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百一十九章 雨夜堵决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雨夜堵决口

    乔叶和十几个人蹚着水逐门逐户敲门、喊话,把群众从进水的家中转移出来。    .      .  他们两个人一组,分头寻找,这样速度快一些。偶尔遇到不愿离去的,他们先做工作劝说,实在不行就强行架离,因为情况实在紧急,水一直在涨,等不起!被群众误会没事,就是挨个巴掌也忍得起,因为谁都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园,何况这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转移出来的人越来越多,必须要解决他们的过夜问题,临时居住问题,看样子一两天他们是回不去的。

    民政局的同志已经在尽量联系市内各大中小宾馆,宾馆的老板们也很配合,有车的主动派车来河边接人,没车的租车来接人,住宿的费用能免就免,能有多便宜就有多便宜。没有下班的以及下班后又从家里出来的的哥的姐,很多得知消息的市民主动开着私家车过来一趟趟的接送灾民……

    民兵预备队带着装备果然在五分钟内赶了过来,小伙子们一身的迷彩衣早就湿透,从头到脚淌着雨水,但一个个精神饱满,喊着号子,斗志昂扬,似出水的蛟龙。

    阚伟勇简短地做了战前动员,然后把它们分成两队。一队驾着冲锋舟去淹没的民房搜救群众,一队用沙袋、木桩堵塞决口。任务分派完毕,民兵们立刻分成两队,七八个人为一队,转身跑步去车上抬下冲锋舟,推入水中发动引擎,冲锋舟嚎叫着立刻就冲进洪水中,去搜寻被水淹没的那排民房。

    另一队人马有七八十人,负责堵塞决口。早就有民兵在车上架起了探照灯,白亮的灯柱刺破漆黑的夜色和沉沉的雨幕,齐刷刷地射向决口之处。

    民兵们的年龄都不大,稚嫩的脸庞带着年轻人特有的倔强和不服输,他们一个个生龙活虎又动作整齐、自觉地分成几列,迅速地扛起沙袋,小跑着蹚水向决口处进发。

    水太深了,刚走了十几步远就没过腰了,再往前走几走,就到胸膛了,小心翼翼地再往前走,没到肩膀了,到脖子了……小伙子们脸无惧色,依旧往前走。一米,两米,三米……离大堤原来的地方还有十几米远,浑黄的河水打着旋席卷着涌过来……

    “危险,危险!撤回来!快撤回来!”阚伟勇大声呼喊。

    “快,快让你的人回来!”乌大华也大声呼喊。

    没等他的话音落地,一个浪头打来,走在最前面的小伙子突然头一歪就没入了水中,一个巨大的漩涡转眼就把他吞没了。

    “救他,救他!”阚伟勇呼喊着奔入水中,一个猛子扎入水中,向前游去。

    “快拉绳子!快拉绳子!”陶文亮大声呼喊。

    紧跟在后面的民兵扔掉沙袋,双手紧紧地拉住绳子,后面的民兵也纷纷拉起了绳子,大家一起使劲,慢慢地往后倒退,没入水中的同志又从水中露出了头,不过在漩涡的作用下身子仍是斜的,一缕头发时隐时现。

    而此时此刻阚伟勇也及时赶到,他一只手攀住绳子,另一只手一把薅住他的领子,使劲往回拉。阚部长真是太勇猛了!快五十岁的人了,仍旧像一个小伙子一般生龙活虎!

    落水的民兵终于脱险了,还好他只是喝了几口水,但意识还是很清醒的,没有什么大碍。

    这群小伙子们不傻,他们做过专门的训练,下水前都穿上了救生衣,腰间还系了安全绳。在近百米的决口面前,他们排成几列,前人与后人之间间隔两米左右,有的肩上扛着沙袋,扛着木桩,一点一点往前移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对抗着无情泛滥的洪水。

    “不行,这么做太危险了!撤下来,命令他们撤下来!”乌大华冲着阚伟勇喊道。

    “书记,让我们再试试吧,洪水再不堵住会酿大祸的!”阚伟勇抹把湿漉漉的脸恳求道。

    “好,你们再试一次!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不行就撤回来。”乌大华说道。

    民兵们又一次排好了阵型,一点一点地向前推进,还是在离垮掉的大堤十几米远的距离,水深没顶,漩涡不断,民兵们又被阻挡住了。

    最前面的民兵依旧被漩涡冲倒,还好这次有了经验,后面的民兵一把揪住绳子,他才没有陷进去。

    “不行!不能蛮干!决不能拿战士们的生命当儿戏!”乌大华在心中呼喊。

    “阚部长,我命令你把民兵撤回来!撤回来!”乌大华冲着身先士卒的阚伟勇喊道。

    “书记,再让我们试一回吧!这次我保证可以成功!”阚伟勇喊道。

    “不行!坚决撤回来!洪水无情人有情,我们绝不能蛮干!”乌大华喊道。

    “是!”阚伟勇不情愿地答应着,然后冲着民兵们喊:“听我的命令,往回撤,撤。”

    民兵们不情愿地暂时撤了回来,等待着进一步的指示。

    乌大华、陶文亮、吉民山等人围在一起紧张地讨论者下一步的方案,水利专家们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应该比较可行。就是暂时放弃在河堤原决口的地方堵塞决口,而是在水势较缓、民兵跌倒的地方后退五六米的距离构筑新的弧形堤坝,连接两边毁掉的堤坝,这样容易一些……还有就是尽量调集大型机械,用打桩机打下密集的木桩,用铲车不停地倾倒砂石,单纯靠人背肩扛沙袋效率低、耗时多,又太危险。把大多数人撤回来,去搜救群众,去加固尚未决堤的堤岸,确保不再出现新的决口,新的危险……

    “吉副主任你马上负责联系工程车辆,越快越好,让他们载着砂石过来。”陶文亮说道。

    “是,可是——”吉民山欲言又止。

    “有什么困难,就直说,现在来不得半点犹豫和出半点差错。”乌大华看吉民山欲言又止的样子于是问道。

    “是这样,乌书记、陶市长,这些大型工程车辆大都在城外施工,天黑路又不好走,怕是一时半会儿赶不过来,我怕耽误事儿。”吉民山说道。

    “嗯,你说的是实际情况。那有没有离这儿近点的合适的车辆呢?”乌大华问道。

    “有是有,只是不知道合适不合适?”吉民山说道。

    “哪里?这时候就别卖关子了?”乌大华有些不悦。

    “驻益部队有些工程车辆,我看应该合适。”吉民山说道。

    “对呀,我怎么忘了这茬,部队有车,离得又近。”乌大华一拍脑门说道。

    “听说他们正在搞演习,车辆在不在营区还不知道,就是在能不能赶过来也不好说。”吉民山说道。

    “我知道,他们的车辆出营区是要上级审批的,特别是战斗演习中的车辆更是如此。但我想他们是会答应的,因为他们是人民子弟兵,是为人民服务的。”乌大华说道。

    “老乌,我也听说了,他们这次在搞的演习是实战演习,请示肯定是来不及了,如果擅自移动的话,他们可能面临被对手发现并吃掉的风险,那样他们就输了。”陶文亮说道。

    “嗯,老陶你分析的是有道理,我们也不愿如此,但现在是真的需要他们,这决口一刻堵不上,群众的生命财产就无法得到保障,而且还会危及全城,孰轻孰重我想他们掂量的出来。”乌大华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