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418章 金军的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仗不能不打。”
  
      完颜宗望咬着牙说道:
  
      “若是不打,让汉狗轻易占领盖州,今后辽阳都别想得一刻安宁!”
  
      “把田里的麦苗全都割了喂马!把所有牲畜全都杀了吃肉!这一仗打赢咱们还能出去抢!”
  
      这决心不好下,但不得不下。
  
      若是齐军占领盖州,那么今后就是齐军可以随意攻击辽中平原,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这是致命的战略劣势,没有人愿意接受。
  
      “那就打吧!”
  
      完颜宗干和完颜宗弼也下定决心,他们仿佛又回到三十年前的那个时代,年轻的女真太子们骑在马上,挥舞狼牙棒和马槊,跟在太祖皇帝身后冲击辽国军队。
  
      那个时候,女真全军只有三万人,比现在还要少。
  
      而辽军足足有70万!
  
      可胜利者还是大金。
  
      胜利者总是大金!永远都是!今后既然!
  
      “动员所有13岁以上男丁!”
  
      完颜宗干大声宣布:
  
      “告诉那些阿哈,这次打赢了,就释放他们的阿哈身份,主子给他们分地!”
  
      “大金的每一个丁口,每一粒粮食,每一只羊都要用在这次战役上!”
  
      ……
  
      此时,完颜宗辅已经与一年前病死,大金皇帝是太祖嫡长孙完颜合剌,但皇帝本身没有什么权利,主政的还是勃极烈会议。
  
      而现在,女真一共还剩下五个勃极烈,他们分别是并称为女真三太子的:完颜宗干、完颜宗望、完颜宗弼。
  
      然后是属于大金宗室的完颜宗翰,以及外姓大将纥石烈志宁。
  
      五个勃极烈中,完颜宗翰在北方震慑生女真,而纥石烈志宁在耀州防御辽南的徐世杨,因此金国国政还是三位太子主持。
  
      定下与齐军在盖州决战的方针后,女真开始在国内进行总动员。
  
      凡是13岁以上男子,不管是女真还是别的什么民族,都要参与到战争中来。
  
      这样,金军还能动员4万女真和15万阿哈。
  
      人数不算少,但装备就很悲催了。
  
      即使是女真,此时也只有一半拥有铠甲,甲兵中有马的差不多也是一半。
  
      至于阿哈,有一件铁刀或铁头长矛就算装备精良了,其中大部分人其实只有一根削尖的木棍。
  
      装备方面唯一的好处是,金军又造了不少枪炮,勃极烈们认为,装备这些武器的阿哈至少能在齐军的火力打击之下支撑一段时间,给女真甲兵创造更公平的白刃战机会。
  
      如果他们做不到这一点怎么办,则没有人愿意去想。
  
      比装备更可悲的是金军的补给供应。
  
      为了准备决战,女真人不惜强行收缴了所有民众仅剩的存粮和种子——不管那个人是阿哈还是女真。
  
      同时收割了地里即将成熟的秧苗,宰杀了包括幼畜在内的大部分牲畜。
  
      这样多管齐下,金军倒是凑了不少粮食,但这些粮食大概只够支撑一次战役,不管战役输赢,如果打完之后金军没法抢到足够的粮食,今年冬天金国必将饿死很多人。
  
      很多很多人!
  
      即使这样,金军的行动也因为粮食问题而处处受限。
  
      首先他们的主力不能离开盖州太远,因为再远一点,行军路上消耗的粮食就够勃极烈们头疼了。
  
      但也不能坐着干等,因为齐军护着移民车队,速度并不快,干坐着吃粮也不行。
  
      因此,完颜宗干提议,给少数精锐骑兵集中一些行粮,把他们当做机动部队,主动出击,绕过有重兵掩护的地方,攻击齐军主力后方那些缺乏主力军掩护的车队。
  
      如果运气好,这些机动部队能攻克一两个车阵,估计给他们的粮食不仅不会亏本,还能多赚一点回来。
  
      为了激励士兵们勇敢作战,三位太子勃极烈拿出大量财物用以犒赏兵士——几十年的劫掠,粮食之类必需品消耗很大,但不能吃的金银玉帛大多还集中在少数贵族手中。
  
      女真人给齐军开的赏格是:一个民兵首级三贯,一个野战兵首级五贯,一个军官首级十贯起跳!
  
      这赏格听起来很不错,甚至比十几年前周金大战的时候,大周朝廷给女真人首级开的赏钱相当。
  
      但实际上,金国国内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贵金属和绢缎的大量堆积,对被四面都被死死封锁住,完全没有对外贸易的女真来说并无多少正面意义。
  
      女真开始全面动员以后,金国国内粮价再次飙升,一直升到80贯一石的地步!
  
      也就是说,一个女真甲兵连续杀死16个齐军野战兵才能凑够购买一石粮食所需的金钱!
  
      ……
  
      临安,皇城。
  
      “齐军要收复辽东了吗?”
  
      年轻的隆道皇帝直截了当的开口询问他的几个近臣:
  
      资政殿学士,参知政事文仲;
  
      龙图阁学士,参知政事包拯;
  
      以及枢密使童贯。
  
      真正的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文及甫因与皇帝的政策相左,而称病在家,如今已经快三个月不参与政事了。
  
      皇帝和文仲对此都没有太多挽留,他们两人,一个觉得文仲跟齐省勾结太深,不值得信任。
  
      另一个觉得老爹总是压在头上,很不舒服。
  
      文仲不在,他们反而觉得畅快不少。
  
      听到天子问军事方面的问题,以镇压方腊而获得入列宰执资格的童贯赶紧上前一步,低着头小声回答:
  
      “奴婢觉得不会。”
  
      童贯是宦官出身,尽管因军功位列宰执,但在天家面前,他还是得以奴婢自称。
  
      何况,童贯是太上皇提拔的宦官,以往也算是主和派一员,在隆道朝只能夹着尾巴小心做人——他自己也很清楚,官家没收拾自己,只是不想让主战派彻底控制朝堂罢了。
  
      “哦?为什么?说说看。”隆道天子很感兴趣的问道。
  
      “如今女真宣称集结六十万大军,就算这是吹牛,一半总还是有的,三十万金军,这可是满万不可敌的女真人啊!”
  
      童贯专挑天子喜欢的话说:
  
      “奴婢认为,都督府此次是想扩大在辽东的控制区,以待将来,他们没有收复辽东的意思。”
  
      “只是现在没有?”
  
      “这……。”
  
      童贯抬起头看向文仲和包拯。
  
      然而这两个人都没有帮他的意思。
  
      然而他只能无奈的实话实说道:
  
      “奴婢认为,都督府确确实实是想收复辽东的——现在实力不济,今后总有一天他们也会去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