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百四十二章 刘盛哭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次来这里的时候,张驰记忆犹新。
  
      那是心灵上的强烈震撼。虽然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但那一幕幕还是能清晰的浮现在眼前。
  
      和崭新美丽的校园极为不相称的是,穿着破烂的学生们,那半截的铅笔头,少了一条腿用砖头惦着的破旧课桌。
  
      再次走进小河乡中学,以前的记忆宛如潮水般的涌来。
  
      现在正是中午时分,小河乡中学正好下课不久,很多学生拿着饭盆,正往学校的食堂奔跑。
  
      张驰又看到了这些学生,他们依旧穿着破旧的衣服,有的学生的衣服甚至洗得发白,鞋子破旧的已经露出了脚趾头。
  
      和上次不一样的时候,学生们似乎都非常的开心,仿佛像是过年过节一样。
  
      张驰微微不解。
  
      在刘盛等人的陪同之下,张驰走进小河乡中学的食堂,更是一脸的惊讶之色。
  
      一个多月之前来这里,张驰亲眼看到了学生们的午饭,那简陋的午饭让人有一点心痛,只有一个水煮白菜,几乎没有什么油水。
  
      现在呢?
  
      几个大号的不锈钢盆摆在那里,里面堆着满满的,几乎冒尖的菜肴,看上去非常的丰盛。
  
      青辣椒炒肉,红烧鱼块,粉丝炖肉,还有一个青菜,一共三荤一素,不,还有一个汤。
  
      这和上次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让人几乎难以置信。
  
      那些学生们,正在排队打饭打菜,一个个眼中精光直冒,看着那些饭菜几乎没有离开过眼睛。
  
      张驰的目光看向刘盛,带有询问的意思,这次怎么这么丰盛呢,难道是因为我来到了小河乡的缘故吗?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巴结自己,弄这么丰盛的饭菜,那倒完全没有必要。
  
      显然,刘盛瞬间就秒懂了张驰的意思,解释道:“张总,从10月8日学生们放完假上学开始,我们的饭菜就开始这么丰盛,昨天是两荤一素一汤,今天特地加了一个菜,今后呀,我们的每天的伙食标准都基本差不多,尽量让学生们吃饱吃好。”
  
      “可是……”
  
      张驰想要说一些什么,如小河乡很穷,财政困难之类的话,但刚要开口说,马上就猜到了其中的原因。
  
      果然,刘盛满是真诚的道:“张总,我要感谢你们,贵公司给我们的提留,唐总说了按周结算,国庆七天,贵公司一共收购了我们价值八百多万元的药材,唐总已经将八万多块钱给了我们。”
  
      旁边的唐健凯连忙解释道:“老板,这是我做的决定,暂时还没有来得及向您汇报。”
  
      张驰点一点头,倒没有责怪唐健凯的意思。
  
      当初约定,每收购价值一百万元的药材,拿一万块钱的提留给小河乡,用于改善当地的教育,或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一笔提留八万多块已经到了小河乡的账上,小河乡中学的伙食一下子提高了。
  
      学生们在排队打饭,打好饭菜的学生,兴高采烈,端着饭盆在一旁狼吞虎咽,难得吃得这么好的学生们,算是一下子改善了伙食。
  
      看学生们吃饭的样子,张驰心中满是感触,甚至眼睛有一点湿润,小河乡这么贫困和艰苦,倒是苦了这些孩子们。
  
      “张总,这边坐吧,饭菜已经准备好了。”
  
      食堂大厅,靠边上一点的位置,已经摆好了一张八仙桌,几条长凳,在刘盛的邀请下,大家围着这张八仙桌坐了下来。
  
      饭菜和学生们所吃的一样,并没有特别的开小灶。
  
      同样也是四菜一汤。
  
      同样也是青辣椒炒肉,红烧鱼块,粉丝炖肉,炒青菜,再加一个汤。
  
      唯一不同的时候,大家不用排队,有食堂的师傅将菜用大菜碗装好,端过来放在桌上。
  
      全是那种大号的菜碗,每一个菜碗之中装得满满的。汤则用一个不锈钢盆装着,摆在八仙桌的最中央。
  
      刘盛带着歉意,搓一搓手,有一点不好意思的道:“饭菜简陋了一点,张总,莫见怪。”
  
      张驰毫不介意的挥手道:“看上去不错嘛,我先开吃了,大家都不要拘谨和客气。”
  
      说完,张驰端起一碗饭,夹了菜放进自己的碗中,大口吃饭,吃得很香的样子。
  
      这一段时间,吃惯了大酒店,常常出入高级餐厅,乍一吃这样的饭菜,感觉别有一番味道。
  
      吃了几口之后,张驰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味道不错,大家都别愣着,开吃呀。”
  
      其他人纷纷善意的一笑,也纷纷端起碗,拿起筷子,开始吃了起来。
  
      只有刘盛暂时没有动筷子,他的眼睛有一点湿润,有一点红。
  
      张驰注意到了刘盛的异常,轻声的问了起来,“刘乡长,刘乡长,你怎么了?”
  
      其他人也注意到刘盛似乎有一点不对劲,全部停了下来,满是关心的看着刘盛。
  
      刘盛的眼睛红红的,似乎饱含泪水,他居然擦了擦眼泪,然后哽咽的道:“张总,你知道吗?”
  
      “我一直有一个梦想,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让孩子们吃好吃饱,穿上崭新的校服。”
  
      “我们小河乡贫穷,没有钱啊,我虽然很努力,四处奔走,四处筹钱,也仅仅只是将小河乡的校舍新建了一番,要想让孩子们吃好吃饱,有崭新的校服,有像样的课桌,很难,很难……”
  
      “我感到自己非常没有用,尤其是看到孩子们吃着水煮白菜,用着缺了腿的桌椅,我感觉到我真的没用,深感自责。”
  
      这个大山里的汉子,说到这里,不可控制的哭了起来,哭得十分的伤心,让张驰的眼睛都差一点红了起来。
  
      张驰安慰道:“刘乡长,那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做得非常出色,孩子们的教学楼应该是整个安新县所有乡村中学之中最好的。”
  
      “那倒也是。”
  
      刘盛赞同这一点,拿出纸巾擦了擦眼睛,然后,他笑了,笑的很自豪,笑的很骄傲。
  
      “我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孩子们的伙食已经大大的改善,我已经计划好了,尽快给孩子们采购全套崭新的课桌,让孩子们都穿上崭新的校服。”
  
      他的眼神之中,流露出了浓浓的感激之色。
  
      站了起来,他对着张驰,深深的鞠躬,“张总,谢谢你们,我代表小河乡的全体乡亲们感谢你,感谢贵公司。”
  
      张驰连忙扶着刘盛做下来,满是谦虚的道:“刘乡长,言重了,言重了,我们也没做什么,收购你们的药材,我们也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张总,我知道你是一个好人,我谢谢你。”刘盛再次道谢。
  
      这一顿饭,让张驰感触颇深。
  
      也又一次认识到,刘盛是一个不错的官员,心中所想的,只有小河乡的全体老百姓。
  
      这样的官员,值得敬重!
  
      饭后,稍作休息,张驰回到了药材收购点。
  
      下午来这里出售药材的人还是有不少。前面一个星期是药材收购的高峰期,最多的一天药材收购量超过了两百万元,其他几天都维持在一百万以上。
  
      从前两天开始,收购量慢慢的开始回落,主要是山民们将手中积攒的药材都已经送过来卖掉了。
  
      如果再要卖药材,他们需要上山采挖,将药材晒干,或是炮制好之后,才能再送来。
  
      小河乡的山林里面,采挖野生药材的山民们渐渐的多了起来,很多山民拿着锄头,背着药篓,早出晚归。
  
      作为药材收购点的负责人,唐健凯开始比较详细的向张驰汇报药材收购情况,并将每天的报告给张驰过目。
  
      听完汇报,看了每日的报表之后,张驰又走进了存放药材的仓库,亲自看了收购上来的药材。
  
      仓库很大,干燥通风,收购上来的药材分类放好,放置得十分整齐。张驰是医生,在药材方面是行家。
  
      他亲自打开一些编织袋,看了里面的药材,看得很仔细,不时的放在鼻子底下闻一闻。
  
      以张驰的专业眼光看,这些野生药材的品质都不错。神农堂药业有限公司将有优质的原材料中药材。
  
      晚上,刘盛安排在乡政府前面的一家餐馆吃饭,晚饭很丰盛,其中有好几种野味,也开了白酒。
  
      饭后,张驰在刘盛的陪同下,后面跟着吴科,沿着乡政府前面的这条街道散步,两人一边走,一边聊,聊了很多事情。
  
      晚上,张驰入住在刘盛安排好的一户当地老百姓家里面,虽然条件简陋一点,但也干净卫生,很安静。
  
      躺在床上,耳边传来蟋蟀的叫声,隐隐的,远处传来几声狗吠,夜凉如水,非常的舒适。
  
      睡觉之前,张驰又看了看“世界书”,惊奇的发现,第三页上的灰暗之色又淡了很多。
  
      照这样的情形看来,就在这一、两天,第三页上的内容就会显露出来。
  
      上面将显露出什么内容呢?
  
      还依旧是一张药方吗?
  
      第二天,张驰又去了药材收购点。
  
      不过,张驰到药材收购点没有多久,外面就来了一辆老式的北京吉普车,从车上下来一位中年人。
  
      他是特地过来找张驰的。
  
      ……
  
      今天的更新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支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