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六百一十三章运河文化长廊完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具体贵国是如何和我们公司谈的,我不清楚!
  
      所以,我没办法回到你这个问题!”行政部工作人员嘴上回答着,心里暗暗说道:“想的美啊!
  
      在你们国家建这样的产业园,那还不得赔死?”
  
      其实之前余庆阳已经明确说过,建木材初加工厂。
  
      两个人提出来,其实就是希望能够混淆视听,一旦工作人员说是这个样的,那么到时候他们就可以以此为借口,要求华禹在莫桑比克投资家居产业园。
  
      就算是打个折扣,也比初加工工厂要好的多。
  
      毕竟,原材料初加工和精加工带来的附加值不一样,出口税也不一样。
  
      见行政部工作人员不上当,马蒂奥麦斯纳蒂纳罗也只能带着失望和羡慕嫉妒,继续参观家居产业园。
  
      马蒂奥麦斯纳蒂纳罗能担任总统府商务秘书,自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
  
      他看得出来,家居产业园里用的木材大多数都是产自非洲的木材。
  
      还有不少是来自美洲的红橡木和黑胡桃木。
  
      想想自己国家丰富的木材资源,却只能当成最低级的原材料对外出口。
  
      心里有一种强烈的不甘和愤恨。
  
      这一切的结果都是落后造成的。
  
      可惜,再怎么不甘,愤恨,他也只是一个商务秘书,无力改变这一切。
  
      一个粮食主要依赖进口,温饱都没有解决的国家,现在想着摆脱靠出口资源换取外汇的局面,还有些太早。
  
      参观还在继续,家居产业园,自然不是光生产家具的,还有木地板,木门,木墙砖,木质亭台楼阁,还有木质工艺品等等许多品类。
  
      莫桑比克代表在家居产业园参观的非常认真,问的问题也是非常多,非常细。
  
      就连产品销往哪里这样比较**的问题也都问了出来。
  
      可见两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哪怕华禹不肯投资建精加工厂,他们也可以自己筹资建。
  
      木材他们有的是,只要有销路,何愁不赚钱。
  
      人家从万里之外运过来,加工之后再对外销售,都有钱赚,他们守着那么多长满参天大树的大山,一定也能赚钱。
  
      可惜,行政部工作人员的回答令他们绝望,这些产品根本不外销,光是自己内部的订单,就忙不过来。
  
      少量产品对外销售,也更多是为了展示,为了打知名度。
  
      一下子绝了他们想要截胡的那点黑暗思想。
  
      马蒂奥麦斯纳蒂纳罗知道,目前中国是他们的木材主要出口国家,百分之九十的木材都出口到了中国。
  
      那么多的中国木材商人,别说精加工厂了,就连初加工厂都很少。
  
      大部分都是直接出口原木。
  
      这么一想,华禹愿意投资建初加工厂,就变得非常有诚意。
  
      初加工厂虽然附加值低,可是也比直接出口原木高,而且还能解决就业。
  
      两位莫桑比克代表,思想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改变,从羡慕妒忌恨,变成了感恩。
  
      行政部工作人员不知道两位莫桑比克代表的心里变化,继续带着他们参观。
  
      家居产业园很大,占地面积足有一万亩,很多地方还在建设中。
  
      就算这样,细细的转下来,一天下来,将将转完。
  
      晚上把莫桑比克代表安排在了圣地大酒店,明天要去参观运河文化长廊。
  
      也是赶得巧,明天正好赶上运河文化长廊竣工交付仪式。
  
      整个运河文化长廊已经完工,招商工作也早已经展开。
  
      明天市里牵头搞一个竣工交付使用的仪式。
  
      正式宣告老运河改造项目,文化长廊项目完工,投入使用。
  
      据说省里一位常委高官也要来参加完工仪式。
  
      余庆阳自然也少不了要来。
  
      这可是华禹第一个超百亿的大项目。
  
      运河两岸种满了桃树,柳树,三月底,四月初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
  
      其实文化长廊去年年底就已经完工,济州市政府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搞完工仪式,也是为了借十里桃花的盛景。
  
      去年移栽的桃树,在园林公司的精心呵护下,成活率很高,今年纷纷绽放出粉红的花朵。
  
      夹杂在桃树之间的柳树,垂下丝丝粉嫩金黄色的柳条,随风摇摆。
  
      之前余庆阳不让种柳树,是因为每年春天柳絮飘飞的季节,既不健康,又不卫生。
  
      但是,江南园林设计院提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那就是柳树分公母,飘柳絮的是母树,公树不会有柳絮。
  
      沿河两岸现在栽种的全部都是公树。
  
      第二天一早,八点半,余庆阳就赶到了现场。
  
      现场就设在运河路和太白路的拐角的位置。
  
      这里往南都是步行街,往西则是街边公园和保留下来的古建筑群。
  
      完工仪式,定在十点十八开始,不知道是那位大神给看的吉时。
  
      趁着还有时间,余庆阳在李林的陪同下,查看已经建成的步行街。
  
      干净整洁的大理石地面,一侧临河,一侧是三层四层高,错落有致的仿古建筑。
  
      为了尽量衬托出古韵,这些建筑并不一致,各有特色却又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但是这一点,园林设计院,古建筑设计院就花了大心思。
  
      老运河上面,停着十几艘画舫,这些画舫也是根据古籍专门设计打造的。
  
      是老运河文化长廊的一个重要景点之一。
  
      再远处,则是正在施工的小区。
  
      那些小区才是华禹在老运河改造项目中,最主要的利润点。
  
      那些小区都还在紧张施工中,最快的预计年底可以交房。
  
      “欢迎余董百忙之中前来参加完工仪式!”张华听说余庆阳来了,过来迎接。
  
      “张书记客气了!
  
      再忙也得来参加这个完工仪式!这是我们华禹投资的第一个大项目!
  
      也为我们以后在城市建设投资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说起来,应该是我感谢济州市的诸位领导,对我们的大力支持!”余庆阳假模假样的和张华握手,嘴里说着一些冠冕堂皇的场面话。
  
      “应该是我们济州市人民感谢余董!
  
      既展现我们济州市的文化风貌,又给我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文化长廊可谓是一举多得,多方受益的好项目!”张华使劲吹捧着文化长廊的影响和好处。
  
      一旁跟随过来的济州市领导心里暗暗吐槽,你们两个互相吹捧有意思吗?谁不知道你们的关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