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百七十章:乐极生悲的郑永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华阁内发生的事情自然算不得什么秘密之事。
  
      只是因为之前无论东厂还是锦衣卫,都不曾刻意关注,这才没有回禀。
  
      在得了韩笑、小福子人的飞鸽传书之后,锦衣卫和东厂不费吹灰之力,便将东华阁内发生的事情给调查了个一清二楚。
  
      不敢犹豫,锦衣卫、东厂两方急忙向江宁飞鸽传书。
  
      待张凌阳知道具体情况之时,已经是十余天之后的事情了。
  
      自然,对于郑永基等人的任意妄为,张凌阳是极为不满。
  
      这哪里只是欺君之罪?
  
      这简直就是肆意凌踏天子的权威。
  
      无论郑永基是出于什么目的!
  
      于是,一道圣旨便从江南传到了京城:内阁首辅郑永基目无君上,责锦衣卫暂时收押入诏狱。
  
      至于其他参与进来的大臣,无不受到严厉的申斥。
  
      至于如何处置?
  
      还要等张凌阳回京之后再做决定。
  
      有了这一档的糟心事,张凌阳自然也再无什么心情游山玩水。
  
      在江宁府又呆了数天,张凌阳便乘龙舟北上,匆匆赶回京城。
  
      这次巡游江南,最高兴的,莫过于李嫔了。
  
      不仅被诊断出已经怀孕,且还见到了多年未见的父母,自然是高兴异常。
  
      至于其他嫔妃,原本还希望在南巡之际能够多接触张凌阳,好发生一些好事,进而让自己怀孕。
  
      可结果,却不不如人意。
  
      除却在路上有几位嫔妃被张凌阳宠幸最外,其他嫔妃自始至终都没有和张凌阳单独接触的机会,又怎会与张凌阳发生好事?
  
      再说,张凌阳在扬州停留的那些日子,只顾着在瘦西湖的画舫上潇洒,即便放得再开的嫔妃,也拉不下脸与那些瘦马一同服侍张凌阳。
  
      所以,扬州的那段时间,所有嫔妃都没有接触张凌阳的机会。
  
      至于离开扬州之后?
  
      结果也是很明显,张凌阳的身体需要调养一个多月,自然不能再临幸嫔妃。
  
      所以,这些嫔妃悲催的发现,此番同张凌阳一同南巡,竟然一点‘好处’都没有沾到。
  
      至于江南秀美的风景?
  
      与怀上龙嗣相比,再秀美的风景又算得了什么?
  
      当然,这些跟随张凌阳一同南巡的嫔妃当中,心情最糟糕的,莫过于郑贵妃了。
  
      在郑永基被张凌阳下旨打入诏狱之后,虽然张凌阳不成降了郑贵妃的妃位,可郑贵妃的心情也实在难高兴得起来。
  
      亲生父亲落难,如果郑贵妃此刻能高兴得起来,那才是怪事!
  
      有高贵妃的下场在眼前,郑贵妃自然不敢效仿高贵妃前去张凌阳面前求情。
  
      要知道,以前高贵妃可比郑贵妃要得宠很多,且还有皇子傍身,现在还不是被囚禁于寝宫之中?
  
      更何况她郑贵妃并无高贵妃得宠,膝下又没有皇子傍身?
  
      所以,郑贵妃才不敢前去求情。
  
      在回京的路上,郑贵妃每日以泪洗面。
  
      即便再是花一样的年纪,哭的多了,也没有人喜欢。
  
      更何况,在回京的这段日子里,因为郑永基之故,郑贵妃每日茶饭不思,逐渐消瘦下来。
  
      现在,竟然连最自侍的美貌,也已经不复先前。
  
      想要重新得到张凌阳的宠幸,只怕难上加难……
  
      ……
  
      张凌阳前脚刚刚离开江宁,后脚,法兰西使臣皮埃尔就乘船来到了江宁码头。
  
      原本,在=刚刚到达广州之时,皮埃尔就听说了大周皇帝巡幸江南的消息,就决定马不停蹄的赶往江宁这座江南最重要的城池觐见。
  
      如今到了江宁,却扑了个空,不敢有分毫耽搁,皮埃尔便又乘船沿运河北上,追赶张凌阳的銮驾去了……
  
      京城这边,锦衣卫得到命令之后,立刻便有韩笑的千户带着一众锦衣卫校尉将郑永基的府邸团团围住。
  
      正用经济一听自家的府邸被锦衣卫包围,也是大吃一惊。
  
      可随即想到,自己可是内阁首辅,无缘无故的,锦衣卫不敢包围自己的府邸,便没有好气的出门询问。
  
      一问不当紧,原来是自己所做的事情东窗事发,锦衣卫这才前来缉拿。
  
      心里,郑永基可是将李广泰恨的要死。
  
      在郑永基看来,如今自己之所以被锦衣卫缉拿,肯定是被李广泰告的秘,又如何不怨恨李广泰?
  
      所以,在拘捕的过程中,郑永基忍不住破口大骂,全都指向了李广泰一人。
  
      李广泰这会可是则是被冤枉了一通。
  
      现如今,京城内外谁不知道,内阁首辅郑永基被打入诏狱,全都是李广泰向远在江南的天子发了秘折?
  
      至于锦衣卫和东厂,则是谁都没有考虑到。
  
      其实也不是没有人考虑到是锦衣卫和东厂两方面向张凌阳泄露了情况。
  
      可一是他们人微言轻,说出来的话根本就没有人相信。
  
      儿,自然是因为现在人们的焦点,全都集中在郑永基和李广泰二人之间的矛盾上。
  
      前些日子,郑永基和李广泰可是在东华阁大吵了一架。
  
      现在如果说郑永基下诏狱之事与李广泰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只怕根本就没有人相信。
  
      就如同泰安二年的恩科一样,状元周畅、榜眼朱阳都说自己是站在士绅方面答的题,可在他们被选为状元、榜眼的时候,就注定了旁人会觉得周畅、朱阳二人是站在天子一方面的。
  
      如今的局势,与当年恩科之时是何等的相似?
  
      反正如今,黄泥巴掉裤裆里,不是屎也是了!
  
      如今的李广泰是左右不是人。
  
      一边,赞同郑永基观点的大臣本来就对李广泰有些反感,甚至有些厌恶。
  
      而另外一边,督察院的那些御史似乎也认定了他们的顶头上司是个告密的小人这个事实。
  
      李广泰现在是百口莫辩。
  
      在争辩过几次见没有人相信之后,李广泰索性便不再与旁人争辩。
  
      可这却让旁人心中更加的确认,如今的李广泰自知理亏,这才没有‘理直气壮’。
  
      对于这种情况,李广泰知道之后气的险些吐血。
  
      可李广泰也没有旁的办法,只能听之任之,希望这次的风波能够尽快平息。
  
      可有时候,事情的发展方向往往事与愿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