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百五十七章 波士顿年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也不是故意的,这不是尼娜不让说么!”
  
  埃文一脸无辜,“好啦,消消气啦,你现在不是知道了么,所以接人的活就交给щЩш.”
  
  维吉妮亚很生气,但也无可奈何,很显然,在尼娜看来,埃文比她要更靠谱。
  
  明明自己是姐姐的说。
  
  “不行,接人可以,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埃文说:“什么事,你说?”
  
  维吉妮亚眼珠一转,临时想了个要求出来:“我和他的事,你不准提前说出来。”
  
  埃文想了想,答应道:”可以,不过,你自己暴露的不算。”
  
  交待好私事以及公司与实验室的公事后,埃文这才动身前往波士顿。
  
  波士顿是马萨诸塞州的首府,美国东海岸的一大人口中心。波士顿剑桥昆西构成的都市圈是美国的十大都市圈之一。
  
  波士顿被称为“科学技术的方向盘”,这是因为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在内的诸多美国知名大学位于波士顿的外围。
  
  也正因为这里有许多大学,所以美国物理学会的年会经常放在波士顿举行。
  
  三月五日,埃文一行人抵达波士顿,入住会议组织方提供的酒店。
  
  加州理工来的不只有埃文他们,另有几位研究别的方向的教授也来了,比如说研究核物理的大卫·安德森教授。
  
  年会的会场是一处专业的会议中心,位于波士顿的市区,所以即便哈佛大学、麻省理工这些学校离得近,但在会议期间他们的人也是住在酒店。
  
  三月六日,为期四天的年会正式开始。
  
  虽然说是年会,但不同于公司的年会,以吃喝玩乐放松为主,物理学会的年会自然是以学术会议为重点。因此,年会一开始,各种不同主题的学术会议和报告便开始了。提前提交的论文的研究者将按照主题和安排好的顺序依次上台发言。
  
  埃文也是被邀请作报告的研究者之一,被安排在第三天。
  
  会议从上午八点就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半,中间还有学界大牛的专题演讲。
  
  埃文虽然是第一次参加年会,但却没有表现出相应的兴奋或者热情,因为对他来说,类似的会议已经参加过不知多少次了。
  
  他对这种会议的兴致不算高,反而是对都有哪些人出席会议更感兴趣。
  
  “爱因斯坦博士来了吗?”
  
  “没有!”
  
  “那真是太遗憾了。”
  
  “康普顿博士呢?”
  
  “也没有!”
  
  “唉……”
  
  “珀西·布里奇曼博士呢?”
  
  早餐时,被问的不耐烦的莱顿不再回答了,看着埃文说:“你怎么光顾着问他们了?”
  
  埃文理所当然的回道:“他们拿诺贝尔奖了啊。”
  
  莱顿说:“你也知道啊,拿诺贝尔奖的没几个还年轻的,除非离的近,谁会大老远的出来开个会啊。”
  
  埃文点点头:“说的也是。”
  
  埃文能理解,但还是很失望。
  
  人不在,就没法拍合照了。
  
  “追星”不成的埃文,只能收敛心思,挑了个还算感兴趣的会议去蹭了半天。
  
  晚上七点,有年会的重头戏之一,颁奖晚宴,埃文本来不打算参加的,因为他又没获奖。不过,转念一想,去多认识一些人也好,最终埃文还是出现在了会场。
  
  会场是典型的西式自助晚宴,埃文先吃个了饱然后才开始施行自己的增加熟人名单的计划。
  
  当然,因为认识的人少,埃文需要一个介绍人,于是他厚着脸皮找上了大卫·安德森教授。
  
  没办法,自己实验室的华森教授没来,莱顿自己也不行,他只能找别人。
  
  虽然当初安德森教授想收埃文当学生,却被他拒绝了,但埃文和他的关系并不是太差,这点忙安德森还是愿意帮的。
  
  “这位是哈佛大学的爱德华·珀塞尔教授……”
  
  “你好!”大卫·安德森教授好歹是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认识的人多,而且一上来就给了埃文一个惊喜。
  
  “他叫埃文·沃伦,研究领域是固体物理……”
  
  “久仰大名。”
  
  “他研究的是核磁共振,如果你兴趣,你可以明天去听他的报告。”
  
  “有兴趣有兴趣……”
  
  在这里,埃文一改以前拙于交际的表象,和每个人都能聊到一起,没多久他就拿到了一堆人的名片。当然,相应的他也把自己的名片送出去了一叠。
  
  埃文这一晚也不是一帆风顺,中间和一个人闹了点小小的愉快。
  
  对方来自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
  
  他叫肖克利,如传闻中的一样,脾气暴躁。
  
  因为研究领域重叠的原因,双方虽然以前没照过面,但彼此都算熟悉。
  
  肖克利对埃文年纪轻轻就不只一次抢先发表关于晶体管的研究成果很不服气,因此在会场上双方意外碰面后,忍不住质疑了一下埃文。埃文理所当然的怼了回去。
  
  虽然他自己知道自己确实抢了别人的成果,但在这种场合下,他决然不会退让半步。
  
  要是退了,他就不用在学界待下去了。
  
  不过,双方的冲突都仅限于口头上,肖克利毕竟比埃文大不少,脾气再不好也不会在这种场合下暴发。
  
  那只会丢他自己的面子。
  
  第二天,会议继续,埃文按照约定,去听了许多昨天晚宴上才认识的朋友的学术报告,并提了许多有深度的问题,引得会场上下讨论声此起彼伏。
  
  其中就有研究核磁共振的爱德华·珀塞尔教授的报告。
  
  “核磁共振也许可以应用于医学,真是天才一般的想法。”
  
  第三天,埃文走上了讲台,报告的内容是基于去年发表的那篇关于pn结原理的论文扩展而来的,只是内容和实验数据都更为详实,另外还加了一些对于晶体管未来应用的展望。这不是埃文偷懒,而是在和华森教授等人讨论过后,都认为这篇文章是最适合的。
  
  对于埃文的报告,现场听众的反响还不错,尤其是最后关于展望未来的那部分,吸引了不少人提(质)问(疑)。不过,埃文没有被难住,一一作了漂亮的解答。
  
  同为晶体管的研究者,肖克利是在埃文做完报告之后才上台的。有埃文的报告珠玉在前,肖克利的成果变得逊色不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