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7章 狗不叫神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正阳对“苛不教”的解释不久就被许广夫妇知晓,夫妻两人也是笑得肚子痛。

    马氏道:“养不教,父之过。你这当爹的,可要好好教儿子,这不,刚第一天进学念书,就闹出来这么一个大笑话来,这下可把他神童的名声给败坏了。”

    谁知许广却捋着寸长的胡须,反而高兴地说:“没那么严重,这是好事情啊。”

    马氏瞪了丈夫一眼,皱着眉道:“老爷这是什么话,现在外面都知道佛儿天生神童,生而知之,如今这上学念书第一天就出这么大个笑话来,把脸都丢尽了,怎么能说是好事呢?”

    许广笑道:“夫人平时聪颖机智,对任何事情都能拿捏得好方寸,今天这事发生在佛儿身上,反倒是关心则乱。”

    不待马氏开口询问,许广接着说道:“佛儿半岁即会说话走路,心智比那些五岁的小孩还强,且其身体又长得快,周岁抓周礼上的表现更不像个小孩子。”

    “要知道古往今来,生而知之的只有三皇五帝时的黄帝和春秋时的老子两人,这两个人都是大圣人。现在外面到处都在传佛儿生而知之,要是被那有心人拿此做文章,对我许家和佛儿可不是什么好事。一旦发生什么意外,耽误了佛儿的学习成长,再好的天资也会被浪费掉。”

    马氏听得就是悚然一惊,心中暗思自己在生意场上也不是没有得罪过别人,如今自家的生意是越来越红火,规模也是越来越大,难免内中没有人因妒嫉生恨,寻些手段来拿捏许家。

    许广见夫人明白了过来,又说道:“佛儿这第一天上学念书给老夫的震憾确实太大了,过目不望,一学就会,其天资,古今恐怕能和他相提并论的,恐怕不过单掌之数。不过佛儿这次闹的笑话,却是恰到好处的将以前过度冒出的锋芒给掩盖住了,让人觉得他也不过如此,反而会少许多麻烦。再说了,佛儿能说出‘狗不叫’是因为狗啃骨头或在吃食,也能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他心思细腻,善于观察,这怎么不好呢?”

    马氏此时眉头也平展开了:“老爹说的是,佛儿再聪明,在没识字前,怎么能分别‘苛不教’和‘狗不叫’的区别呢,倒是我糊涂了。”

    许广坐在床沿抚着马氏的背,深情的说道:“这二十年来让夫人辛苦了,我许家几代以来都是一脉单传,为夫在外做官十年,堂上双亲和家族生意都是夫人一个人在照顾和打点,到如今夫人为我许家诞下了两个麟儿,一个更比一个强,夫人实是我许家的大功臣啊,为夫都不知道该怎么来报答夫人了。”

    “老爷,说这些干嘛,我也是许家人啊……”

    不提许氏夫妇的琴瑟和鸣,且说许正阳的“狗不叫”笑话,第二天就在许氏夫妇的刻意操纵下,传得全城皆知。

    那王县令听到后,哈哈大笑,点头道“稚儿不凡,果有急智”,他却是一个识货的,自此更加看重此子,对许家心中就有了刻意交往的心思。

    那些老深究和塾师听到这个笑话后,哈哈大笑之余,对其神童的传言不以为然,摇头鄙视道:“商贾之后,能有多高的天资,不过如此!”

    那些书香门第之家听闻此事,却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王县令自从在抓周礼见识了许正阳的不凡,在回衙后,就将此事当作国瑞上报绍兴府。

    绍兴知府见函后笑道:“这个王明治,真是不会拣时机,朝廷刚刚大变,在这个时候搞什么‘神童出世,生而知之,乃国之大瑞’,真是想升官想糊涂了。如今朝廷内变动纷纷,他也不怕触了霉头,惹来一身晦气。好在老夫和他嘉兴王家颇有交情,就帮他遮掩了吧。不过看他书函中说得如此郑重其事,难道真有此事,不是为宣传治下政绩?罢了,且叫人去悄悄查探一下再作计较。”

    这绍兴知府就派了一人前往新昌打探神童之事的真假,而这被派去的人见知府大人对此事似乎并不上心,于是他做事也是草率了事,他刚刚来到新昌,就正好听到许府传出“狗不叫”的笑话,也和别人一般,哈哈大笑,然后觉得“不过如此”,于是就打道回府了,将此事告知知府大人。那知府大人于是就将此事压下不再理会。

    而那被绍兴知府派去打听的人回来将此事在茶余饭后当作笑资传播,随后又被“有心人”所利用,于是乎,杭州、绍兴等地的大街小巷又新出来了一首童谣:许佛儿,苛不教(狗不叫),遇到熟人把尾摇;神童天资高,啃完骨头就睡觉。

    这下许正阳在绍兴杭州等地就得了个“狗不叫神童”的外号,其中的贬损之意显露无遗。

    后来许广夫妇和许正阳得知此事,只是笑笑而已,并不放在心上,倒是许府一众家仆下人,见自家少爷被辱,个个皆是愤愤不平。

    那王县令,见自己呈上去的公函久不见回应,又听到童谣,细细一打听,才知原尾,知道许正阳是被人误会了,本想为其澄清事实,但却见许广一家人对此并无任何表示,他在深思之后,若有所悟,于是,对许家更加亲近了,公事之余,经常进出许家。

    而许家对于江浙名门望族的王家的主动亲近,那是受宠若惊——巴不得啊。

    许广为人一直很低调,为防小儿子锋芒太过扎眼,拉起不必要的仇恨,一直是把许正阳雪藏在府中习文练字。

    虽然许正阳得了一个“狗不叫神童”的名号,且一直在许府内由老爹许广亲自教导学习,也一直未出过许府之门在外面露面,但毕竟他在周岁抓周礼上的表现太过扎眼,太过妖孽,被很多人亲眼所见,所以他的一举一动和成长情况还是颇为外界所关注。

    再加上他进学念书表露出的个人天赋想让他低调都不成,有许多人为了打探他的近况,甚至不惜花钱从许府仆人身上收买相关的消息。

    更有那脑筋特别灵活之人,将从许府打听到的关于许正阳的消息以及从许府仆人手中买来的许正阳用过的纸笔,拿出去高价售卖,大赚特赚。

    于是乎,‘狗不叫神童上学一日会背诵三字经、两日倒背入流千字文,只花了三天时间就能识得千字,至于百家姓,一个时辰就倒背入流了,半个月后就开始习字学习论语了’这些消息不断的从许府传出,让人们在惊叹的同时也让许家仆人捞了不少外水,一看到小少爷就两眼放光,就好像看到了金元宝一样。

    只是这些情况因许正阳一心埋头学习和练功,并不知晓他在外面的商业价值。当他后来知晓这些事情时,大叹可惜,觉得要是以后世的包装及宣传再炒作一番,绝对能挖掘出更多的利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