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十章 李代桃僵暗使计中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马新贻的一口号令倒也是让洪天贵福心中大感不妙,倘若这钦差信函被送至金陵湘军大营,这曾国荃再是如何霸道,也是不敢不来接驾的。可一旦这湘军倾巢而出,自己那预先埋伏在宝华山脚用以伏击湘军运输船队的太平军便会有生命危险不说,而且这由洪天贵福自编自导自演且是花费数日,眼看即将成功的反间之计更有就此破产的可能性。

    一旦这种后果产生,前功尽弃倒是小视,这被湘军拖住脚步的宝华山太平军乃至整个浙江太平军都可能因此而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下又该如何是好呢?

    拦住那送信的信使?不管是明着还是暗着阻拦显然都有不妥之处,自己本就声称是护送这钦差来此的湘军千总,如何可能阻拦这向湘营发信的信使?这只会让这姓马的对自己本就暗藏的怀疑之心变得更重,使自己身份暴露的时间更加提前而已。说实话,这也是洪天贵福自打来到这个时代,第一次觉得这心头像是读了块大石一般焦急和不安,这种情绪很让人烦躁。

    最后在极端的郁闷之中,洪天贵福也只能让曾云广试图联系聩营弟兄,让他们代为传信,多少总能让依旧留守宝华山的太平军有所预备。可为了不惊动这钦差,曾云广只是借了个空荡悄悄摸出的军营,便是连军马都没有牵走一匹,这人腿如何又能跑得过信使的快马?

    该死的!要是有部电台就好了!

    这时间一分一秒而过,可此刻的洪天贵福依旧没有一丝一毫的主意,营外每一阵快马而过的声响都能让他冒出浑身的冷汗。

    “大人!曾兄弟回来了!”可就在这时,帐外突然传来李容发的一声声响。

    “啊?这么快!?”说实话,这下蜀镇虽说距离宝华山已然不远,但如果单论步行,翻山越岭的每个大半夜倒也很难走到,难不成这曾云广是遇上了什么神仙,一路摆渡让他神来神往了?

    这让洪天贵福脸色神采稍起。

    “大人!聩营弟兄传来密信,说是顾王的人马已经来到下蜀镇以西十里的地方,如今这姓马之人已经不可在控,倒不如当断则断,即刻离去,与顾王会师一处,到时乘夜突围也是良策!”

    “嗯?什么!?他怎么跑这儿来了?不是让他在宝华山下以作伏兵,伺机夺取湘军快船而直去上海吗!?难道在江边他没有准备设伏?这不是坏我大事吗?”

    这时候的洪天贵福一听闻这顾王居然南辕北辙地直接来到了这下蜀,说实在的确是有几分怒火,他倒是万万没有想到这顾王居然会没有按照自己的指令办事。要不是这姓马的临时整出点在洪天贵福意料之外的幺蛾子,此次来回上海之举,洪天贵福岂不是赔了银子又折兵!?

    “大人别急!顾王密信中说,他必不耽误万岁大计,只要万岁安然,万事可成!”

    “等等!你说顾王现在就在这下蜀镇附近?”

    原本心中憋闷,洪天贵福只道是这顾王吴如孝如此不识大体,居然没有按照自己的指令办事,当真是有毁了这一路计划的危险。可等到洪天贵福冷静下来再是根据现状细细一想,这下蜀镇边如有太平军势力,倒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倘若能带兵在湘军赶到前击溃了这为数不多的钦差别驾,并留下些许湘军与太平军已然有所串通,且打算诛杀清廷清钦差的证据,这逼曾反清的大计也一样可成。唯独就是亏了那价值不菲的天国重宝而已。

    为此,洪天贵福眼中又是流露出一丝神采。

    ……

    “拜见钦差大人!我家大人已率军出城相迎,现已在大营之外,特派卑职前来通报!”也就在洪天贵福接到曾云广传来密信不足一个时辰之后,营外也是由远而近传来一阵疾驰的快马,十数个身着湘军号服的骑士也便是如此堂而皇之的进入了大营。

    而对于那些骑士的话,马新贻也是没有半点客气,连话也不答一句,只是背着脸暗哼一声,倒是身边那副将一脸怒容,赫然指着那骑士便是一声怒喝:“大胆!见了大人为何不下马拜见!曾老九就是这么教尔等军营典仪的吗!?”

    “嘿嘿!曾剃头?他求我来时可没让我这么做!而且这狗头也没这个资格教我!我的老师只有一人……”谁知那为首的骑士居然全然无视了那副将的喝问,反倒是森然一笑,赫然一甩湘军护额头巾,俨然露出的是一头飘逸的长发,“那便是天国先王,哼!太平天国殿前京内副总鉴顶天扶朝钢誉王李瑞生在此!凡营中妖兵,降者免死!”

    “什么?发逆!?来人!护住大人!发逆袭营!”这一照面倒也让那副将脸色大变,可他毕竟身为朝廷护卫军,能被清廷赐予黄马褂自然也有有几分胆略,只见他一抽身边的战刀,便是招呼起一群军士,赫然在中军大帐与太平军骑士之间造起一堵人墙。

    “哼!区区几个长毛贼也敢在本官面前造次!来人!上!我倒要看看这曾国荃到底是如何统的兵,这江南之地居然还有如此的长毛逆匪!”

    “哗啦!”也就在马新贻那声喊杀堪堪出口的时候,这不大的军营周围赫然亮起密密麻麻地火把,一时间也是将这江边照得如同白昼。

    “弟兄们!杀清妖啊!”与此同时,依旧高高处在军营中军大帐之前的誉王李瑞生便是率先策动战马。赫然开始向钦差护卫军组成的防线发动进攻,一时间,周围的火把光亮中也是俨然飞出数百箭矢,这清军中箭倒地着无数。

    “大人!长毛贼使诈,东边任有缺口,卑职护送您突围!”这几乎成为一边倒的一幕俨然已经可以说明太平军的战力和人数皆在清兵之上,这副将倒也有几分战场经验,乘乱找出几匹快马,显然是要护着马新贻进入镇江避难。而恰在此时,眼角也是瞧见一旁的君长中钻出三两个身穿清军号服之人,也不管是谁,带着马新贻快马而来,指着其中一个便是喝令道,“你们三个!过来!随我杀出去!”

    “大人可是再与末将说话?”也不知该说这副将幸运还是不幸,这出现在跟前的居然正是洪天贵福三人。对于那副将的喝令,此刻的洪天贵福倒还当真有些不置可否,双手一滩之后,脸色也是骤然一变,“曾大人觉得马大人您此刻出现在江宁这一带实在是不合时宜,所以特命末将来送您一程!曾云广!不必留手!给我杀!取姓马首级者赏千金!”

    其实在洪天贵福亮出面容的时候,马新贻心中已然暗叫不好,等到前者脸色骤变的那一刻也是一转马头,朝着东方快马而去,等到洪天贵福喋喋不休的“啰嗦”扯完,此人已然飞马出现在百步之外。

    可即便如此,今日的洪天贵福的废话就好似嚼了炫迈根本停不下来:“周围所有的发逆都听着,曾大人说了!今日只要杀了这姓马的清廷狗贼,江南之王便是他的囊中之物,倒是那川西之地便是尔等休养生息之所!”

    “谢!曾大人!”而随着三面包围的太平军的齐整呐喊结束,那马新贻带了十数护卫,便又是窜出数十步之远,之时距离那包围圈的缺口倒也眨眼可至,这让他大喜,可心头这狠意也是达到了空前:看样子皇太后所虑当真,这曾国藩当真要反!曾剃头!你如果要是能杀了我倒也罢了,如若不能,看你嚣张得几时!?

    “李容发!曾云广!”

    “微臣在!”

    “微臣在!”

    “听说你们的箭法都不错!来!一人一次机会,射那姓马的左臂!权当是为上海死难的三个聩营弟兄报仇了!”

    “微臣接旨!”

    “微臣接旨!”

    ……

    清军人数不多,在太平军人数气势绝对占优的情况,前者更是一败涂地,还不足半个时辰,这个军营之中便在没有了清军的抵抗,倒是那转悠了好几圈见再无人可战的誉王李瑞生撒了撒嘴,有些郁闷得回到了依旧是湘军装扮的洪天贵福身边。

    “回禀万岁!此战除了尊奉万岁之意有意放跑的清妖十三人,其他顽抗之众已然尽数击杀!”

    “嘿嘿!看来你对我有意放走那十三个清廷官兵,心中有些不服嘛!”

    “微臣不敢!”

    “没什么敢不敢的!我之所以让聩营传信时特意强调要留一线缺口让这清廷的钦差马大人能够逃离,便是让他让真正为我所用!如果我没有猜错,他现在应该是连那镇江也不敢擅入,已然极为狼狈的逃出镇江府,而且对这曾氏兄弟企图反清之事坚信不移。这让他能好好上书清廷,我军便有安然撤出这江南之地的一线生机,这下你可懂了?”

    “大人快看!江上有湘军的快船!”就在洪天贵福与那领兵突袭的誉王李瑞生侃侃而谈的时候,李容发也是眼瞅着江面上的数道虚影,心中紧张,便是连那改口称呼也是忘到了脑后。这快船顺流而下,倘若当真是搭了无数湘军的快船,这下倒也有些难办,毕竟此地大部开阔,一旦交战,对太平军极为不利。

    “万岁勿以惊,这应该是森王水军得手了!这船便已然是我太平军的快船了!”就在连带着誉王都是有些惊容,正准备布阵遇敌的时候,那自打开展就不曾露面的顾王吴如孝,倒也是笑呵呵得走了出来,那白髯白发在这黑夜之中倒也显眼,“老臣擅改圣令,跪求万岁赐罪!”

    “算了!反正结果一样!这森王是谁?”

    “我天国水师最后的精锐!”

    “让他们抵达上海后,与呤唎联系,并妥善保管天国遗宝!此地不宜久留,说不定那金陵城中的湘军也会立马杀到,我们回宝华山!这之后的战事可不会如同这般宁静了!”

    ————————————————

    次日

    安徽安庆

    ——————————

    “大人!湖州前线传来急报!发逆在我部即将展开攻势之际全线弃城向北突袭,刘松山所部仓促之中无法有效防御,也已经全线溃退!所部伤亡过半!”

    “什么?发逆突围?那其他围城的淮军部队呢?他们没有争功围堵?”说实话,如今这军报让曾国藩很是吃惊,昨日深夜当他得知这湖州太平军有北犯之意时,便是飞鸽传书让围堵湖州的湘军部队准备几次试探性进攻,试图将太平军真正的战略意图打出来,可如今这还没等到对太平军行动的推断报告,反倒是等到了湘军大败的消息。

    而问到这素来喜欢与湘军争抢一二的淮军部队的举动时,便是那递来军报的将佐,脸色亦是不如何好看,支支吾吾半天,这才说出详情:“淮军各部全部后撤了五十里……他们打算坐收渔翁之利!”

    后撤五十里!从表面上看这确实等于坐山观虎斗,眼睁睁看着太平军与湘军死战,他们不管不顾!但曾国藩何许人也,这一路与太平军鏖战,同时也是在朝堂之上与各类同僚鏖战,这一份报告在他看来,此刻已然变了味道:就目前这浙江局势,除开淮军的兵马,单论湘军与太平军的较量,再是如何,湘军也是无法与之匹敌的,等淮军此举显然是在帮助太平军北进。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如此行事?虽说淮军与湘军在地盘上是有些鸡毛琐碎的争端,但毕竟同出一脉,如今这见死不救的一幕当真是第一次上演。

    “难道是皇太后的意思?”这话曾国藩并不敢明言,但这淮军统领李鸿章毕竟是为自己的学生,如果不是朝廷的意思,他如何会放着千夫所指而断然与老师分庭抗礼?

    “又或者,连那发逆残部也是受到朝廷的招安,此次北进根本就是冲着我来得的!?”这想法就好似一桶凉水从头至脚而下,曾国藩此刻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是冰凉一片,他挥了挥,打发了那传报的将佐,又好似是自言自语一般,冲着大帐的一个阴暗角落说道:“这军报的细末你也听到了,当日本帅问你发逆北进之意,你只说是围魏救赵,虚兵北进而实兵西去。而今日再看这局势,你还有什么说法?”

    “哈哈!曾大人心中已有定论,又何故再问罪将的意思?”这足以让洪天贵福惊愕的话音响起的同时,一个长发披肩,脸上颇有些细碎伤痕,身背镣铐之人俨然从阴暗之中走了出来,居然正式那不辞而别,决意仿那姜维的太平天国忠王副军师李秀成。

    “嘿嘿!这倒是有趣,你又是如何知晓本帅心有定论?”李秀成的话似乎是让曾国藩生出了几分兴致,反倒是将原本的疑问抛在一边。

    “如果罪将身处曾大人之地,定会发一信函,直接问问干王洪仁玕此举到底何意,如此岂不来得爽快?”但对于曾国藩的问话,李秀成更加是充耳不闻,只是那么闲庭信步一般,坐在右侧太师椅之上,取了一杯热茶,半闻半品地说道。

    “你!也只有你!李秀成!只有你敢如此在本帅面前油嘴滑舌!这书信一去,本帅便就有了通匪的嫌疑,到时只要朝廷过问,本帅也就成众矢之的,百口莫辩,越描越黑!除了造反一路别无其他活命之法,再到那时,你那碌碌无为的幼天王洪福瑱也便有了复兴指望,你说本帅说的可都是你心中所想?”

    “嗯!相差不大!可罪将所说难道就不是曾大人心中所虑?”对于曾国藩完全透析自己心中盘算的李秀成,似乎没有半点惊疑,依旧托着茶碗,半闻半品。

    “哼!你且回你的大牢!姑且看好,本帅是如何颠倒你这韬晦之法的!”说着,曾国藩也是完全不再理会李秀成,冲着帐外找了一将佐,劈声便是一个喝令传出:“传我军令!全营五更造饭,天明启程!出发金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