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十四章 借刀杀人幼主设暗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求推荐!求收藏!)

    “万岁何意?”

    “我敢断言!这天京城中怕是如今已然断粮,就算这朱洪章回到天京四处宣扬我此刻就拥兵屯在宝华山之事,一时半会这曾国荃也是无法派兵来剿的!至于说我是如何看出这天京城中的变故的?你们稍安勿躁,姑且坐下慢慢听!”

    说来,这洪天贵福之前这一问一放的举动自然不会是心血来潮的无聊手段,这三个问题看着好似家常琐碎,实则是层层递进。而洪天贵福也正是将其联系在一起,对照心中熟知的历史,自然也就能将这天京城中近来之事猜了个八九不离十。总之,按照洪天贵福原话形容起来,那便是:管中窥豹,以小见大。

    第一个问题,洪天贵福之所以问及这天京城中曾国荃是否已然开始运输财物,其实单个来考虑并没有任何意义,但之所以问之,除了存有麻痹朱洪章的警惕之心外,这问题也可以与洪天贵福的第二问相互作证推断,方才可以断出结论。

    其实按照真实历史的记载,这同一时期的洪天贵福理应是已然被堵王黄文金迎入湖州城,也是从此之后这湖州一域便是再无宁日。若是如此,对曾国荃来说,而这江宁府周边可谓再无旁系部队,他便开始利用湘军水师的便利,大肆开展运输搜刮的金银财物,一时江边舟船络绎不绝,从而引起了北京朝廷的愤怒,派下官员调查并收缴脏银。

    而如今这朱洪章的回答中,却是对曾国荃运输太平天国各王府财宝之事表示出否认的态度,在这点上他显然不可能不知底细,更没有理由说话,可接下来他又是认同了本应尚不存在的清廷下派官员之事,这当中显然与历史进程已然相悖。

    但即便如此,洪天贵福依然认为,对于这一点朱洪章依旧没有必要撒谎,因为这等消息,在这个时代往往都是做得大张旗鼓,不日便能在市井中听闻得到,根本就称不上是金陵机密。

    可是究竟又是出于什么原因会让历史出现这样的改变?其实洪天贵福心中略微一想,对于此事其实也就存着一种可能性而已。那便是这历史已然开始因为洪天贵福的改变而改变。正如洪天贵福所言的一样,这雨花台上那一把大火烧尽了湘军粮草,这曾国荃此刻多半是因为缺粮而开始控制不住手中的军队,为此那搜刮财物之举也是耽误了不少。同时,也正式基于此,洪天贵福这才有敢断言,这曾国荃即便听闻了朱洪章关于洪天贵福的报告,不但这些天不会选择出兵,更有可能还会帮着洪天贵福在这天京城中严密封锁消息,那可就当真正中后者的下怀了!

    但至于清廷官员下访时间的提前,这应该是与洪天贵福的悄然消失有关。

    毕竟这天京城破,幼天王洪天贵福直奔湖州而去,这一路倒也在雨花台上与那湘军将领朱洪章有过直接的照面。可除此之后,这江南之地上便再无关于洪天贵福的丁点消息。此情此景,便是洪天贵福自问身为最高统治者,如何能放任这匪徒头子出现一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情况?自然心焦,定会派出一可信之人实地调查再说。而且此番派下钦差大臣,其实也是恰恰说明,这大清朝廷对曾氏兄弟已然存着疑心。

    倘若这二问直接关联之事实当真如此,这曾国荃何止会是有麻烦那么简单?

    但这清廷钦差下访,到时这江南之地只怕清兵会更多,按道理来说这麻烦的应不止曾氏兄弟,而为何洪天贵福还会说“我们的机会来了”?

    这则与那第三问有着紧密的关系。话说按照洪天贵福对曾氏兄弟的书面了解,自然深知曾国藩老谋深算,向来不打没有胜算之仗,这兵围天京两年只围堵而不进攻也便是最好的例证;而其弟曾国荃则迥然不同,此人好勇斗狠,往往做事无所不用其极,故而城破之后,对于手下的蛮横屠杀掠城也是保持默认态度。

    若这二人联手,倒也可平天下之事!别说剿灭太平天国,便是问鼎中原又有何难?可按照历史记载,这二人在是否要做江南王另立中央这一原则问题上一直存在分歧,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曾国荃因私募湘军、滥杀无辜、私吞缴获而被清廷问罪之时,曾国藩都是一脸漠视,全然不予理会,那关系撇得比狗舔得还干净。

    而如今这朱洪章对于这俩兄弟的往来的回答显然就有些暧昧了,光是说这一问出现两个结果,也便很能说明问题。一个人在什么时候会出现选择困难综合症?要么这两个选择干系太重;要么是对这两个选择的结果将无从估计。

    但不管是什么,洪天贵福坚信这朱洪章的第一次回答才是真正的答案:这曾国藩这几日当口必然是给曾国荃去过书信。而只要是如此,洪天贵福便可以此大做文章:你曾国藩不想反?想撇清关系?相信我,几日后,定会有人逼着你反的!

    但在这之前,洪天贵福也是要在清廷各路兵马压境之前为自己的退路先做上几分打算。

    “孝叔,你可有方法与湖州干王洪仁玕、金溪听王陈炳文、麻城遵王赖文光、吉安侍王李世贤等人取得联系?”

    “回禀万岁!这干王与遵王素来心系万岁安危,这往来信使便是天历癸开十三年起便是一直未曾断过,想要联络倒是不难。只是这听王陈炳文、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等皆因城陷而转战他地,如今沿途驿站早已废弛,想要联络只能派遣校骑一路寻找传令。不知万岁可有何军令需要传达?”

    对于洪天贵福关于这三问的解答,说实在的,便是顾王吴如孝这几历生死的老将,一时也是听得发愣,没成想这看似平平无奇的几个家常小话题居然也能衍生出这般的推断。而且这推断当真细细分析起来确是让人根本无从反驳。他记得自己早年看三国演义的时候,那司马懿试探诸葛亮起居而判断其生死的招数也不过如此。

    这天王当真是有经世之才!天王复兴有望啊!有此想法,这顾王对待洪天贵福的态度自然是比起先前也是更加恭敬了几分。

    “算了!有此也就够了,如今湖州强敌压境,虽说这淮军一线至今未曾发动大规模进攻,那也只是因为他们一直未曾得到我进入湖州的消息!如今传命干王洪仁玕,务必告知他,我此刻就在宝华山驻扎且手中尚有三千军民之事,让他尽一切可能将此消息大肆宣扬于江淮一线。同时,也做好放弃湖州、长兴城防,进驻广德,于8月初五前后伺机夺取宁国为我军打开退路的准备。”

    对于浙江太平军的命令,这自然也是洪天贵福此番准备大闹天京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实分析起来,也不难理解,这洪天贵福在清廷眼中突然就那么神奇的消声灭迹,别说是朝廷,便是湘淮二军也必然是着急非常。此刻突然爆出洪天贵福此人就在天京附近驻扎,且身边还有数千之众护卫。只要是逻辑正常的中国人,这心中所想必是两种:

    其一,立马挥兵北上,准备抢夺大功;

    其二,则是远离湖州、江宁两府,伺机而动。

    而且在洪天贵福看来,这淮军各部对这第二种方案的执行可能性极高。只要再往深处想想,结合前两日金陵城的变故,也不难看出这当中曾氏兄弟与那一直不曾有外人见过的太平天国幼天王之间说不定便是存在着什么诡异的关系。

    毕竟这太平天国幼天王在这天京城边上总说也该待了十数日,他曾氏兄弟独霸金陵,如何会对此全然不知?可是,既然知晓,却又隐瞒不报,雨花台火起之后的当日,又是匆匆忙忙下令所有非嫡系部队统统开往湖州,还美其名曰追捕发逆魁首洪天贵福!如此办事,又谁会不生出怀疑?

    这怀疑一旦生出,湘淮二军间隙自然更大,这也便是洪天贵福在刚出天京之时口中所谓的隐形缺口。这说白了,这方法其实也是洪天贵福想要借江南这悠悠之口,将曾氏兄弟推上风口浪尖而已。

    当然,想要对付老谋深算的曾国藩,这般动作显然不够程度。所以,这第二道命令洪天贵福则是需要交给此刻还处在江北徘徊的遵王赖文光,命令其所部乘着江北空虚,强攻徽州,不论克与不克,自攻击之日算起猛攻三日,之后便立马挥师西进,宣扬太平军即将攻占川陕,欲与这曾氏兄弟三分天下的消息!

    这既然要将曾氏兄弟准备造反的戏码唱响,自然也要唱得够真才能让人信服!只要这浙江与湖北两支太平军不出疏漏,这风声便可在这江南江北两地穿得沸沸扬扬。到时,曾国荃这抹进裤裆的黄泥,即便不是屎也就是屎了!

    但关于这些行动的内在解释,此刻的洪天贵福倒也没有与顾王等人明说,此计虽说存在理论可能,但毕竟危机还是存在,如果这曾国藩事先看破洪天贵福所设之局,只怕此计将前功尽弃不说,洪天贵福倒也也将陷入万劫不复。次后果一旦被吴如孝想到,此人多半又会多加阻拦,为之此计的行使必然又要多花几分时间。

    可即便如此,这话语刚刚落下的洪天贵福却突然又是深蹙眉头,好似骤然意识到有什么不妥一般,便是一个人静了下来……

    毕竟这此次的对手可是曾国藩,此人老奸巨猾,论及手腕,不在21世纪商场高手之下,洪天贵福先前这一招,虽说招招要命,甚至还都是以实情为证,这在万事皆讲证据确凿的大清时代,已然算是完美的方案。可只是还有一点。所有提及这曾氏叛变的说法,论及这消息的根源却也都是出自太平军之口,如无第三方势力开口,这也将是届时最大的纰漏。

    到时候,只要曾国藩死不认账,清廷再要拿他也是没办法,这结果也自然就又绕回了历史的进程:湘军裁员,曾国荃卸职,仅此而已!那洪天贵福此番作为,又有什么意义?

    打蛇打七寸,既然要做便要把事做绝!这是走出校门前,一位导师曾经告诉洪天贵福的一句话。

    只是如何才能从头至尾地将曾国藩与曾国荃俩人彻底捆在一处,这倒是颇有些让人伤脑筋了……

    “对了!那个由清廷派下,即将赶赴天京上任的钦差大臣!这可不就是现成的第三方开口之人吗?嗯……还是,此人若是这两日到来倒也当真是个麻烦!看样子得想法子让此人在路上多耽搁些时日才是!”

    至于说,为何不得能让曾氏兄弟在近期与这钦差相见?其实很简单:只要洪天贵福就地驻兵于天京近郊,曾国荃全然无视的消息传入曾国藩的耳中,就冲此人的智谋,如何会想不到洪天贵福的连环计,到时那钦差如若在湘军营中,这颗本可为洪天贵福所用的棋子,到最后极有可能成为洪天贵福的催命符!

    为此,洪天贵福也是霍得一声站了起来,便是将身后的太师椅震得翻到在地他也不曾理会,赫然给曾云广及李容发丢下一道指令:“尽数派出军中聩营,以金陵为核心,展开探查,一旦有清廷钦差的消息无需验证直接来报!”

    “是!”

    对于洪天贵福的话,深知其能的曾云广素来便是没有异议的,自打被洪天贵福重新任命为聩营提调之后,也让他原本冷静的性子变得更加沉稳;至于李容发虽说对洪天贵福接触不深,但先前这一通讲解,也是让他深深拜服的!

    索性这湘军一方此刻决计是不可能知晓洪天贵福这惊世骇俗的意图的,但这先机也就是现下这几天!但愿能在曾国藩察觉异常前,找到这清廷的钦差,则万事可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