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十九章 失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冯保出言道,“此为王妃身边的大丫鬟,青云。出身镇国公府,据闻,会武艺,且身手不错。三日前的晚上,她曾奉命在府内柴房看守吴妈。但是次日却失踪,而吴妈也被发现吊死于柴房中。连日来,王府亲卫在北平城内搜寻她,皆无音信。”

    来人静静地听着。

    “王爷有命,令我等暗中查找,务必要在两日内,找到其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属下遵命!”来人毫无犹豫地应下。

    “府中的亲兵及知府衙门的人,也会同时在搜寻。我们的人一旦发现青云的踪迹,想办法告诉他们即可,无须亲自出面。紧记,切不可在他们面前暴露身份!”冯保嘱咐道。

    “是。”

    冯保挥挥手,来人一抱拳,转身由原路离开。

    在平王麾下执掌暗卫队多年,冯保很清楚如今这队人马的能力,区区在北平城找寻青云之事,只是小菜一碟。他意外的是,王爷此次竟会动用暗卫的力量。难不成,真被王妃猜中了,此后院之事,真的与边疆事宜有关?冯保不仅思索起来。

    作为奴仆,冯保很懂得,主人告诉你的事情,你可以知道。主人不说的事,永远不要去打听。

    此前,他曾奉命多次派暗卫入蒙,尝试联系东蒙三王子哈刺。可派出去的人,要不就是无功而返,要不就是音信全无。

    看着朝中日益高涨的宣战情绪,王爷坐立不安。冯保也曾请命,由他亲自带人入大漠,一探究竟。可王爷没答应,却是一纸上书,提议聚大同、北平边防大军,赴边练兵,以震慑东蒙。

    大同练兵,并无用到暗卫之处,王爷自然也没有向冯保透露更多的详情,而冯保也从未打听,即使他的好哥们卫安,就是随伺王爷身旁的内侍总管。可冯保凭借已知的信息,曾猜测,王爷有可能打算利用此次练兵之便,亲自深入大漠也不一定。

    如今看来,自己应该是猜对了。所以王爷接到王妃的密函后,才如此慎重,甚至出动暗卫搜寻青云。

    可是还有一点,冯保想不明白。王爷的密函,只有短短数字。

    “两日内,寻得青云。不得有误!”

    真的只讲了青云这一件事。可若王爷认为事关边疆,那查出这连环事件的背后主谋,不是更重要吗?为什么王爷他……?

    冯保觉得跟了王爷这么多年,头一次跟不上主子的想法。思来想去,又把王爷的密函拿了出来。这仔细一看,才发现,“不得有误”这四个字,竟与前面的有些许不同,又更加苍劲有力,甚至,浓郁的墨汁都透到了纸背上。

    一下子,冯保就明白了。不禁明白了,还有些哭笑不得。

    原来,王爷竟是恼了他。

    也是,王爷不在府中,而他作为暗卫队首领,原本,发现府中任何风吹草动,应该立刻密函通知王爷,并着手命暗卫彻查此事。偏生,他非但没有这么做,还一副为王妃所差遣的模样,为王妃盘问奴仆,为王妃执行后院宵禁,甚至为王妃给王爷送去密函。

    冯保甚至可以想象到,王爷回过神来后,有多气愤自己的所作所为。

    其实最初,当王妃说出青云之事的蹊跷,自己曾经考虑过是否要这么干,可没想到王妃直接就拿出了写好的信。那自己也就顺水推舟地送出去了。至于追查之事,冯保承认,自己确实是保守了,他对王妃的猜测是半信半疑,因此也不敢贸然动用暗卫。

    如今王爷的密函分明就是怪他疏忽职守。

    再想想,信笺上只提青云之事,恐怕恰恰是讽刺自己,难道在王爷身边多年的得力助手,就只是唯唯诺诺的奴婢?如果自己真的只照其字面意思,只寻回了青云,误了大事,恐怕等王爷回来,冯保也无脸再执掌暗卫队了。

    罢了,冯保摇摇头,莫再想了,失策就是失策了,如今得好好想想怎么追回失去的时间……

    距北平以西三百里开外,蔚州城内,释迦寺。

    释迦寺始建于前朝,至今已近两百年,却依旧香火鼎盛,僧徒众多。即便今日不是初一十五上香的时候,寺庙内仍有不少香客,人来人外。

    在大雄宝殿后头,隔了一个林子,却是一方安静的禅院,外头的喧哗与纷繁仿佛都通通被挡在林外,只有袅袅的檀香随风飘入。

    禅房中,一位僧人与一位男子席地对坐,正在煮水品茗。

    男子浅尝了一口,绿色的茶汤入口醇厚,余香缭绕,不禁称赞道,“好茶!”

    放下茶盅,男子左手拈着杯沿,轻轻转动,手腕上的银色与白瓷茶盅相衬,很是清雅,“也只有到无尘大师这里,才能品上这样的好茶。”

    “施主言重了,出家人,没有好与不好一说。万事只讲究个缘。”

    男子笑道,“大师说得好,何尝不就是一个缘字。不知大师觉着,我家主子和洁尘大师,是否有缘?”

    “恕老衲愚昧,此事,恐怕只有佛祖,才可知。”

    “大师,所谓事在人为。请大师在洁尘大师面前,多多进言,我家主子感激不尽。”男子拱手道。

    僧人双手合十,“施主请放心,请转告贵主。出家人不打诳语,老衲答应的事情,一定尽力而为。”

    “多谢大师。鄙人还有事在身,就不打扰大师清修。”

    僧人送男子至禅院门,“大师请留步,不必相送了。”僧人指着身旁的小沙弥说,“既然如此,就让这小徒弟领施主出寺吧。”

    出了寺庙侧门,男子向小沙弥告辞后,等候在一旁的小厮牵着马过来。

    “大人,大同的消息到了。”小厮在男子身旁耳语,“昨日晌午,王府的信使就已快马离开了高山卫。傍晚时分,平王府的一千亲兵也出了城,折返北平。”

    “平王和李玉庭,有何动静?”

    “回大人,据报……未有动静。”

    “使者到了哪里?”

    “据报,再有一日多,即可到达大同了。”

    男人接过缰绳,翻身上马,“看来,他们是不打算回北平了?!好,那我们再来一出,这回,绝对让平王后悔莫及!”

    扬鞭挥下,马儿奔驶而去,只留下身后翻滚的尘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