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030章:功德大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蔡公,怎样?”袁鸯看得揪心,待蔡邕施针完毕之后急忙问道。

    “幸好送来及时,应该无大碍了!”蔡邕接过蔡琰递给他的湿巾边擦拭额头的汗水,边接着道,“只是此人需要将养几天,斗胆请夫人安排间清净之所供其康复,邕也好方便照料!”

    袁鸯一听这不是什么难事,于是唤来府中管事,由他引着担架往内院僻静之所住下不提。

    送走了伤员,袁鸯正才想起问高览道:“二公子让你送来此人,你可知此人身份?”

    高览不敢有所隐瞒,慌忙回道:“此人名唤周仓,乃是此次攻打陈留的黄巾统帅,因被我等生擒,这才辗转至此……”

    不等高览汇报完毕,袁鸯陡然惊呼道:“什么!窝藏反贼可是大罪,朗儿好糊涂,这岂不是养虎为患!”

    蔡邕听着也有些匪夷所思,可是高朗行事一向小心谨慎,按理说不至于干出这等引火烧身的事来,看来这其间一定有段隐情。

    见袁鸯莫名恼火,蔡邕急忙从旁劝慰道:“夫人请先宽心,朗儿处事向来把稳,还是等他回来咱们再问究竟!”

    袁鸯听着有理,她刚想再仔细点询问些陈留之战的细节,可巧此时殿外又有家丁进殿呼喊道:“夫人,二公子回来了,二公子回来了……”

    “可是真的?朗儿回来了?”

    袁鸯惊喜得从座椅上跑了下来,她刚跑至殿门便看到一位少年小将一身戎装的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袁鸯顿时泪眼婆娑,她一把拥住面前的少年,哭着道:“朗儿,我的儿,你终于回来了……”

    回来的正是高朗,就在他吩咐高义去办自己所嘱托的事情之后,他便马不停蹄的回到了高府,这不,刚听说母亲袁鸯就在正殿等候着自己凯旋,也来不及卸甲,一路小跑赶着来见袁鸯。

    当众被袁鸯这般搂抱着,高朗面皮薄顿时有些面红起来,他安抚完喜极而泣的母亲袁鸯,又与义父蔡邕、三妹蔡琰一一见了礼,这才各自落座问起了长短。

    首先开口的是袁鸯,只听她惊慌的问起了高干的下落,高朗知道她是见自己一人回来看来是误会了其中的意思,于是高朗便将高干赴宴太守府的事情说了出来,当然其中也添加了一些有助于高干吃酒回来不会被责罚的桥段,譬如高干是被太守再三邀约才答应去的,太守府的应酬免不得要把酒言欢等等,先在母亲袁鸯这备了案,防止一会高干酒气熏天的回来要吃家法,做兄弟的能如此,高干也只能偷着笑了。

    听了高朗的话,袁鸯哪里还会再去计较高干是否吃酒的事情,也许不仅不会计较,袁鸯想着,等高干回来是不是还得褒奖他几句。

    理由很简单,高干作为陈留保卫战的有功之人,岂能动用家法,再者高干参加太守府的宴请实在也是为高家争了脸面,袁鸯说什么也觉得这会高干露脸了,长大了,打不得了。

    当然,袁鸯的这些想法都是她自己心里盘算的,想完这些,她刚想询问高朗的伤情,刚好此时蔡邕得了空问及高朗道:“朗儿,义父知你行事总有出处,可不知道这黄巾叛逆你如何会如此眷顾?”

    高朗知道义父蔡邕问的是自己收留周仓的事情,刚才就在袁鸯走神时,高朗已经在高览那知道了周仓被义父救活的事情,所以这会义父问起,高朗也早有准备的说道:“母亲,义父,朗儿有一疑惑,还请释疑?”

    “你且说来!”袁鸯、蔡邕齐声说道。

    高朗组织了下语言,这才说道:“敢问母亲、义父,人之性命可有贵贱之分?”

    袁鸯语塞,蔡邕捻着胡须略有深意的说道:“芸芸众生只不过一副臭皮囊,衣着可分贵贱,然而性命皆为平等,亡之归尘埃,皆如是!”

    高朗又道:“那人之性命可有好坏之分?”

    这会连蔡邕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得连连摇头,等着高朗接着往下说。

    高朗正色道:“孩儿以为,人之初性本善,贵贱、好坏之分皆为后天所决定。衣服华贵是为高贵?可高贵的是他的衣着,还是他的灵魂?好坏之分取决于制定规则之人,如果规则的制定者本身便是错误的,试问好坏还如何区分?”

    在场的众人都听的云里雾里,他们也不插话,仿佛高朗的话对他们来说便是一场不可打断的洗礼。

    高朗喘了口气,接着说道:“成王败寇,胜利者高高在上,失败者身陷囹圄甚至丢掉性命。再者言,人皆有父母,万千大众皆是如此,没有谁一出生就决定这辈子要做叛逆反贼,他们只是缺乏善意的劝道,才导致他们误入了歧途。倘若当政者能悲天悯人,将这些误入歧途者善加劝导,让他们将来能走上正道,并为我朝造福,功德岂不大哉?如果这样做,岂不是既免了杀生的罪孽,又得了莫大的福泽呢!试问天下反抗者无数,我们又能杀光屠尽吗?何不心存一分爱,用咱们博大的爱去劝导每一位受降者,给他们希望呢。如果天下都存在着爱,都能相互爱彼此,不分贵贱,天下都能为生活窘迫者考虑,那么衣食无忧,还有谁会去作恶,而遭杀身灭族之祸呢?”

    高朗的这些见识都是超前的思想,也难怪在场的袁鸯、蔡邕、蔡琰等人一时难以接受,不过高朗想说的话都已经说了,周仓的命自己是保定了,至于大家是否能认同自己的观点,似乎已经变得不是那么重要。

    “听朗儿一言,老夫茅塞顿开,然而黄巾反贼逆天而行,他们反的是天子,是死罪,这就是你说的,他们违反了规则!”

    蔡邕从来没接触过这般新进的思想,这已经与他几十年来深受王权思想熏陶的格调有些格格不入了,于是他还想辩驳两句,希望高朗能给出更让他信服的解释。

    蔡邕的抵触在高朗的意料之中,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说些猛料出来,恐怕今天这事还得这么纠缠下去不可。

    只听高朗说道:“天下娇子无可匹敌,可他们到底反的是天子,还是伐的无道?”

    此言一出,袁鸯立时警觉,她喝退左右,然后厉声斥责高朗道:“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吾等食君之禄当担君之忧,朗儿如何会说出此等大不逆的话来,为娘好生伤心!”

    高朗的话直接痛斥了天子,也难怪袁鸯会发怒心伤,所言者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她除了指责痛斥,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自责,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他们的父亲任职在外,更多的时候高干、高义的教育都是袁鸯一肩抗,儿子们教的不好,自然她这个又做母亲又做父亲的人是撇不了干系的。

    高朗的出格话在蔡邕听来虽然有些刺耳,可是纵观天下局势,万民确实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跟当政者不作为有着不可开脱的关系。

    只不过蔡邕惊讶的还不仅仅是这些,让他更加惊奇的是,以高朗现在的年岁能有如此观点,甚至是有些“枭雄”的本质,这才是让蔡邕又惊又喜的。

    时势造英雄,乱世出枭雄,在这个天下动荡的时期,蔡邕不敢想象高朗将来会走出一条怎样的大道来。

    不过出于对高府安全的考虑,蔡邕还是不得不提醒高朗道:“朗儿,窝藏之罪不轻,你收留此人,可想好了万全之策吗?”

    高朗敢这么做,自然有他的应对之法,现在听蔡邕问及自己,高朗于是卖起关子来道:“义父,母亲放心,朗儿已经安排妥当,只待此人伤病养好便送他离去,至于其身份保密工作,朗儿已经让高义去办了,还请放心!”

    谁一生还不干出点出格的事来,更可况袁鸯拿他这个宝贝儿子也没办法,既然他说一切都办妥了,那就只能将错就错,顺其自然吧。

    不过在场都是自己人口风那是没问题的,可是府中的下人却是人多口杂,袁鸯略有不放心的吩咐高览道:“高览,你传我令下去,如果谁就今天的事情乱嚼舌根子,家法伺候,绝不姑息!你也累了,传完话下去歇着去吧!”

    “是,夫人!”高览领命退下不在话下。

    高朗知道母亲袁鸯这是变向的默认了自己收留周仓之举,于是他感激的看了一眼袁鸯,满脸的欣喜之情。

    袁鸯佯装生气,轻哼道:“以后给为娘少惹点事!去吧,让下人给你洗洗,瞧你这一身臭汗味!”

    高朗笑道:“这哪里是臭汗味,这是男人味,怎么,我爹没有过?”

    “呵呵!”

    蔡琰一直没发话,只因她听高朗与袁鸯、父亲蔡邕的对话实在是听到了精彩处,不过这会被高朗一句“男人味”一逗,她没矜持住,扑哧一笑,笑出声来。

    “少贫嘴,快去吧!”袁鸯接着道,“对了,晚些时候将阵亡家兵的名单列出来,他们都是为了保卫家乡而牺牲的烈士,咱们亏欠了他们,可不能再亏欠他们的家人!”

    高朗知道母亲袁鸯说的是阵亡家兵抚恤金的问题,这事其实他私底下已经让高览去办了,只不过现在由家母袁鸯说出来就好办得多了。

    高朗见已经没事可报,于是便与众人告辞,暂且阔别,往自己的居所行去。

    说实在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高负荷进行,已经让高朗累的不行,他估计挨着床边就能睡着,至于洗浴洁身的事情还是等自己好好睡一觉起来再做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