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66 天下巨儒圣贤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毒者的幕后主使,已经被属下擒获!”

    祖茂的亲兵们将孔别驾一把推倒在地。

    青州刺史麾下的孔别驾,自然就是今年刚刚就任的别驾从事孔融。

    这是我第二次与孔融面对面相见。

    “文举公,别来无恙?”我朝正挣扎着站起来的孔融笑了笑,“当年在北海一别之后,距今已是五年有余了吧?”当年徐荣盘踞青州,困孔融于北海,正是我带领曹操、刘备等人拯救了他全郡百姓的性命,不过像我这种胸中没有太多诗书学问的人,说句实话……跟孔圣人的嫡传子孙根本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孔融狼狈地从地上爬起,脸上沾了些沿途的泥土,但却仍然满是蔑视之色:“无君无父的鼠辈,孔某不愿与你废话!”

    我顿时笑不下去。

    “还不给老子老实点!”祖茂一个巴掌抽了上去。

    孔融直接在地上滚了三个轱辘,半天爬不起来。

    孙坚的脸色已是铁青:“孔先生,孙某只问你……今日宴席下毒之事,是否由你指使?”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孔融破口大骂,“只恨孔某的毒酒不够烈,没能毒死你们这些祸国殃民的狗贼!”

    “妈的!”祖茂一脚踹了过去。

    这一次,孔融的身躯重重地砸上了墙角,而后他软绵绵地沿着墙壁跌落下来,似乎已经连翻身的动作都做不出来了。

    “祖将军,”虽然这厮如同疯狗一般见人就咬,但向来以人为本的我仍然忍不住出声道,“他毕竟是个文士,还请脚下留情。”

    祖茂回头看了看我和孙坚,点头道:“是。”

    我走到了墙角,低身将他扳了过来。

    孔融如同一条狼犬一样“呼哧哧”地喘着粗气,但纵横流淌的鲜血让他原本棱角分明正气凛然的面庞平添了三分凄惨之感。

    刚才祖茂的那一脚重踢,造成了孔融身上多处脱臼甚至骨折,难怪他连动都动不了一下。

    我叹了口气,将他扶着靠墙坐起,顺手又替他接上了臂骨:“文举公,汉室已再不可扶,你又何必如此固执。”

    孔融是孔子的嫡亲子弟,更是当世第一流的大儒名士,不仅在士人之中,在青州百姓之中也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若能收其为我所用,自然是一大助力。

    我虽然不见得会用他去做刺史或者太守掌握实际的军政大权,但让他去修订经典史籍、开办学校教学,想必也足以发挥他的才干。

    但他仍然恶狠狠地瞪着我,咬牙切齿,目眦尽裂,仿佛我才是导致汉室衰微的罪魁祸首。

    “你连和我说话都不屑一顾?”我叹道。

    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孙坚踏步上前,从侍卫腰间拔出了利刃,沉声说道:“王上请退后,让孙某杀了这腐儒吧!”

    “文台,能把他的生死交给我吗?”我微微侧身。

    孙坚一怔,而后将佩刀倒转,把刀柄递给了我:“当然,王上请。”

    我推开了刀柄,摇头道:“我不杀他。奉孝,到你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我朝一脸煞白的郭嘉招了招手。

    郭嘉脚下虚浮着走了过来,无力地拱了拱手:“主公恕罪,一来,属下没有任何把握能够说服孔文举,二来,属下……也没有这份力气……”他刚说了一句话,就已经喘不过气来。

    我耸了耸肩:“那你说……你这次跟我出来……是来干什么?”

    他摊开双手:“属下可以帮主公判断形势,尤其是判断孙刺史的心意,从而为主公判断是战是和提供参考。咳咳咳,”他用力咳嗽了几声,“但如今大局已定,所以属下没有用武之地。至于凭借口舌与义理屈服文举公这种天下巨儒、圣贤子孙,可不是属下的强项。”

    我“呸”了一口:“这么说,还是老子没有用对你了?”

    “还真是这样……”他扶着墙壁哈哈而笑。

    “算了,”我冲他摆了摆手,转而又问孔融,“文举公,你自诩大汉忠臣,看不起我和孙文台这种乱臣贼子,是不是?”

    孔融双目圆瞪,依然没有回答。

    “喂,你不会死了吧?”我看他维持这么一个造型很长时间没有动过了,忍不住伸手去探查他的气息。

    孔融忽然张开大口,猛地朝我伸出的食指上恶狠狠地咬下!

    “妈的!”我怒斥了一声,却没有任何动作。

    就在孔融牙齿闭合的瞬间,鼓荡在食指之中的九阳真气自然而然应运而发,硬生生崩断了他至少两颗门牙!

    “哇呜!”孔融终于发出了哀嚎,双手捂着鲜血崩流的嘴巴呜呜咽咽。

    “主公!”张辽、高顺等这时才来得及惊叫出声,贾穆更是已经一脚朝捂嘴哀嚎的孔融狠狠踹出。

    “别冲动。”我轻轻一推,制止了鲁莽出脚的贾穆,并向他展示了我毫无损伤的手指,“想要凭借一对普通凡人的牙齿咬下我的皮肉,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主公一身内劲已经大成,等闲之辈确实难以近身啊。”张辽惊叹。

    “呃……”贾穆踉跄着站稳,挠了挠头,“忘了这事了……”

    “继续刚才的话吧,别叫了,”我拍了拍孔融的肩膀,“喂!”

    孔融如同见鬼一般连连避开。

    “你既然自诩汉室忠臣,那我就送你去徐州辅佐刘协吧,”我笑了笑,“预祝你们明君贤臣早日开创大汉第三段伟业!从而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他被我释放出来的“善意”所震惊,甚至忘了捂嘴叫疼,只瞪大了一双惊惧莫名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我的脸色。

    “怎么样?”我微笑着问道。

    “你……”他终于与我直接对话,但声音之中却满是恐惧,“你……你这逆贼!到底有什么阴谋?!”

    “我只是想看一看,孔夫子的圣贤子孙,是不是真的能够将一国治理成为天上人间,你虽然不肯为我效力,”我耸了耸肩,“那我就送你去大汉去一展生平所学吧。你觉得怎么样?”

    他怔了怔,颤声道:“你……说的是真的?”

    “我没有骗你的必要。”我道。

    “若能如此……”他颤声道,“融在此拜谢阁下。日后阁下被融所擒之后,融定当给你个痛快!”

    我哑然失笑。

    身后已有数人怒斥道:“放肆!”、“给你妹的痛快!”

    “主公!”陆仁更是端起大斧,怒气勃发,“主公如此好意,他却如此对主公,不如一刀杀了,也算去了祸患!”

    我没理他,转而叫了另一名旅长:“吴石,你带本部兵马,护送文举公一家前往徐州,不得有误。”

    吴石一怔,但立刻抱拳应道:“诺!”

    我转向孙坚:“我放了下毒者一条生路,文台不会怪我吧?”

    “虽然不知王上何意,但为臣者本也不应质疑君王的判断。”他躬身道,“何况……孔文举的死活与否……难道就能扭转天下大势?”

    我笑了笑,却才反应过来他对我的称呼:“文台你……”

    “听闻王上在洛阳称王时,曾在街中公布王上的梦想,”他直起身来,“孙某多年以来,也一直有一个梦想。”

    “哦?”我微微颔首。

    “孙某出身江东寒族,长期为高门大族所轻,仕途更是屡遭不顺,”他平静地向我说道,“在孙某眼中,汉朝的刘氏早已不该存活,朝中那些无道的公卿同样该死。当然……除了王上。”

    我笑了笑。

    “当年,王上曾赠送一副诗文,其中两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令属下感触颇多,所以后来百般隐忍,委屈与权势相交,终于封治青州,得以称霸东部。孙坚虽然对汉室毫无忠诚,却自问还有一些恩义与廉耻,王上以如此诚意相待,孙坚若再举兵相抗,实在问心有愧。何况……”他很干脆地笑了笑,“王上的才略、诸将的勇武、虎豹的精锐,孙坚早已深知,若是两方相争,凭借青州之民力与物力,恐怕也支撑不过一年。”

    “青州的众文武呢?”我看了看他身后的两位儿子与那些忠心耿耿的部下。

    在孙坚与孙策父子的带领下,这些曾与我相熟的名将们毫不犹豫地抱拳躬身:“愿为威武王效力!”

    “文台、伯符,还有诸位,诸位深明大义,选择放下个人名利来助我一臂之力,日后……定当不会后悔。”我笑着将孙氏父子扶起。

    “王上!”场外有快马飞驰而至,“军报!”

    原本负责情报接收的郭嘉此时已经腿软得无力挪动,只好招手让信使走了进来:“若是好事,就当众大声说出;若是我方的噩耗,就只告诉我一人吧。”

    对于他所说的话,我不禁莞尔。

    “是!”信使清了清嗓子,朗声道,“陈留太守宋翼、沛郡太守黄东、陈郡太守庞淯(沛、陈、梁三国被改名为郡,庞淯以战功暂代陈郡太守)联名传报,豫州联军发兵两路围困平舆半月有余,平舆守军捆缚太守马腾及诸子请降,至此,汝南三十七座城池及整个豫州所有郡县尽数归属中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