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九章 汗牛充栋只为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东来了,请进,请进,来呀,奉茶!”

    崔绍唐被林东渠迎入通四海内部,经过外面的三间临街铺面后,崔绍唐才知道,原来这通四海的后院,都比他家要大的多,难怪林东渠会说崔文渊父子图通四海,别的不说,光是这套宅子,那就值钱的很啊。

    有苦有咸,或酸或甜的茶水,崔绍唐当真是敬谢不敏,他让林东渠给自己换上凉白开。

    三人分别坐下之后,崔绍唐继续保持神秘稳重闭口不言,只是有一下没一下地吹着杯中白开水。

    “小的这就让人将布样送来,供少东和崔娘子挑选。”

    不在家中,林东渠对崔莺莺的称呼也就发生了改变。对于林东渠的这个提议,崔绍唐颌首,崔莺莺点头。顿时,林东渠仿若是如逢大赦,弯腰躬身出去安排。

    “阿郎,别看这个时候没有人来,等到午时之后,外间两个铺面,常常是挤的塞不进脚。咱们崔家这个布帛行,论规模在城中也是一流的,小半个城的权贵家眷,都在这里选布料呢。”

    或许是不愿意始终沉浸在那种气氛下,崔莺莺主动开口向崔绍唐介绍通四海的情况。

    “嗯”

    坐在崔绍唐的这个位置,却是能够看见外面铺面的。因为惯例还没有到开市的时候,所以此时只有布帛行的伙计们在忙碌的走来走去,整理货物,收拾环境。

    正面大门摆着的一匹匹布帛,颜色各异,光泽不同,更有一些布匹竖着倚靠在三面墙壁上的橱柜之中,这种陈设的方式,倒是让崔绍唐有些眼熟,貌似千年之后,都还能看到。

    让崔绍唐真正感到惊讶的,还是这些布料丰富的色彩。

    唐朝,其实是中国纺织行业飞速发展的一个时代,尤其是在丝绸方面,其精湛的工艺、高超的上色技巧,即便在后世都令人为之惊叹。譬如说崔绍唐用的那笼蚊帐,其实就是真丝织就,价格不菲却不稀罕,倒是后世却见不到这般精湛的丝织品了。

    按下惊讶,崔绍唐一脸淡然,甚至可以说是漠然地看着林东渠忙进忙出,一匹匹布料被送进来,又一匹匹地被送出去。说是让崔绍唐选,可崔绍唐哪里来的这个兴致。

    “就这个吧。”

    到最后还是崔莺莺拍板,这都快到晌午时分。崔绍唐摸了摸肚子,示意崔莺莺,该吃饭了。林东渠倒是很积极的备妥午饭,两个食盘分别送到崔绍唐两人面前,甚至还专门给崔绍唐配上一壶清酒。

    唐时的清酒,跟后世岛国的清酒同名但不同性质,所谓清酒,不过是相对原酿的浊酒而言。在普通家庭,能够有酒喝自然就是不错的生活,但对于崔氏家族,或者说跟林东渠这个大掌柜,怕是就有些不相衬了。

    “林掌柜,往日里我来也是这样吃的?”

    眯了眯眼睛,崔绍唐脸上仍旧保持着那股茫然的神情,好像真就是单纯的问问,并没有半点别的意思。

    “这个”

    林东渠有些语塞,倒是崔莺莺赶忙接上,道:“阿郎,林掌柜经营通四海多年,成绩有目共睹,大家都放心的很,所以往日里,你几乎是不来的”

    “哦?哦”

    没有过多的表示,崔绍唐放佛是认可了崔莺莺这种说法,开始低头,认真吃餐,倒是恪守“食不言”君子之举。

    不过在食盘被端走之后,崔绍唐却一拍衣袂站起身来,“东渠啊,既然我以前没怎么来过,走,去仓库看看!”

    “仓库?”

    林东渠面色微微一变,两眼就转向一旁的崔莺莺。

    “哎,林掌柜你发什么愣,阿郎要去看仓房,你头前带路便是。”崔莺莺一跺翠绿绣花鞋,黑漆漆的瞳仁里,像是快要冲林东渠喷出火来一般。也不能怪林东渠拖沓,他不像崔莺莺,无法意会崔绍唐偶尔冒出来的奇怪言语。

    仓库就是仓房,崔莺莺表面上是在替林东渠翻译,但崔绍唐暗中也是牢牢记住,以免将来在别人面前暴露出来。

    林东渠脚步仓促头前带路,崔莺莺则在崔绍唐身后亦步亦趋,或许两人没那心思也没那意思,但却让崔绍唐感觉颇有些不爽利——这是押解人犯来的?

    心中虽不舒坦,崔绍唐面上却是不动声色,他抬头挺胸昂扬而行,嘴角微翘将“意满志得”四个字表现的淋漓尽致。他这般走道带风的味道,引来不少人的打望,而崔绍唐看似两眼平视前方,其实却很留意那些人的眼神。

    那些眼神,大多都是茫然,陌生的茫然。这种茫然与他们对上林东渠甚至是崔莺莺时表现出来,发自骨子里的畏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心中揣测着这种对比里蕴含的深意,崔绍唐也没有放过观察这通四海。他绝对是第一遭来,又不便于开口询问,只能是默默的看着,听着,感受着。

    通四海的确是个大布帛行,越是深入后院,崔绍唐的这种感觉就越是明显。,一路行来,脚下踩的青石板路都有四人并肩宽,足以容纳常见的牛车同行,而石板上,也能看见车辙的痕迹。

    “少东,仓房到了。”

    崔绍唐思虑间,三人以鱼贯穿过一处院门,脚下的石板路仍旧延伸,但林东渠却在前面停下,转身过来开了口。

    “哦。”

    轻应一声,崔绍唐不动声色的左右扫视,心中却是暗惊。

    “这是仓库?这哪里是仓库,根本就是一处集散地嘛!”

    映入崔绍唐眼帘的,是一栋栋两丈高矮、四丈宽、六丈长的密闭房子。从左至右,这般石头外墙的封闭房屋有八栋之多,而每一栋之间,还修筑一丈多高的石墙。

    这些房子乍一看是密闭的,可仔细观察,却能见屋檐下有尺许见方的窗洞,那窗洞盖着蜂窝般洞眼的木板,让崔绍唐深深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

    “少东,要打开门来进去看看么?”

    林东渠等崔绍唐驻足观看片刻之后,这才开口问道。

    “也好。”

    崔绍唐点了头,他当然是要进去看的,此番来东市这边,不就是为了看看通四海的实力么?

    除开通四海的货物情况之外,崔绍唐今日里还必须要看到通四海这几年的账目,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想到这里,崔绍唐扭头望向身边的崔莺莺,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上次崔绍权来的时候,好像提及过,这婢女身上是有功夫的?

    倒是没有看出来的。

    林东渠命人将一栋仓房的大门推开,随后又转身来领崔绍唐,三人走到大门口,崔绍唐却见里面黑乎乎一片。

    本就没有门窗,即便大门敞开,光线也很难灌的进去,加之此时崔绍唐人在明处望暗处,自然更难看的明白。好在人眼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适应片刻之后,崔绍唐也就能够看到仓库里大致的情形了。

    “这甲字仓房里,存放的都是白绢。”

    还是林东渠带路,三人进了仓库。只见一匹匹白绢码放的整整齐齐,一摞一摞之间,只留下两人并肩的通道,而这样的纵向通道,共有四条,将仓房分成五垛,按照林东渠的介绍,一垛白绢五百匹,这甲字仓房装满就是两千匹白绢。

    “白绢两千匹,真不少啊。”

    在了解唐朝的金融情况后,崔绍唐看这些白绢哪里还会跟衣料联系起来,这些分明就是一堆堆的金山嘛!丝绸制品,尤其是这种不上色,标准大小和重量的白绢,那可是市面上的硬通货,就连朝廷都是承认的。

    一匹白绢差不多相当于后世两千元的购买能力,那这样一个仓库,等于是放着整整四百万,现金!

    难怪这仓库要修建的如此结实,仅有一道坚固的大门却没有留下窗户,仓库跟仓库之间,还专门修筑起防火墙,这分明就是一座座金库,自然要谨慎小心。

    板着脸在仓库里转了一圈,崔绍唐心中大致对通四海的情况有了个底。

    像这样的仓库,一排就是八栋,若是每个仓库都值四百万的话,那这个通四海可就老值钱了,光是存货就有三千多万呢,还不用说每日里的资金流水,每个月的利润结算。

    “东渠啊,这里一共多少伙计啊?”

    从甲字仓房里出来后,崔绍唐也不再去其他仓库,而是招呼林东渠回转去前厅坐下,这才开口询问。

    “回少东,有身契的四十三个,短工还有七八十个”

    “怎地短工如此多?”

    崔绍唐还没有说话,崔莺莺却是皱起眉头,略显不满的开口问道。

    “回崔娘子的话,大房那边去年末就改了命令,让下面的各行多用短工,有身契的主要负责安全,脏活累活苦活,都交给短工去做,小的试了半年,效果的确不错。”

    林东渠回着崔莺莺的话,崔绍唐却是在一旁暗暗好奇:本以为崔莺莺跟林东渠之间相互勾连,可如今看来又不完全是这样,通四海里面的很多事情崔莺莺好像并不是很清楚。

    那么这两人间究竟是和关系?崔莺莺虽说只是个婢女,但其实心高气傲的很,纵然林东渠在通四海掌柜这个肥到流油的位置上捞了不少,怕还是不能入崔莺莺法眼的。

    虽说有些扑朔迷离,但崔绍唐却也不急,他心中早有个一石二鸟之计,紧跟着就要端出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