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章:地宫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转过身看着那团黑影,一只像黄鼠狼一样大小的黑鼠咧着两颗大门牙凶狠的望着我,嘴里还不时发出吱呀吱呀的叫声。

    想起布团里面那十多只小老鼠,我确定眼前的应该就是那些老鼠的母亲了。

    一只老鼠竟然长这么大,这让我有些不可思议,十多只小老鼠早在洗的时候被溪水冲走了,这老鼠看样子得找我报仇了。

    我盯着老鼠的眼睛,手在地上摸索着希望能摸到一根木头啥的。

    这只巨鼠似乎看明白了我的用意,猛地窜到我脑袋前几寸的地方,准备来咬我的脸。

    手上只有襦裙,我急忙举起襦裙挡在自己面前。

    这巨鼠确实凶狠,竟然四脚抓出襦裙使劲的撕咬,一条厚厚的襦裙被撕成了一道道。

    “奶奶的,这是要我命啊!”我急忙一举起裙子朝地上狠狠一摔,巨鼠被摔出几丈远,看巨鼠还没反应过来,我急拽着裙子没命的往山下跑。

    甚至都不敢再去山上安葬曾祖父的地方去看看。

    回到上海,我望着那条襦裙,襦裙成白色,你能闻到这襦裙的香味依然在空气里回荡。

    怎么说也算是个有价值的文物,不过被那老鼠一折腾,都撕坏了,我望着那撕坏的地方叹了口气。

    还是安心的当自己的少爷吧,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我可没必要去赔上性命自己调查,管自己曾祖母是何妨神圣呢。

    人这种生物就喜欢探寻未知的事情,你越不知道的东西,你越想知道,越好奇。这是人类进步的根源。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冒险家。而我其实也一样,在内心深处,我是非常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望着那襦裙我从沙发上站起来又坐下来,从来没有这么焦虑过,那本盗家经和那条襦裙似乎有一种魔力在让我继续调查下去。

    我突然明白当年外公为什么去调查曾祖母的事情,也许他当时就和我现在一样,被某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力量召唤着去调查,如果不是特殊时期,我相信外公应该能调查出更多的真相。

    辗转了一会儿的我决定先把这本书和裙子收起来。

    当我拿起裙子的时候,突然看到被撕裂的裙子内层似乎有东西。

    用手撕开裙子外层,竟然发现内层有一张巨大的地图图,和一些字。

    我急忙拿来剪刀,小心的剪开了裙子,从裙子内层里面,找到了一张一米多高的地图。

    这是一张画着一张陵墓的丝织地图,边上还用小篆写着

    三个字,学过几年古文的我还是能看的懂这三个字是始皇陵。

    “秦始皇陵!”这确实让我感到意外,我竟然找到了秦始皇陵的地图,不过这一米多高的地图却只是是描述秦皇陵地下宫殿的一半,还有半张呢?

    我突然想到了那件被外公带回到文物局的汉服。如果没猜错那半张应该在衣服中,可是那衣服现在在长沙博物馆保存着,这想要弄到那衣服谈何容易,想到这就把这些东西收了起来。

    当时我以为这事情就到此结束了,不过做梦也不会想到后来发生的事情。

    我是个游手好闲的富二代,但绝对不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泡妞,甚至很少去夜店。

    靠在上海古玩市场开了一家古玩店来打发闲余时间,说是古玩店,其实卖的大部分都是些现代的艺术品,各种玉石奇石,市面上的古玩大部分都以仿制品为主,偶尔碰到一件两件真正意义上的好东西,也立刻被行家收购殆尽。

    所以很多做古董行和开古玩店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游走在各地的古玩市场,有些不怕麻烦的甚至专门去古镇走街串巷向当地人收购一些有些年代的物品。

    至于我相对来说简单很多,有父亲这个大的拍卖行的门面,那些从墓地里面挖出来,但是又找不到买家的人会托人找上我来出手。

    我也知道这些东西的大致来历,可是古玩界,好东西都是墓地里挖出来的,真正流传的,还能保存完整的古玩那是少之又少,所以做古玩生意的人都清楚这行当的潜规则,东西来了别问出处,能压价就压价,买下来之后马上联系熟识的藏家尽快出手。

    这和洗黑钱一样,一来一去转个几回,这东西就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国内外各大拍卖行了。

    华夏文明五千年,这文物当然是层出不穷。可在一些文物大省却出现十墓九空,可见盗墓猖獗的程度。

    对于这种托人找上门来的生意,古玩商主要还是担心被查,那些大的盗墓贼往往有自己的一套销赃的路子,东西出来不到三天就出现在国外的古玩市场上,他们和境外的一些古董商人勾结起来,一条龙操作。这种盗墓贼往往成了一个机构,一般有七八个人组成,分工明确,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必然能挖出好东西。这些人不会找上你,只有你去找他们。而那些小的盗墓贼,却没有好的路径,所以他们一般是把盗墓出来的文物,分成很多份,分散到各处卖给各地的古玩市场的二手贩子。

    这些都是古玩界不成文的规定,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潜规则。

    虽说我刚毕业不到两年,不过学的专业可是考古,而在父母耳濡目染下自然也有自己一套鉴定古玩的本事。

    话说这年夏天,我坐在古玩店里吹着空调,在电脑前翻查一些资料。

    “上海连年高温创纪录,今年更加了?”李老走进古玩店,站在立式空调前抖了抖自己身上那件沾满汗的短袖衬衣:“凉爽多了。”

    这李老是我聘请的一个帮手,平时帮我看看店,别看我叫他李老,可也只是个三十多岁而已,叫他李老,是因为他那头发少白头,才三十多岁而已,就有布满了白头发,平时出门又习惯性弯着背活像个老头子,所以认识他的人都叫他李老。

    说起这李老,虽说帮我看店,却也是有些来历的人,他是河南洛阳人,祖祖辈辈都有人长期从事盗墓,说是和发明洛阳铲的李鸭子还有些亲戚关系,洛阳改革开放后发展的并不快,经济相对落后,于是十多岁的李老就和人干起了盗墓的营生,一干就是十多年,后来他们一伙人被当地文物部门举报,一伙人就被派出所以非法盗挖国家财产抓了。不过李老认罪态度好,坐了两年牢就被放了出来。随后无一技之长,来上海当了几年建筑工人,可是又遇到包工头跑路,这李老于是就去古玩市场捡漏再卖给古玩商。有着盗墓经验的李老练就了一双好眼力。一年前我在古玩市场遇到李老发现他的过人之处,就请他当了我古玩店的帮手,说是帮手,其实我们两个和朋友差不多,他也从来不拘谨,我也从来不把他当成员工。

    我望了望李老:“好端端的空调室内不躲着,大热天出门干什么。”

    “你呀,当个老板整天坐在店里也不出去转转,不过这鬼天气还真受不了,再这样下去,我看我只能躲墓里面去了。”李老打趣道。

    “你还真不怕鬼,那墓里面的凉爽哪是你我能享受的。”

    “你还别说我盗墓那十多年也算见多了,一般的鬼我可不怕。”

    “鬼还分一般,不一般!”我一听打趣道:“你还真见过鬼啊。”

    李老被我问的一愣,随后皱了皱眉头似乎想起了一些事情。

    “林萧在吗”古玩店外一个打扮时髦的中年男人突然走进店内。

    走进店内的中年男人带着一副墨镜,穿着一件短袖花衬衫,一条花短裤,还带着一顶白色的沙滩帽,整个就像是个从国外旅游回来的主。

    “你是?”我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位中年男人,好像在哪里见过,可又一时间记不起来。

    “怎么你小舅来了你都不给我倒一杯茶水润润喉。”说着摘下墨镜。

    对于小舅的到来我有些意外:“小舅听说你去埃及挖法老墓去了,怎么有空回到国内。”

    小舅闷声不响的递给我一张报纸,指了指上面的一片报道。

    骊山附近发现盗洞,有关部门正在调查。

    报道一百多字不到,在报纸的一个角落并不起眼。

    “这有什么问题吗?”我有些不解,这盗墓的事情天天有,秦始皇陵附近发现的盗洞又不是第一次,怎么会引的小舅放下埃及那边的法老墓,来到国内呢。

    “你还不知道国内的报道吗,小文章大玄机。”小舅说着向我示意这里说话不方便。

    “李老,我们今天早点关门了。”

    在一旁的李老显然明白我的意思,就关上了店门,我们一行人走进内堂。

    “小舅别那么神神秘秘,现在可以说了吧!”我问道。

    小舅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李老。

    “林少,我看我还是回避一下!”李老明白小舅的意思。

    “没事,小舅,这李老自己人。”

    小舅这才说道:“你应该知道一些你曾祖母的一些事情吧。”

    我一愣,心想小舅莫非也知道一些,但是不知道他知道多少,我急忙朝身边的李老使了个颜色。

    “林少我想起还有些事情要做,先告辞了,你们聊。”李老很识趣的走出店外,顺便关好了店门。

    看着李老离开我点了点头:“是的,知道一点,不知小舅想说什么。”

    “我得在国内考古界有一些朋友,所以我得到内部消息是,这个盗洞,似乎无意中找到了秦陵的路口。现在文物部门正在商讨要不要进入秦始皇陵一探究竟。”

    “都找到了入口了,进去看一下又何妨,何必商讨。”

    “你小子真不知道天高地厚,你做古玩也有个把年了,难道不知道这种大墓穴往往机关重重,各种诡异的事情层出不穷,考古研究也得保住自己的小命才行。当年我跟着一位老教授受埃及官方邀请对一座法老墓进行考古研究,我们打开墓门,进去三十多个工作人员,最后出来十多个。这墓中有些事情是无法用科学解释的。”小舅摆出一副你还年轻的表情继续说道:“你知道他们在这盗洞里还发现了什么吗。”

    “小舅你别卖关子,不会是遇到粽子了吧。”

    “他们发现了其中一个盗墓者上半截身躯,死死的抓着秦皇陵墓口大门的一座石龙上的青铜锁链,而剩下的半截身躯,不见踪影,连内脏和肠子都不见踪影,只看到地上有一滩拖向地宫深处的血迹,现在他们已经派部队驻守在盗洞口。而据这些士兵所说,他们总能在盗洞口听到呜呜呜的鸣叫声,像是很多马在鸣叫,又像风吹过空洞发出呜呜的声音,还像很多的人在哭泣的声音,有几个胆小的士兵都被吓的进了医院。”

    “小舅你告诉我这些,不会想去看看吧,要知道这个可是国家在管,我们可进不去。”我提醒了一下眼前这位求知欲特旺盛的小舅。

    “西安文物部门已经对我发出了邀请,西安那边决定要派一支队伍进去一探究竟,让我成为队伍的顾问,找了这么多年的皇陵墓道口现在出现了,没有理由不进去看一下。”小舅有些得意的说道。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呗,不过你这是你小舅被聘请成为顾问,和来我这没多大关系吧。”

    “我要你那半张秦始皇陵的地宫图。”转了一圈的小舅终于说明了此次来意。

    “小舅你是怎么知道我有半张皇陵的地宫图,莫非还有半张在你手上。”

    小舅笑了笑,从一鳄鱼皮包里面掏出一张折叠号的绢帛,然后在我面前小心展开:“这是当年你外公交给你外婆的,随后你外婆又交到了我身上,我也查了很多资料,在翻查你外公遗物的时候发现一本外公的日记本。知道了一些你曾祖母的事情,不过当时我要立刻出国,所以就带着那本日记去了国外就读,这些年也一直在研究秦皇陵,西安那边找我也是因为我发表的一片关于秦皇陵研究的学术论文。后来因为满世界跑,渐渐的也就把这事情淡忘了,不过前些日子看到这篇报道,然后又接到了西安那边的电话,我就决定去福建老家再看看剩下的那张地宫图是不是在。不过去的时候发现那里已经拆迁了,字还是你签的,所以就来找你了。”

    “原来如此。”虽然小舅是这样推测东西在我这里,不过我也不想把事情复杂化,就说道:“是的,我从福建老家发现了这张地宫图,于是就带了回来,小舅如果有需要,我可以马上给你拿出来,就在店里的保险柜里。”

    说完我打开一扇镶嵌在墙壁小门,里面露出一只保险柜,输入密码之后,我拿出那半张绢帛递给小舅。

    小舅拿过那半张绢帛小心翼翼的铺在地上,两张绢帛在地上这么一合,这秦始皇陵巨大的地宫展现无遗。

    小舅拍下照片之后用边上的打印机,完整的打出了地宫图,我有意无意的也拍了一张照片,算是留作纪念。

    “这绢帛就放在你这里安全些。”小舅打印完之后把两份绢帛都交到我手上。

    “小舅,既然西安那边聘请你当顾问,应该不介意让你带几个助手吧。”对于我这样的古玩商来说,从没进过墓中,对于墓中的一些事情还是比较好奇的,现在眼前刚好有这么个机会为何不去看看究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