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2章 许氏夫妇的野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投胎重生,转世来到目前这个世界,许正阳虽说心里难以置信,一段日子里都以为是修行练功过程中产生的幻觉,但事实还是让他慢慢的认清了现实,在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的情况下,他心里是难过了好长一段时间。

    在原本的世界里,因为爱好气功,因为修炼的缘故,许正阳虽然没有成家,但稳定的工作和良好的环境,过得也是轻松自由惬意,而气功修行也因意外获得的秘籍有渐趋大成之势,谁知这一切都在采气场的中秋月圆之夜尽毁,现在一切都得重来。

    让许正阳更加心烦的是,在得知这个世界的时间正是清朝光绪二十三年,也就是西历1897年时,他简直都要抓狂了。

    未来他成长生活的时间段,正是中华大地最动乱、最黑暗,也是耻辱连连的时间段。

    三年前,清王朝甲午战争失败,签订了耻辱的马关条约,三年后就是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入京,更加耻辱的辛丑条约正在向着苦难的华夏人民招手,然后就是革命党人的一次次暴动和辛亥革命后的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及国内战争。

    几千年来一直以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而著称的中华大地,却是在这半个世纪的动乱中耗尽了血气,以致后世重新一统的国家在面对列强时,始终显得底气不足,让人愤慨的同时却又是无可奈何。

    许正阳喜欢泡贴吧,曾经也是一个标准的愤青,爱国之心愤于言表,后来修行了气功后,激进的心才开始沉静下来,但他爱国的情愫却是没有一点改变,只是内心多了几分理智,看问题更加理性而已。

    几个月来,许正阳对目前所投生的许家也了解了几分。

    这许家在新昌是一豪富之家,但并非名门豪族。许家祖辈皆务家,许府老爷-也就是许正阳现在的老爹许广的爷爷开始经商,经过两代人的积累,方才供出许广这么一个同进士出来,虽说在江浙名门望族眼中算不得什么,但对许家来说,那意义可就重大了,许家也因许广中得同进士做官而步入士绅家族之列,其家族生意也因此更加兴旺发达。

    许广,表字志远,三年前在四川做知县,目睹了清王朝官场的腐败与黑暗,当清日甲午战争大败和马关条约传到川中时,许广对腐朽的清朝廷彻底失望和死心,遂挂印辞官回到老家浙江新昌县从事父辈职业经商,欲学习那西洋诸国,以实业救国兴国。

    许广妻子马氏好善乐施,贤惠稳重、精明多智,在新昌广有贤名,夫妻两人感情融洽,许广也因此未纳妾,两人先前育有一子一女,女儿已嫁,儿子许楠今年才十五岁。

    许广在知县位置上退下来,在新昌这个离杭州、绍兴等省府较远的地方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也因为官场上的关系,许家的生意也是财源滚滚,在新昌算是豪富之家,许正阳心中暗暗估算了一下,在新昌非常低调的许家整个家产恐怕有几十万两白银之巨。

    许家的财富和地位能让许正阳一辈子过上富足安逸的日子,并且能让他更好的修行道家气功,这一点许正阳毋庸置疑。

    但知道后世历史的许正阳一想起国家将要历经半个世纪的苦难时,心里就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修行总是因躁动的情绪被打断。

    许正阳毕竟修行日浅,又从没有人指导过,不知为何如此,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心中郁闷得要死。

    许正阳出生六个月以来,除了肚子饿时吃些奶水和补品熬成的汤药,就总是盘腿抱腹修行,一动也不动,从不哭闹。

    他的身体就好像一个无底洞一般,六个月来吃了无数的奶水与汤药,除掉刚出生是喷了林大夫满嘴尿外,连尿也不再撒一滴出来,让许家上下又是惊奇又是惊慌。

    这一天,许正阳终于运气打通了体内的奇经八脉,此时他的身体也发生了变化,皮肤更加莹白,身形个头也比平常六个月的婴孩大,怎么看都像两岁小儿的样子。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后,许正阳体内真气运行一个小周天都要半个月,在坚持修炼了半年后,如今经脉被打通,运行一个大周天只须五六天,这只是真气太少,气脉太小的缘故。

    许正阳相信,当真气修炼得越来越多时,运行一个大周天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内观体内的各条清晰细小的气脉,他终于有些明白了为什么道家倡导炼气修真年龄越小越好,盖因人先天体内皆存在气脉,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知炼气通脉,反而耗费精神消耗先天纯阳精气,气脉逐渐枯竭,成年后要想再修行就困难重重了。

    真气在体内运行了一个大周天,许正阳收功睁开眼,却看见四只漆黑的大眼睛矗在眼前,顿时给吓得身子朝后面一仰,盘着的右腿本能地朝前一蹬,面前一人被蹬得朝身后跌去,随后就听到啪的一声,跟着就是哎呦的痛叫声。

    许正阳定睛一看,原来矗立面前的两个人是自己的父母许广和马氏,父亲许广被自己一脚给蹬倒了。

    许正阳看到刚从地上被人扶起来的父亲时,愣住了,而这时许广也是愣住了。

    许正阳看着自己伸出去的右脚,下意识的开口问了句:“怎么会这样?”

    许广这时也是愣愣的望着他,也满头黑线的问了一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马氏是最先反应过来的人,她看着几个月都不哭不闹的许正阳突然开口说话了,激动之余,嘴唇哆哆嗦嗦了半天,才问出一句话来:“儿啊,你没事吧,你别吓娘啊?”

    许正阳这时已反应过来,笑着对马氏说:“娘,放心吧,我没事,不知道爹怎么样了?”

    马氏见许正阳说话一副大人口气,又是惊喜又是惊奇,回头看了自己丈夫一眼,说道:“你爹身体好,皮厚着呢,不用担心他。”

    马氏话刚一说完,突然间似是想起了什么,背上冷汗一下就冒了出来,看着许正阳,有些惊恐的问道:“儿啊,你才出生半年,怎么就会说话了,还听得懂娘的话,还有,你哪来那么大的力气?”

    许正阳心里一咯噔,心中暗叫糟糕,脸上却是不动声色,咧嘴对马氏笑道:“娘,你们每天都给我喝那么多补药,我当然要比别人长得快些,爹刚才是自己不小心给跌倒了,我哪有那么大的力气蹬得动他嘛。”

    马氏想想半年来许正阳喝掉的补品价值已有上万两银子,这孩子比别人个头长得快,智力早开也是说得过去的,一想起历史上那些传说中的一岁识字,三岁习文,五岁做诗的神童,马氏眼中热切起来:难道我马蕙英的儿子也是这样的一个人。

    这许广夫妇感情契合,真的是心有灵犀,马氏刚这么一想,许广眼中看到这一切,心里面居然也和马氏想到一块去了。

    不说许广夫妇的心情有多激动,且说许正阳因此事差点都不能自圆其事,心中自警,以后的行为就刻意低调起来,尽量谨言慎行,把全副精力都用在修行上。

    又是半年过去,真气在体内运转的速度又快了不少,真气又增加不少,气脉也拓宽了一些,补品也是吃了一大堆,花在他身上的钱财比前半年还要多上一倍。

    许广夫妇知道读书是一件极耗精力的事,他们自己多有体会,许多体质不佳的人皆因读书而坏了身体,自己儿子从小能吃,吃得越多他们越是高兴,身体好了才能读书有成,反正自家有的是钱,怎么吃也是吃不垮的,只要能将儿子培养成一代神童而建功立业,许家必将成为江浙名门望族,自己夫妇也将因此其而名留青史为后人所称道。

    马氏虽然精明,但却信佛崇道,许正阳之所以早产,就是因为马氏怀胎九个月突然想起要去城西不远的大佛寺烧香还愿,动了胎气生下来的。好在马氏身体好,怀胎期间又保养得好,以致许正阳被生下来后,不仅母子平安,婴儿也如足月婴儿一般大,体重还要重一些。

    因为许广和自家父祖一样不信佛道,不迷五术,马氏就悄悄把许正阳的生辰拿去让大佛寺的住持大师给看了看,老和尚对马氏这个大佛寺的大金主自然是奉承巴结得紧,对许正阳的命造批得那是好话连篇,什么“命坐文昌,三元及第;君臣庆会,封侯拜相;天生麟儿,文武双全,名扬天下”等等说了一大堆,高兴得马氏一出手就是千两白银的香油钱送进佛祖口中。

    马氏因在大佛寺许愿求子而老蚌怀珠,又因去大佛寺烧香还愿而动了胎气早产生下许正阳,而许正阳从一生下来就每天都如佛祖一般盘腿趺坐着睡觉,马氏就给许正阳起了个乳名叫“佛儿”,意为佛祖所赐之子,许正阳抗议无效,只得随马氏如此称呼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