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完本感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隐妖》于去年二月一日开书,与今日完本,正好历时一年零两个月。证据确凿地说,这本书再次扑街,并且成绩只惨淡,远超我预料,竟不如在起点的第一本书《代号神灵》。然而,一路走来,也算艰辛,所以颇有感想,再次与诸位读者分享,以及做一些关于本书的说明。

    首先得说声抱歉,因为现实生活的原因,迫使我不得不砍去许多情节,缩减了本书很大部分本该详写、扩写的内容。譬如二卷的八荒会阴谋可以在设计更合理更深一些;欧洲生化危机、薛鸿铭逃亡之路、秦浪分裂之后各大势力的明争暗斗等等,都可以再写一些。然而我太迫切,既想要把故事讲完,又不得不抓紧时间结束。

    好在整体的主线构架仍然完全勾勒出来了。

    遥想开书之出,意气风华,在《我写书的那些年》一文中,宣告写小说是我梦想,必以全力应对,到最后惨淡收尾,孤芳自赏。我得承认,我依然不够努力,但我同样还是明确地这这里再一次宣告,写小说……依然是我的梦想。

    失败的原因,我想过许多,也总结过许多,会在下本书做个改进。《隐妖》给我最大的欣慰,是终于与起点签约,在这里也感谢我的责编苏打、远征,一直以来他们对我的打扰都很耐心,丝毫没有因为《隐妖》的扑街而态度冷漠,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让我很感激了,所以说声谢谢(虽然他们也许看不到,笑~)

    隐妖整体,是高开低走的,前期的收藏还不错,后期就停滞不前,最后让我回归了心态淡然。去年四月份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这本书惨败了,然而那时想,我想要把这个故事写完。

    至少,还有人在看。

    至少,我到今天仍然认为虽然有很多缺陷,但它依然是我目前为止构造的最好的一个故事。

    所以用了这一年多的时间在坚持,没有任何回报的坚持。有时想要放弃时,我很诚实地对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最后任性一次,下一次不会再坚持完本了。

    时间走得那么快,现实之中,已经不容许我再做没有回报的坚持。我想,人总要付出一些代价,才能够最后做自己想要的事。

    看到这里,倘若你还未觉得不耐烦,那么便听我下面接下来讲关于《隐妖》本身的一些感想吧。

    一、关于主题。

    《代号神灵》的主题是关于对错,而《隐妖》的主题则相对明显一些,是关于执念。故事里,几乎每一个重要角色都有他的执念。柳桐的痴,高仓真惠的摆脱诅咒的信念,秦浪以及薛鸿铭的恨,唐夏的爱,方君君的情等等,而在现实中,我们何尝又没有执念?

    想要得到,却极难得到甚至……根本不可能得到,却因为自我幻想的一丝希望,而在坚持着。

    有时我在想,执念,是否等于与坚持。人们常说,坚持总会得到收获,但若坚持一件错误的事,得到的只会是悲痛。

    然而问题是,这个世界太繁杂,以致于有许多事情,我们根本无法判断它的对错。

    成功就是对的,失败就是错的。然而你没走到尽头,怎么知道它将会成功还是失败?失败之后,付出那么多的代价,却无法弥补回来。

    我是蠢人,以为这不过是简单问题,后来写啊写啊,发现它太深,写完之后,依然没有答案。

    故事里,追求执念的大多以悲惨收尾,可是对于一个人物来说,同样不到尽头,不知对错,当你觉得执念是正确之时,路途会有无数阻碍,历尽艰辛到达终点,却发现它是错的。

    就是这么残酷。

    人们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结局是什么。

    但是我依然相信,若有执念,若不能解脱,你也只好继续追逐。若你有天开窍,可以坦然放弃,无论曾经付出多大代价,那么也许你将新生。同样,若你冥顽固执,也说不定,走到尽头,春暖花开。

    只在于你敢不敢赌这一场,且这赌局,不单单是你,还连带着你身边最亲密的人。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树倒猢狲散。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的道理。

    二、故事构造与人物。

    之所以成绩如此惨淡但我依然认为它是一个好故事的原因在于,我喜欢这个故事里的太多情节与太多人物。

    第一次,尝试着如此多的线交织在一起,在人物与情节中构造成一个整体的故事。时至今日,我还那么自恋,觉得《隐妖》依然有太多让我满意的地方。

    柳桐已一个执念解开另一个执念的决然

    日本魔刀师世代悲惨却又来自自身恐惧的诅咒

    苏媚以残忍逼至亲杀害至亲最后自身死于至亲之手的因果轮回

    薛鸿铭因唐夏起又因唐夏灭的执念

    秦浪被憎恨蒙蔽的疯狂又在最后以执念帮助人间战胜冥王的戏剧化

    小碓凛阴谋加害名剑师在意识到错误后以身保全八荒会的勇气和坦诚

    阿木与朱古力相同的死法等等等等……

    这一切,都叫我很满意。

    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故事,甚至于一些小人物,我都尽量让其有故事,警察局长谢友峰无奈犯错最后自杀的情节,夏诗涵母亲因恨而肆虐夏家又因爱而消失人间的情节……诸如此类,我自身都觉得不可思议。

    《隐妖》的大纲,整整磨了一个月,我每日反复想着每个人物的线,每条线又该怎么交织?有时想不出来,便带上耳机上街,看着城镇的白天黑夜,耳边只有音乐,或热血燃烧或伤感悲情,没有其他喧嚣,随音乐投入在情绪中想着故事情节,往往一走便是大半个小时,直到困惑与欠缺处迎刃而解。

    即便如此,那个大纲,后半部分与许多细节,依然没有得到解答,只好靠在写的过程中,不断去想。

    这也是故事的后期,隐约有崩盘节奏的缘故,很多地方,我依然不是很满意,我想,只要给我再多一些时间,我应该能做到更好。

    但我没有时间,只能尽力。

    然而我固执地认为,这依然是个好故事,它的确不符合网文市场,但我愿每一个看完《隐妖》的人,能给你们以回味。

    三、关于“虐”

    几乎所有书评区的留言,都是关于《隐妖》太虐的评价。然而对于我来说,写这本书,实则是在杀伤我自己。

    因我在薛鸿铭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为一个执念,不顾一切,不甘心放下,所以一直付出着代价,又不肯完全地付出代价。

    薛鸿铭为了复仇,舍弃了那么多,这点和秦浪一样。但区别在于,秦浪肯为执念舍弃情感、价值观,对于阻拦他的,都狠心诛灭。

    而薛鸿铭却狠不下心,还保留这人性善良与温柔,他肯为确保方君君安全,放弃追踪得之不易的线索,肯为了救唐夏放弃逃离的苏媚,他还不够狠,但也正因为此,他是我的主角,而不是秦浪是我的主角。

    我也在付出代价,并且没有秦浪的魄力,亦不知能坚持多久。

    我现在一无所有,此外,诸如家庭、事业等等因素,使我不得不做出改变。

    我既不能有魄力,只能像薛鸿铭一样,相信上苍要我以不死的虚妄希望继续行走。

    执念要解开,无非两种方法。

    一是心灰意冷,一是彼岸花开。

    那么,我现在心还未冷,花还未开,等待我的,究竟是何种结局呢?

    多年以后,我一定会来看这篇《完本感言》,写上答案。

    此外,认真严肃地说,就连我,也没想到将情节写出来之后,会这么虐。这本书,的确风格太灰暗、悲观,虐了。

    然,我虽然是个逗比,但现在同时是个悲观主义者。

    另,下一本新书,应该不会再写如此悲情且虐的书,太累且又有杀伤。新书当以快意恩仇为主。

    并且我自信地想,就算如此,我的书,应该还是会有那么一点点与千篇一律的情节不一样的地方。

    呵,到底是谁给我的自信?

    我又变成了乐观主义者。

    四、关于结尾

    后记的结尾的确留了一个悬念,但那是另一个故事了,并非本书的故事。

    也是出于此目的,所以写了林宗收薛冬妮为徒的情节,其实是为这另一个故事做了铺垫与伏笔。

    我想,也许那么有一天,我会在回头来写这个故事的第二部。

    五、关于琐碎

    其实就是关于《代号神灵》与《隐妖》的对比。

    从故事构造和人物中,我更满意与《隐妖》,因为它有前后呼应,私以为算得上环环相扣,而神灵则相对松散一些。

    主角之中,我更喜欢慕羽,因为我从薛鸿铭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不喜欢这个纠结、彷徨的薛鸿铭。

    如同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但我期待未来的自己。

    另外说说一点看法,慕羽和薛鸿铭,看来是完全相反的两个人,然而我看来其实是同一个人。

    都太固执,慕羽坚持对错,薛鸿铭坚持执念,最后在故事里撞得头破血流。

    可谁没有撞得头破血流过?

    结果你看,这两位的结局,虽然一个幸福,一个变成了剑,但不是依然得到了想要的生活吗?

    因此,我还将继续前行,也请你们继续前行。

    六、新书计划

    出于某种压力,我会尽快完成新书的架构,所以应该不会像《隐妖》这么纠结。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必然这个故事我觉得有趣我才会写,关于新书的质量也请放心。

    这一段时间积累了一些灵感和素材,但还未转化为实质内容,也会在与编辑商议后,谨慎发书,所以具体新书发布日期还能定下。

    因此若你喜欢我写的东西,请暂时不要将收藏下架,关于新书的相关信息会在《隐妖》中发布。

    《代号神灵》没能签约,《隐妖》签约了,那么我妄自想,是否下一本新书或许可以再进一步。

    呵呵,我还是抱有希望的,所以还在行走,没有放弃,为自己说声加油~!

    最后,再一次感谢一直跟到结尾的读者们,谢谢你们原谅我的任性,让你们看了一部这样虐心又不怎么深刻的故事。感谢你们的一直支持,感谢寒霜、夜冥、冰蓝、皱xx、元首、小黑兔、小奏、节操、情圣、浮夸等等等一直再看我书,且认为我书可以看得下去的读者们(名单太多,就不一一列出了,见谅。)

    同时,也感谢笑笑、紫烟、九灯、子衿、坏水等等一众与我拼字,一同努力奋斗的可爱作者们,谢谢!

    呐,那么……在不久之后,我们新书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