自豪的,根本就没有把读书当回事,大有辱没斯文之意,使小文在清仁面前都觉得有点尴尬。但洪金在谈到殊途同归的时候,对政治的态度严然是玩,既然是玩,那比的就不是学识,而是爱好和悟性。

    清仁还记得在读书时,老师解释爱好和悟性的时候,谈到神秀和慧能大师的pk,神秀是弘忍的首座弟子,读经万卷不在话下,而慧能是偶尔卖柴听人朗诵《金刚经》,才对佛学产生兴趣,于是出家的小伙子。慧能于公元662年到hb黄梅参拜弘忍大师。慧能初见弘忍,弘忍便问他﹕“你是哪里人来这里求取什么”慧能回答﹕“弟子是岭南人,来到这里不求其它,只求作佛。”弘忍听后问道﹕“你是岭南人,哪里能作佛!”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书上说,慧能这非凡的志向让弘忍刮目相看。弘忍在慧能入寺八个月的样子,命大家各说一段偈语,说是玩玩,其实是让慧能和神秀pk,为慧能树立形象。神秀的偈语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慧能没有读什么书,就随口批驳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两相pk,慧能的偈语虽有摹仿嫌疑,但还是赢了神秀,赢就赢在“爱好和悟性上”。神秀的偈语说出修行的最高境界,而慧能仿的偈语是心无旁婺、高高在上、婉若自己就是佛一般,境界高出神秀不知多少倍。这是职业队和业余队的较量,以业余队胜利告终的首例,但慧能这个业余队员要是不经过教练的点化,连佛经都读不全的一个人,能有那么大的悟性,能仿、且敢仿神秀的偈语,却是未必。因此,老师认为,书上记录慧能是亦真亦假,至于哪是真哪是假同学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自然会明白。想到这些,清仁不觉为郑谐明捏一把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