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088章 首战便失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式赛事开始之前,组委会还给母语非英语的参赛队提供了翻译。

    翻译和其他为赛事服务的工作人员,都是西点军校的学员志愿者来担任的。其中很多人,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就已经参加过桑赫斯特竞赛了。

    了解到这一点后,汪领队欣然接受了组委会的这一安排。

    为中国队提供翻译服务的有两人,一个是大四的华裔女生,名叫刘妍;另一个是大二的美国土著,来自密苏里州的辛克莱。

    虽然知道美军中有不少亚裔服役,但是在西点能看到一名华裔女学员,队员们还是感到有些好奇,当然也对她的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感到比较亲近。

    但这个刘妍却总是不苟言笑,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她在介绍了一些基本情况后,就和中国队员们没什么话说了。

    倒是那个辛克莱热情活泼,特别的自来熟。

    他在军装里面穿了一件印有“北京大学”字样的t恤,还特地展示给队员们看。

    大家还以为他去过北京呢,其实不然,那就是在纽约唐人街淘的一件文化衫而已。

    原来辛克莱小时候就对中国功夫特别感兴趣,长大后又对中国文化很有兴趣,因此在军校刚上二年级的时候他就选修了汉语课程。

    不过他现在只学了基础汉语,有时还要借助手势和英语,才能和队员们沟通。

    辛克莱去年也参加过这个竞赛了,不过成绩就比较一般了。

    据他说,别看刘妍是女生,却是西点军校的高材生。她的各项军事课目的学习成绩都很突出,今年很有可能成为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讲话,也就是说她很可能会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这个信息,让蒲英和梁菲菲,乃至其他男生,都对那个看着有点“高贵冷艳”的刘妍刮目相看了。

    如果她真的这么牛的话,那么摆点谱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不过。刘妍虽然面冷话少,该她负责的事情却一样都没少干。

    当辛克莱忙着和中国队员们聊天的时候,她就已经去把大家的头盔和臂章等标识物领了回来。

    各国队员参赛时都穿着本国的军服,不过头盔就统一使用黑色的蒙布。前方正中还印有各自军校名称的缩写。

    军理工的缩写是“plaust”。

    大家互相看着彼此头盔上的白色大字,还有臂章上的五星红旗,心中不约而同地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母校的名字蒙羞!不能让国旗的色彩黯淡!

    7点30分,组委会的大喇叭开始广播,催促各队进入比赛场地。准备开赛了。

    按照规则,每个队只有正式参赛的9名队员和1名翻译,可以进入场地内。

    所有的领队和教官都不能进去,也不能通过任何通信手段对自己的队员进行场外指导。

    替补队员也必须在场外等待。如果比赛的队员出现意外,不能坚持比赛时,也要经过裁判的许可才能替换下来。

    已经有小道消息传出来,这次的正式比赛项目,有一些是今年新设的,也就是说,在之前组委会传给军理工的资料里没有相关的介绍。学员们在南昌集训时也没有练习过。

    可是现在,领队和教练都不能进去,那么唯一能陪着队员们进入场地的非参赛人员——“翻译”(都是参加过竞赛的西点学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虽然中国队员们的日常英语对话都没什么问题,但是今天的比赛必定会遇到很多军事术语和美军通用的军事俚语,有一个好翻译,自然能帮助学员们更好地理解比赛的细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汪领队将个人能力最强的谢治平、陈远航和蒲英三个人召集到一块儿,简短商议了一下后一致同意,还是女生刘妍看着比较靠谱一些。

    于是。辛克莱陪着汪大校和两名替补队员,一起等在组委会指挥中心的休息席位。刘妍则一身军便装、脖子上挂着工作人员的身份牌,跟着9名军理工学员一起走进了比赛场中。

    第一个比赛科目是“定向越野”,要求每个队在3小时内。尽可能多地找到各自地图上标识的24个任务坐标点,拿到那里的特定号牌。

    在宣布了规则后,组委会给每个参赛队下发了两张地图,并给了他们十分钟的准备时间。

    刘妍在谢治平等人研究地图的时候,告诉他们——定向越野科目可以说是桑赫斯特竞赛最难的一个项目了。地图上指示的区域,是巴克纳营地里一片崎岖不平的山林地带。这里的地形颇为复杂。还容易迷路,每个任务点也相距很远。

    在以往的比赛中,绝大多数队伍在规定的时间内,都没能找全24个坐标!

    陈远航看了一会儿地图后,也说道:“治平,蒲英,没想到我们第一个项目就遇到麻烦了。”

    “是啊,原先我们哪儿会知道这个项目这么难!——3小时找24个点,每小时就要找8个点,平均不到8分钟就要找到一个点……可你瞧这坐标点之间的距离,”谢治平用尺子量了量地图上的比例尺,摇头说道:“根本不可能啊!”

    刘妍闻言,忍不住撇了撇嘴说道:“我在两年前参赛时,全队也只找到了18个坐标!”

    谢治平惊讶地说:“那就是说,你们10分钟就得找到1个点——那也很厉害了!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刘妍马上板起了脸,一本正经地说:“对不起!按照组委会的规定,我们当翻译的只能提供必要的信息,不能给与指导性建议!”

    “啊?哦……”谢治平一时无语了。

    蒲英看着刘妍那典型的中国女孩的五官,心里却略有些不快。

    反正她绝不相信,刘妍在第一次参赛时,会没有从她的学长们那里打听过赛事的细节和过关的窍门。

    早就听说,很多abc是黄皮白心的香蕉人,今天总算见识了一个。算了,求人不如求己,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凭什么做不到?

    蒲英又低头继续看地图。

    忽然,她从兜里掏出支笔,顺着图中央的一条小河画了一道线,然后冲着谢治平说道:“班长。我有个主意!”

    “快说?”谢治平急忙问道。

    陈远航的眼睛盯着蒲英画的那道线,恍然大悟地说:“对啊!分成两组!这么简单的办法,怎么都想不到?”

    参赛前,汪主任经常强调的就是任何情况下大家都要团结,还有就是要冷静。

    谢治平作为班长。光想着不能有人掉队,这个思维定势让他最后才想到这一点。

    显然,兵分两路是提高效率的唯一办法。

    他也立刻指点着地图说道:“不错,分成两组,分别从左右向中间找点,各自负责12个点,这样会少走很多冤枉路。”

    蒲英已经开始在出发点和目标点之间画起最短的路线设计图了,“这样……这样……然后走这里……最后,我们在这儿汇合,返回起点!”

    谢治平点点头。又道:“那我带3个人一组,远航你和蒲英带3个人一组,怎么样?”

    虽然谢治平是班长,但汪主任早在集训结束时,就将他们三人召集在一起讲过话,让他们互相配合,将队伍共同带好。

    汪主任之所以没有让蒲英或是陈远航当指挥,主要是考虑到他们的位置都比较特殊,怕会影响整体指挥。

    谢治平也很清楚,陈远航的能力更强。而蒲英更是有实战经验的人,所以他做决定的时候也很注意和两人沟通。

    陈远航和蒲英也都同意他的分组,大家很快就以小组为单位,围在一起研究地图。

    刘妍一直站在旁边冷眼旁观。

    她对军理工的人第一次参赛就迅速找到了“定向越野”这个项目的窍门。还略有些意外。

    这刘妍虽然出生在美国,但父辈是从台湾移民美国的,家中的亲友很多都还在台湾,而且都是所谓的“深蓝”阵营。所以,她并不是“白心”,依然有着中国心。要说她心里对同为炎黄子孙的军理工学员们。没有一点亲近之意,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她的祖父是从大陆“转进”台湾的国军将领,叔祖父死于国共内战,所以她的家族虽属于“深蓝”阵营,坚决反对台独,但对大陆的老共更是有着血海深仇。

    所以,刘妍会对蒲英等人摆出一副冷脸,也就不难理解了。

    她对这些解放军的准军官,既有好奇、亲近之意,也不乏蔑视厌恶之心,心理实在是很矛盾。

    不过总的来说,刘妍还是希望这些人不要输得太难看了。

    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过得很快,时钟的分针马上就要指到7点40分了。

    刘妍还是好意提醒了一下:“不到一分钟了,你们再检查一下装备吧。”

    这个定向越野,除了地图,最重要的装备就是指南针了。

    谢治平、蒲英等人将从国内带来的指南针都拿了出来,相互比对着检查起磁性和方向。

    “你们怎么不用我们组委会配发的美军制式指南针?”刘妍问道。

    “还是自己的用得习惯。”陈远航答道。

    刘妍抿抿嘴,不再说什么了。

    那边的裁判突然吹响了几声急促的哨声,大家以为比赛马上就要开始,赶紧向着已经拉起一道黄色纸带的起点走过去。

    刘妍听明白了裁判那尖锐而快速的话语之后,伸手阻止了大家,“等一下,有情况!”

    很快,裁判走过来又给谢治平发了两张地图。

    谢治平和陈远航分别打开一看,发现图上坐标点的位置倒是基本没变,只是画着密密麻麻的等高线,看起来很是眼晕。

    “这是怎么回事?”谢治平赶紧咨询刘妍。

    刘妍指着周围的参赛队,示意道:“这是国际定向越野的标准地图,刚才发的地图只是草图。你们最好是再核对一下。”

    谢治平也看到了,虽然裁判已经撤掉了黄纸带、示意队员们可以出发了,但周围那些外国队的队员们全都拿着新地图,在上面指指点点地研究着。

    于是,他发话道:“抓紧时间核对!”

    那边的陈远航和蒲英,不等他下命令就已经开始查对了。

    但是不到一分钟的样子。身边已经有队伍鼓噪着出发了。

    谢治平对了几个坐标点,感觉差异不大,便挥挥手带着自己的小组先出发了。刘妍见队长带的这一组人要少点,便跟着他们一起出发了。

    陈远航见状。也准备收地图走人,却被蒲英拦了一下。

    “等等!让我再看看!”说着,蒲英手中的笔又开始在新地图上画了起来。

    陈远航发现,她这次画的路线和刚才在旧地图上的有些不同,赶紧问道:“怎么路线又变了”

    “刚才的地图太粗略了。就是个平面图。这个新地图有等高线,才是正规的!因为可以看出来地面各点的海拔高度、坡度的大小以及地形地貌,所以刚才我在有些点之间选择走直线,其实反而不如绕路走更快!”

    蒲英口中解释,手里却还在不停地勾勾画画。

    由于军校共同科目的军事地形学,没有蒲英在特种部队学习的那么实用和精深,特别是陈远航他们很少接触到这种等高线地图,所以他们对这个地图还很不习惯。

    陈远航虽然知道识图的重要性,但还是忍不住催道:“能不能快点?很多队伍都开始出发了。”

    蒲英抬起左手摆了摆手,示意他别说话,自己则继续看图和标图。

    陈远航只好闭了嘴。

    站在两边帮蒲英举着地图的两名队友。不禁相互对看了一眼。他们也有些着急,而且以他们在军理工受训的经验,看图不必这么麻烦的,直接边找边看就行。

    可是陈远航都不说什么了,他们也只得等待。

    大概又过了三四分钟,几乎所有的队伍都出发了之后,蒲英才直起腰,将地图对折了一下,“好了,可以出发了!”

    在她的带领下。十分钟后就找到了第一个坐标点,并拿取了这里专属于中国队的号牌。

    陈远航不禁大为振奋地说:“首战告捷!快!接着找下一点!”

    可惜,他高兴得太早了。

    随着大家越是深入丛林里,发现坐标点的间隔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了。

    首先是丛林里没有路,大家要穿越有荆棘的灌木丛,走过坎坷不平的山坡,在路上消耗的时间常常超过了预计。

    其次,蒲英发现无论怎么修正,这个行进时的方位角总是会出现偏差。

    她和陈远航研究了好半天。在排除了技术问题后,终于确定是指南针失灵了。

    大概因为丛林里还有其它队伍,他们拿的都是美军指南针,大量的指南针对中国队员手中的指南针产生了干扰现象。

    这个指示方向的误差,让蒲英小组在每找一个坐标点时,都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在扩大搜索范围上。

    于是,蒲英和陈远航等人只能尽量不用指南针,或是尽量避开其他的队伍以减少干扰。

    这样在第一个小时结束的时候,蒲英小组只找到了3个坐标点。

    他们都非常着急,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与此同时,谢治平那边竟然还1个坐标点都没找到。

    原来,谢治平等人在丛林里迷路了。

    谢治平此刻的心情非常糟糕,因为他这个“导航”今天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都怪这个林子,还有这地图不好!

    经过那条小河时,他忽然想到——不知蒲英和陈远航那边的情况怎么样?该不会也很焦头烂额吧?

    谢治平马上意识到,自己必须冷静下来,必须走出困境,不然中国队的情况还会更糟。

    他用河里的冷水洗了把脸,再和同伴们原地蹲下来,开始做出发前就应该做好的工作——重新研究地图。

    刘妍这时也终于忍不住提醒他们——指南针可能有问题。

    经过集体讨论和商量后,谢治平重新确定了方位,再次出发。

    这一次,他很快就找到了第一个点,之后也陆续找到了别的点。

    但是,最后的结果,谢治平一组只找到了4个点,蒲英组也只找到了11个点。

    中国队在24个坐标点中,一共只找到15个点!

    这个成绩在56支队伍中名列第34位,落到了中下游的水平。

    守在休息区的汪领队等人,在看到中国队员们跑回起点的时候,心里就开始往下沉了。

    因为不必等裁判宣布结果,学员们那个个都像霜打的茄子一样的表现,就已经告诉了大家——他们比得不好。

    特别是班长谢治平——他的眉头紧皱,额头上的抬头纹也很明显,看上去仿佛一下子老了几岁。(未完待续。)

    ps: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