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六章 网开一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书很柔弱,需要您的呵护,求点击收藏打推荐票票哦。

    温晴低头,垂手,站着。鸢儿面如土色,跪着。

    庆柔公主坐在柔软的厚褥中,面无表情。

    锦瑟奉上上好的龙井,垂手站在一旁。

    庆柔拨开盖碗里的茶沫,喝了一口,把盖碗递给锦瑟。

    锦瑟接了,陪笑道:“公主,温晴这丫头冒冒失失,冲撞了圣驾,罪该万死。只是求公主瞧在她有病在身,神志不清的份上,求公主饶过她这一遭。”

    下首,赵离也垂手陪笑道:“公主,温晴不懂事,待奴婢带回去管教。求公主开恩饶她死罪。”

    底下一众宫女也帮声道:“求公主开恩。”

    公主瞥了温晴一眼,淡淡道:“这么多人为你求情,你必有过人之处。说吧,为什么会冲撞了圣驾?”

    温晴道:“奴婢冒失,不知道圣驾在此。原想着饭后出来消消食,随意走动,没想到一时失了神,走到这里……”

    锦瑟上前轻轻给公主捏着肩,道:“公主,温晴一直病着。”

    庆柔冷冷道:“病着就该在屋里养病,没事到处闲逛什么!”

    锦瑟低低应了一声:“是。”再也不敢求情了。

    温晴见这位气质高雅的公主动了气,不知会怎么责罚自己。看过的历史书里,宫女太监没有人权,公主想处死也就一句话的事。事已至此,还有什么话说?或者死后能穿越回去也未可知。

    最坏的结局也不过如此,温晴淡定等待处罚。

    温晴献计帮赵离得了赏赐,赵离虽有心帮她,见锦瑟吃了闭门羹,暗笑后也不敢开口。

    公主一双澄清的丹凤眼在温晴脸上转来转去。满屋子人屏气凝神,空气都快凝固了。

    半天,庆柔才道:“好胆色。多大啦?”

    满屋子人怔住了,这是神马情况?

    庆柔打量温晴的时候,温晴也在打量她,两人眼神多次交锋,温晴毫无惧色,完全没有因为她身份尊贵,而有任何害怕闪烁。

    庆柔公主自小在皇宫中长大,她是嫡出,母后是当今皇太后,自小深得父皇母后宠爱,见惯了一众宫女太监恭顺低下的神态,何曾遇到温晴这样一个异类?

    想起在碧玉轩外温晴死盯着她瞧,庆柔心生疑问,不知她为何对已如此神情。

    皇帝金口说过,不要责罚。她也只想小小惩治温晴一下。现在她倒改了主意,道:“怎么,本宫问你话,你没听到么?”

    谁料到一片紧张之中,公主居然会开始闲谈?温晴也怔住了。听她这么说,才道:“奴婢十三岁了。”

    庆柔睨了赵离一眼,道:“连话都不会好好回了,你带回去好好调教。”

    赵离忙福了一福,道:“奴婢遵命。”

    庆柔又道:“皇上口谕,不要责怪。念你是初犯,又有众人为你求情。今天暂且先饶过了你,下次再犯,定不轻饶。”

    说到最后一句,已是声色俱厉。

    温晴干巴巴地道:“谢公主。”

    那样子,就像前世同学帮了忙,跟同学客气一下似的。赵离瞧在眼里,不禁暗暗摇头,要不是温晴刚为她立过大功,就算公主不责罚,她也得好好教训教训她。

    公主摆了摆手,道:“都下去吧。”

    鸢儿死里逃生,惊喜莫名,磕了个头,从地上爬了起来,上前搀扶温晴。

    这么一通折腾,夜已深了。鸢儿吓了个半死,魂儿在鬼门关里转了一圈,才回来。伺候温晴宽衣睡下时,忍不住埋怨道:“姐姐以后别到处乱跑了,要是公主动怒,你我死无葬身之地。”

    温晴微笑道:“把你吓坏了吧?”

    鸢儿心有余悸道:“吓死妹妹了。妹妹以为,今遭活不成了呢。”

    温晴想起她跪在地上缩成一团的样子,确实是吓得不轻,安慰她道:“我不大会认路,才会走到碧玉轩的。你以后注意点,不该去的地方提醒我。”

    鸢儿道:“姐姐要听人劝才成。”

    说话间,两人收拾睡下。

    ※※※※※※※※※※※※※※※※※※※※※※※※※※※※※※

    安乾下了早朝回文华休息殿,内侍端上早准备好的点心,才吃了两口,言官严华求见。

    大铭开国皇帝杨超设立了御史制度,以监察百官,又设立言官制度,以监察御史。开始还好,一百多年下来,言官早发展成以骂人为职业的疯子,真是人见人厌,鬼见鬼愁。

    杨超实有经天纬地的大才,选任只会读死书,脑筋不开窍的读书人任言官。这些人十年寒窗苦读,以天下为已任,不贪财,不怕得罪人,考取功名只为报国。

    让这些书呆子监察御史,风闻奏事,就算查出所奏有误,也不追究责任,确是物尽其用。长久以来,为了不成为国之蛀虫,言官们天天加班加点写奏章。张三家院子里种了棵桑树,档住了阳光,他要上奏。李四家生了一个孩子,他也要上奏。

    这些还罢了,言官们早拿准了皇帝有当圣君的心理,你骂他,他再生气也不敢咋滴。开国皇帝早说过:“言官无罪。”嘛。万一遇上个愣头青皇帝,一气之下打二十大板,言官不以为耻,还以为荣,那血淋淋的屁股就差立影为照,留给子孙后代观瞻了。要是被杀了头,更是祖宗积德。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青史留名了。

    安乾对言官是烦到极点,也厌恶到极点。可是这些人求见,他还得做做样子,把他们叫进来,问他们有什么话说。

    严华五十多了,一直兢兢业业战斗言官的位置上,如鱼得水,是言官们的领袖人物。

    严华见礼毕,安乾放下手里的点心,做专心听奏状,其实思想早开小差,一心一意在想前晚在姐姐家见到的那女孩子。

    不如,建一座行宫,和她在皇宫外做一对民间夫妻?

    只是这样一来,大臣必定反对,奏章又会像雪片般飞来。大臣还有外室呢,何况朕堂堂一国之君?难道朕就不能和心爱的女子相亲相爱生活在一起么?

    严华说得口沫横飞,偷眼见皇上嘴角含笑,心下窃喜。看来,皇上认可以他的观点,政敌要倒霉了。

    言官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话一点都不假,他们也不全是乱骂一通。有时候出于打击政敌的需要,也会有组织的攻击某人某事。

    像蜜蜂一样在耳边“嗡嗡”响的声音终于停下来了,安乾坐直了,一脸正气道:“爱卿所奏之事,朕会着人核查。先把奏章留下吧。”

    严华满意地作了个揖,道:“谢皇上。臣告退。”

    瘟神走了,安乾复又吃起点心来了。

    严华志得意满意,大袖飘飘,颇有古风。走到谨身殿旁,一个小太监风风火火跑了过去,他忙紧追两步,连追带喊,把小太监叫住,问:“你急匆匆去哪儿?”

    小太监见是严华,见了一礼,道:“皇上和皇后娘娘冷战,太后娘娘宣公主进宫劝导呢。这不,小的急着去请刘总管出宫宣旨。”

    严华一听大惊。帝后不和,这还了得。老家伙返身就往文华殿跑。

    倒霉催的安乾不得不接着听着老家伙滔滔不绝大讲特讲“人伦大礼”。

    看看已到正午,太监恭请皇上用膳,安乾才得以把老家伙请了出去。

    揉揉坐得发麻的小腿,安乾苦笑不已。无论如何,皇后那儿是决不服软的,贵妃那儿也不想去,天天见面便拿孩子说事,非要封皇贵妃不可。

    唉,没一个老婆省心。亏得还都是大户人家出身呢。

    一个人吃过饭,才批了几封奏章,听说姐姐进宫,在太**中,忙丢下奏章赶去坤宁宫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