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十六 最好的大臣(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个时候,闰鸢公主的老师,太傅闰旭曾经站在城头,对闰鸢公主说道:“殿下啊,您看到了吗?这就是我瓜国的国格和民气啊,我们三百年来,能够以仅仅一城之地立足于虎狼之间,所凭借的,就是这种东西啊。”

    闰鸢公主听完之后觉得很疑惑,她问道:“仅仅有精神,就可以让人一骑当千,依靠我国极其有限的兵力抵挡住秦楚两国的百万雄师吗?”

    太傅听完之后猛然一愣,回答道:“殿下,您似乎理解错了。瓜国的国格和民气在于无论如何都要凑足条约上写明的贡物数量。若非如此,两国的问罪之师,早已将我国踏平了吧。”

    闰鸢公主花了大概两息的时间思考,然后“揉”地一声就把太傅从城墙上扔了下去。结果过了一会,太傅扒着城墙又露出了脑袋,一只手高高地举起笏板,说:“殿下,您从小不拘礼法,一国之中,大家都会理解。然而待会秦国使来,殿下万万不可失礼啊···”

    说着,太傅他单手抓住城垛,身子一荡躲过了公主推下来的滚木,又继续说道:“殿下啊,我知道您这个时候一定想要把那秦国使者五花大绑,剥去人籍打落成猹,最后还要插上一万柄钢叉。唯有这样之后,您的怨气才能平息。但是啊,公主殿下···”

    太傅猛然地一个翻身,四肢伸平紧紧贴住城墙,看到礌石飞远之后才放松下来,重新冒出脑袋说道:“殿下心智坚定,若是认定一事,凭借臣的拙舌想必是无法使您动心的,但是啊,臣还是想说:公主殿下啊,行为举止符合礼仪,并不只是为了形式,更多的是要求你的内心切合礼的精神啊。请殿下想一想,什么才是礼的精神,什么才是我们瓜国的国格和民气。”

    太傅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终于打动了闰鸢公主,她放下了那锅即将出手的热油,决定认真的思考太傅的说法。这个时候,她看到了一只瓜。也就是这个特殊的时候,也就是这个特殊的契机。闰鸢公主的精神完美的切合了先王的境界,现在她的眼里只有了这只瓜。这只瓜被秦国的使者装上车,公主便痴愣愣的跟着瓜上了车。这只瓜被装着竹筐里捆好,公主便自己钻进竹筐里蜷成一团。

    那个时候,瓜靖卫王中暑不能理事,主持接待使者的是大将军闰望和相国闰衡。老相国在朝堂上举办宴会,招待使臣。而大将军则带了全国少有的几个能动的男丁为使臣装车。炎炎烈日之下,他们十几个人围在瓜田旁,心绪复杂的搬着西瓜。每搬起一只西瓜,将军便能想到当初是谁以命相拼,保住它不至于枯死。

    这一只是东家二胖种的,那是一个成天笑哈哈的胖子,平时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西家的二丫。结果到最后还是在西家二丫的田里倒下了啊。那一只就是西家二丫中的瓜,上面的这个豁口是二胖磕的。当时二丫不行了倒在地上,是二胖接过了她的水桶···结果没走两步也倒下了啊。这个豁口就是这么来的啊。

    每每想到这样的往事,大将军都不得不背过身以手掩面,但即使这样,幽幽的啜涕之声还是不能掩盖。那十几个丁壮也是勉强支撑,往往一只瓜搬起又放下,放下又搬起,反复数次而不能装车。最后连秦国的人都不能坐视,只得暂时离开,临走时说:“这件事是我们秦国失了仁义,若是他日两军交战,不论其他人如何,至少我们不会拿起兵戈。”

    于是瓜田之上哀歌九转,直到日落方息。

    “大哉二胖,种瓜为业,伟哉二丫,种瓜而死。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大哉二胖,位卑忧国,伟哉二丫,以死济邦。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这个时候,闰鸢公主从瓜田的另一边摇摇晃晃的走了过来,她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某一只西瓜,空洞洞地没有人气。于是大将军们有唱到:

    “大哉公主,种瓜为业,伟哉闰鸢,种瓜而死。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大哉公主,位卑忧国,伟哉闰鸢,以死济邦。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然后大将军猛然发现有什么东西不对,赶紧喊停,带着一众丁壮一齐跪下。然而公主殿下完全不予理会只是依旧盯着某一只西瓜。这样的举动,让大将军更为不安。他既怕公主突然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又怕秦国的人知道了只是公主,强撸过去作为质子。只得说:

    “这些瓜是公主殿下看着长大的,现在要送往秦国多少有些不舍,我们不要打扰,由她

    去吧便好。”

    于是瓜国的人只是觉得公主受了刺激,谁也不敢打扰,又因为这事太失颜面,也没有人愿意告诉秦国的使者说:“这是我们的公主。”如此这般,每个人都做出理所当然的样子。于是秦国的人便只当这是某种特殊的风俗,虽然不懂但也耻于开口询问,也就理所当然的带走了公主。结果在瓜国人民的夹道欢送中,闰鸢公主堂而皇之的随着秦国的马车离开了瓜国。只有在路过城门的时候,居住在那里的老石匠认出了公主,并且在不经意间把一把玉叉挂到了公主的腰间。

    三天之后,公主从冥思中醒来,她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她认识到了礼的精神确实其存在的价值,但也并非四海之内行之皆准的至理。它希望着能够以一套近似于道德的标准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并最终实现每个人自身的幸福。这是通向终点的一条道路,但并非唯一的道路。如果为了它折损真性,不仅得不偿失,而且本身也违背了这种精神的本意。

    所以,闰鸢公主决定离开国家,周游天下···然后,她就发现自己被装在一只竹筐了稀里糊涂的带到了秦国。索性她的腰间还有一把玉叉,凭借它公主挣脱了束缚。并且以此为信物得到了石匠在秦国友人的资助,从而开始了她的周游列国之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