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七十章 瑞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眼之间,寒冬腊月已至。
  
      整个北方都下起了大雪,济阴郡各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房屋的砖瓦上压着厚厚的积雪,屋檐处的滴水也结成了冰锥。
  
      太守府的大厅中,早已架好了烘手用的火炉。
  
      陈群从外面走来,在门口处抖了抖身上的一层积雪,对手不断的哈着气,走到那火炉边,与荀彧郭嘉两人呈三足鼎立而坐,伸出手烘烤起来,脸上一副舒坦至极的幸福模样。
  
      也是难为了这个颍川世家的公子哥,本来应该在家中当着少爷享福的,结果却来到这里受这劳什子罪。
  
      “嘿,知道吗,洛阳惊变。丁原手下大将吕布叛变,取了丁原人头,带着所有并州军投靠了董卓,董卓现在已经进了洛阳。而当初建议何进召外镇诸侯入京的袁绍,跟董卓闹了矛盾,结果优柔寡断失了先机,被董卓打发去了渤海,也算是自食其果。”陈群对着二人说了起来。
  
      看着荀彧郭嘉一副果然不出所料的表情,陈群郁闷道:“徐武呢,今天怎么一整天都没见到他的人影。”
  
      “他今天一大早就出门了,不知去了哪里,连典韦也没带。”郭嘉耸了耸肩,表示也不知道。
  
      徐武把双亲从安平乡接到了济阴郡内,特地置办了个两进两出的大宅子,雇上几个丫鬟仆人,让操劳半生的父母也好享享清福。
  
      院子内,徐褚跟那个白色的小虎尊跑来跑去,乔青竹也在一旁逗着,很是喜欢这只白色的小家伙。
  
      徐易在书房里挥笔练字,这是他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母亲卫茹则跟乔鱼薇在一块儿聊着家常,卫茹对这个未来的儿媳极其满意,家世好,知书达理,人也出落得亭亭玉立,连一向苛刻死板的徐易,都连连点头。
  
      济阴郡的乡间。
  
      尽管天空中下着大雪,依旧有老农在田野间收拾拨弄着庄稼,生怕自家的庄稼被这一场大雪冻死。对于百姓而言,谁当皇帝其实并不重要,庄稼的好坏收成,才是他们赖以存活的保证。
  
      “老哥,这么冷的天儿还出来耕种,小心着凉。”
  
      地里正弯腰扶着幼苗的农民听到这话,直起身子,四下望了一眼。在不远处,有着一个相貌清逸的少年郎,还未到及冠之年,里面穿着身裹得严严实实的深蓝色布袄,是那种很暖和的御和布,外面披着灰褐色的狐皮斗篷,腰间系有一个发黄的装酒葫芦。
  
      兴许是封建阶级思想根深蒂固的缘故,老农心中有些忐忑,不敢与那公子对视,躬了躬身子,小心翼翼的说着:“小老儿给公子行礼了。”这些鲜衣怒马的公子哥,对百姓而言,完全就是另外一个世界的存在,跟他们永远都不会有任何交集。
  
      “老哥,天气这么冷,你穿这么单薄可是会着凉的,还是赶快回家去吧。”少年口中吐着可见的雾气,朝地里的老农说了起来。
  
      老农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平易近人的公子哥,往常郡内的公子们出游,哪次不是趾高气扬,而且还随意踩踏着百姓们辛辛苦苦种植的庄稼。
  
      “等我弄完这片地,就回去勒。”老农回答,约莫是觉得这少年公子不像是坏人,才壮起胆子回了一句。
  
      少年走了过去,看着老农一身单薄的粗麻布衣,身子被冻得有些不听使唤,粗茧的大手上张开了裂口,仍是在辛勤的耕耘,这起码是零下十度左右的天气啊。
  
      这天下,最质朴的也就是这些善良无争的老百姓了吧。
  
      少年解下腰间葫芦,递向老农说道:“老哥,喝点酒,暖暖身子。”
  
      那老农明显是个好酒之人,起身想接,却又没有伸手,只是看着那酒葫芦咽着口水。
  
      少年自然知道老农在顾及什么,笑着说,老哥你放心喝,不要钱的。
  
      “当真?”老农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在那公子哥点头后,老农那沾满泥土的大手在身上不知擦拭了多少遍,才恭恭敬敬的接过那酒葫芦。
  
      老农又忐忑的看了少年公子一眼,确定没问题后,才把那酒葫芦打开,一阵甘醇的酒香彻底勾起了老农肚子里的酒虫。老农终于忍不住了,把葫芦放在嘴巴上方半尺处,从空中倒向嘴里。
  
      “好酒!”
  
      老农只喝了一小口,砸吧着嘴巴忍不住大赞了一声,瞬间感觉冰冷的心间燃起了一团火焰,继而很快就温暖了整个身子。
  
      “既然老哥喜欢,那这壶酒就送给老哥你了。”少年很是豪爽的说着。
  
      “这可使不得,使不得。”老农连忙摆手,甚至直接把酒葫芦还向少年。他老实巴交了一辈子,从没起过贪念,更没想过把这壶从未喝过的好酒占为己有。
  
      少年看着老农这副惶恐的模样,没有接过酒葫芦,而是笑着说:“老哥,你就拿着吧,这酒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
  
      老农见少年执意,只好小心的把那宝贝一样的葫芦收了起来,感慨万分:“公子,你真是个大善人,老天爷一定会保佑你的。”
  
      信老天爷,还不如相信自己。
  
      少年没有把心底的话说出来,又问道:“老哥,今年的收成还好吗?”
  
      老农叹了口气,苦涩的摇了摇头,但脸上却坚定无比,只要熬过了这个冬天,收成就一定会好的。
  
      “为什么这么说?”少年有些好奇。
  
      “瑞雪兆丰年啊!”老农语气中带着喜悦,很有经验的说着。
  
      “不过这一切其实还要归功于咱们郡新任的太守。”老农借着胸中的酒意,对少年一股脑儿的全说了起来:“咱们郡守大人据说是个没成年的孩子,小老儿我就琢磨呀,这不是闹着玩儿吗,一个黄毛小儿能懂个什么!后来才发现,这新太守大人简直就是圣人转世,先是免了郡内一年的赋税不说,还给每家每户都发放了过冬的食物和庄稼的种子。不少人户都在家里供起了他的长生牌呢。”
  
      “听说太守大人募兵,我就把我家那两个没出息的儿子都撵了去,这样的好官都不去追随,是会遭天谴雷劈的。”
  
      老农说得正起劲儿,远处一个小丫头边跑边喊:“爷爷,爷爷,回家吃饭啦!”
  
      那小女孩约莫七八岁的模样,头上扎了一对冲天羊角辫,小小的嘴唇冻得发紫,只穿了一双薄底子布鞋就跑了过来。
  
      少年把身后的斗篷解下,蹲下身,将小姑娘瘦弱的身子牢牢裹住。
  
      “公子,您这是干什么,您的衣服……”老农赶忙制止,就算把他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卖掉,也赔不起这件斗篷。
  
      “不碍事的。”
  
      少年笑容温纯,对那小姑娘说着:“小丫头,这件斗篷被你弄脏啰,将来洗干净了可得还给我。”
  
      老农虽然只跟少年相处了一会儿,但也对少年脾性有了一定了解,对自己的孙女说着:“丫头,还不快点跪下叩谢公子。”
  
      那小姑娘只觉得身上从未有过的暖和,刚想跪下,却被少年扶住了。那张在小姑娘心中已然是最好看的脸庞,笑了起来:“快跟着爷爷回家去吧。”
  
      老农已经收拾好了地里的农活,带着孙女跟少年公子道别,自然又是一番唏嘘感激。老农问了少年名字,说是要给少年立块长生牌,与太守大人的供在一起。
  
      少年没说,老农也没好意思再问。
  
      望着渐渐远去的爷孙女二人,少年也站起了身子,刚刚来的脚印已经被大雪彻底掩盖。
  
      少年选了另外一条小路回去,在白茫茫的地上,留下了一串长长的脚印,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这漫天的风雪之中。
  
      第一卷,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