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433章 画风忽然就不对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大半个月的赶路,张敬三人终于抵达了热闹的津门。
  
      来到津门,张敬才算是真正见识到了当今时代最繁华的一面,不管是岭南还是长安城,都远远比不过。
  
      此时的津门,已经有许多现代化气息的建筑。
  
      而且很多房屋都是偏向于西洋风格,颇为经典,即便放在一百年后也会别有味道。现代化的工厂、铁路,也到处都是。
  
      街上的道路宽阔整洁,来来往往除了有黄包车之外,时不时还会响起鸣喇叭的声音,一辆充满复古味道的小汽车呼啸着驶过。
  
      反而像张敬他们这般骑马的人,成为了例外。
  
      进城后都不好意思再骑马了,只得下马牵着走。
  
      张敬还算好一点,毕竟是见识过世面的,对于津门所谓的繁华,好奇多过惊讶。但白柔柔,却是怔怔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城市。
  
      她不但在这之前没有来过津门这样的中西结合的大城市,而且最重要的事最近十几年,她都住在北邙山,守着先秦古墓。
  
      这段时间,世界急剧变化!
  
      就算很多年前他来过津门,时隔十几年再来,她都会大吃一惊,完全认不得。
  
      唯独诸葛孔平没有表露出什么惊讶,毕竟三年前他才来过津门参加道门交流大会,并且还在那次交流会中大放异彩,成了中原地区的道门第一高手。
  
      诸葛孔平挺着大大的肚子,看着旁边吆喝的小贩问道:“张道友,津门三绝,你有没有听说过?”
  
      “津门三绝?是什么厉害的人物吗?”张敬问道。
  
      “不是。”诸葛孔平笑呵呵道:“津门三绝,指的是具有津门本土特色的三种风味小吃,就像我们中原地区的胡辣汤和水煎包一样。”
  
      “这样啊。”张敬笑了笑,说道:“我就知道一个狗不理包子。”
  
      诸葛孔平点点头,说道:“狗不理包子的确好吃,薄皮、大馅儿、十八个褶!特别是那刚出笼还冒着热气腾腾的包子,更是鲜而不腻,清香可口,让人回味无穷。不过除了狗不理包子之外,还有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并称为‘津门三绝’!来了津门,这三样美食必须得尝尝!”
  
      说着美食,诸葛孔平这胖子的肚子就开始咕咕叫了。
  
      也不先找落脚的客栈,说前面不远处就有一家菜色和味道都很不错的酒楼,他当年吃过后怀念无比。于是就拉着张敬和白柔柔,先去吃饭填饱肚子再说。
  
      当然,对于美味的食物,不管是白柔柔还是张敬,也都很有兴趣,没有反对。
  
      到了一个新的城市,先尝尝当地特色美食,没毛病。
  
      因为正好是吃饭的时间,这时候饭店的客人比较多,三人进店之后排队等了半柱香的时间,才有位置给三人落座。
  
      诸葛孔平是老司机了,对于津门好吃的美食都很熟悉,由他如数家珍的点了七八样。
  
      有狗不理这样的特色美食小吃,也有一些硬菜。又等了片刻,等店小二将菜逐一端上来后,三人便不再交谈,专注于眼前的美食,大快朵颐起来。
  
      只是饭刚吃到一半,忽然一阵喧哗打斗的声音,越来越强烈,打断了三人品尝美食的好心情。
  
      打斗的两方,似乎都是习武之人,彼此之间有仇恨嫌隙,今天吃饭在酒楼碰上了,也不知道什么由头再起了摩擦。
  
      练武之人气血旺盛,容易冲动。
  
      不会只动口不动手,三两句之后,直接就开打起来。
  
      从二楼打到一楼,惊得众多吃饭的客人只能起身避让。至于酒楼的老板、店小二,这种江湖练武之人的争斗,他们哪里敢去插手,只能躲在一边,让人赶紧去报官。
  
      “津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习武之气很盛。燕赵之地多慷慨之士,所以进门到处都是武馆,练武之人数不胜数。几乎每天都有人签生死状,上擂台对决。”
  
      诸葛孔平向张敬和白柔柔解释道。
  
      这个世界,虽然有着妖魔鬼怪,有厉害的法术。
  
      但相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其实接触不到这些。再加上修炼道法需要极高的天赋,就算有师傅从小教导,想要入门都很难。
  
      比如秋生、文才,在九叔身边修炼了多年,也只会一些粗浅的法术,对他们来说更实用的还是拳脚功夫。
  
      张敬看了会儿打斗的两批人,发现他们的确身手了得,拳脚功夫很不俗。
  
      这些随手就打架斗殴的,应该算不上武林高手,估计也就是江湖中不出名的小喽啰。但看他们的实力,一个人随便对付三五个大汉,不会有什么问题。
  
      打斗双方武功似乎都差不多,半斤八两,桌椅板凳打坏了不少,但却没分出胜负。
  
      就在张敬想着是不是帮酒楼老板结束这场闹剧时,却没想到不知道从哪里忽然一名穿着武士服、腰悬武士刀的年轻东洋武士。
  
      这家伙站出来,也不是为了劝架的,站出来就是专门为了开嘲讽技能!
  
      “三脚猫的功夫,还敢出来丢人现眼,打搅我吃饭的兴致。”
  
      “都赶紧滚开!再不滚开,你们都得死!”
  
      此人也不针对哪一方,他只是很单纯的觉得双方都是腊鸡,说话很简单直接。
  
      两句话下来,就把动手的双方给气的够呛。
  
      太嚣张了!
  
      练武之人,怎么可能受得了这窝囊气?
  
      于是双方还真的暂时停手了,准备先枪口一致对外,干他东洋小鬼子再说!
  
      收拾了东洋小鬼子,自己人再慢慢算账,一决高下。
  
      毕竟他们津门江湖圈子内有矛盾,怎么说也是自己人的事情。在面对洋人的时候,自己那点恩怨该放下就得放下。
  
      练武之人冲动易怒,争强好胜,但大部分人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还是拎得清的。
  
      至少,练武之人做汉奸的,比文人要少一些。
  
      可惜。
  
      酒楼内这名东洋武士既然敢站出来装逼,那就是对自己的实力很有自信。
  
      虽然他年纪轻轻,看上去估计也就二十岁出头的样子,但一柄武士刀在他手中却如臂使指,相当的灵活犀利。
  
      双方加起来足足八名练武之人,一起围攻,也没能占得上风,反而被东洋武士一一所伤,从酒楼内打到酒楼外的街道上,已经有一半的人都已经倒下,没有再战之力了。
  
      输赢基本已经明朗。
  
      然而就在此时,汇聚的越来越多人群中,忽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乞丐又蹦又跳的走在最前面,令所有人都让开了路。
  
      正想要出手的张敬看见这一幕,不由得又停了下来,似乎又有变故的样子。
  
      乞丐?
  
      难不成此人是丐帮高手?洪七公传人?
  
      张敬的猜测显然错了。
  
      这个乞丐并非高手,就是一个有些疯癫的普通乞丐而已,他走过来后,笑嘻嘻地喊道:“霍元甲来了!霍元甲了来了!”
  
      喊声过后,没一会儿就走过来一名头戴毡帽,身形矫健的中年男子。
  
      他一出场,周围不少围观的人群都发出了掌声和呐喊声,似乎很兴奋的样子。剩下几名还苦苦在东洋武士手下支撑的武者,看见来者后也顿时面露喜意,松了口气,连忙退到了一边。
  
      就连这名东洋武士,也显然听过霍元甲的名号,双手握着武士刀,眼神发凛地盯着来者,问道:“你就是霍元甲。”
  
      中年男子拱了拱手,道:“正是在下。”
  
      “很好!我早就听说过你霍元甲的名字了,听说你前段时间先是吓跑了一名俄国大力士,后来,又连续大败了几名西洋高手。我正想会会你,看你究竟有几分本事!”
  
      东洋武士说完,握着武士刀的双手忽然微微一转,同时脚胯连动,身形就像是一阵风般朝着霍元甲冲过去,他手中的武士刀更是刁钻,犹如毒蛇一般朝着敌人脖子砍去。
  
      霍元甲双手空空,并没有任何兵器。
  
      面对这样凌厉毒辣的一斩,只是双脚微微张开,在武士刀斩过来的瞬间,腰身下移,上半身朝着后面倒去,便躲过了武士刀。
  
      东洋武士反应极快,刀法也已经施展得炉火纯青,在看见招式被躲过去后,马上就收住刀势,改横斩为竖劈。
  
      但等他改招的时候,霍元甲的身形已经犹如猿猴一般,来到了他的侧方,同时右手搭在了他手腕上,用力一扭。
  
      东洋武士当即面露痛苦,闷哼一声,手中的武士刀已经握不住,被霍元甲夺了过去。
  
      夺刀之后的霍元甲也没有趁机发难,而是刀锋一转,将长刀横放于手中,对着东洋武士微微一笑,说道:“承让了。”
  
      这名东洋武士捂住手腕,脸色涨红,也不知道是疼痛还是羞辱的原因。
  
      刚才还威风凛凛,一人单挑八名武者还占尽上风的他,在霍元甲面前连一招都走不过去。他眼神中杀气毕露,仇恨浓浓,但心里总算还有点数,通过刚才的一招就能看出两人差距巨大,所以最终还是作罢,愤愤离去。
  
      东洋武士离去,这场一波三折的闹剧自然也就收场,围观的众人逐渐散去。
  
      诸葛孔平和白柔柔见状也是好笑的摇了摇头,估计是觉得这些普通练武之人的比试斗狠,在他们眼中看来索然无味,并没有什么意思。
  
      但张敬却是有些发愣,回不过神来。
  
      什么鬼?
  
      怎么霍元甲都出来了?
  
      喂!画风突然就不对了啊!
  
      僵尸鬼怪的世界,怎么变成国术了?
  
      特别是那刚才带路的乞丐,笑嘻嘻地抬头问道:“霍元甲,你嘛时候成为津门第一啊?”
  
      张敬闻言思绪就更加凌乱了……
  
      妈蛋,怎么感觉走错片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