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七百九十二章太始道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的太始大道为何会在这里?”
  
      李阳来到了那一卷经书的前方,伸手将经书摘下。
  
      只见,经书之中符文亿万,混合成了完美无缺的大道奥义。
  
      那些符文都代表了李阳的智慧,是他推演而出的无暇经文。
  
      按理来说,这样的经文独一无二,只有开创者才能书写出全篇。
  
      任何的后天大道皆是如此。
  
      除了先天地而生的三千先天大道是例外。
  
      随后,李阳眸中射出两道仙芒,贯穿了无尽的黑暗。
  
      一瞬间,他看到了黑暗之中的一种无边无际的脉络,宛如树根一般蔓延一切方向。
  
      那似乎是一条条横在冥冥之中的路。
  
      其中有五条主干最为粗壮,疑似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李阳所在之地就是其中的一条主干路,路上有金色的纹路流转,勾勒出了一幕幕壮阔的时空画卷。
  
      不久后,李阳看到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那丰碑横在了五条主干交汇的地方,其上书写道:
  
      “先天地而生,生时,一切时空、恒宇不存,史称万道源流……”
  
      几个字,道尽了一种无上的韵味,代表的意义太过于匪夷所思。
  
      “一切时空、恒宇不存,那是什么时间点,难道是五太纪之前的岁月,不,那个时候恐怕还没有时间的法则,一切皆为虚、空、无!”
  
      李阳眸光之中生出了智慧的灵光,他在用念头进行思考的推演。
  
      丰碑上的字并非是任何文明造就的文字,而是一种纹路。
  
      那是超脱了大道的纹路,即便是大道法则都无法投影其形。
  
      再加上丰碑上那些纹路记载的意义,仿佛指明了某种可怕的真相,那是会波及整个混沌海的事。
  
      何为道?
  
      一切才是道!
  
      先天大道是道,后天大道也是道,时间和空间同样是道,万灵万物、万象万景,世界、宇宙、虚空、真空、思想、意志,一切的一切,都可以用道来形容、表现。
  
      因为,一切皆是道。
  
      道的范畴无穷无尽、无边无际,就如同混沌海一般浩瀚。
  
      小到蝼蚁体内的粒子,大到混元无极的本质,其实都是道的凝聚,是一种组成、排列的结构。
  
      可是,那丰碑上却写到了‘万道源流’四个字。
  
      这就很可怕了。
  
      道的范畴无穷无尽,是混沌海至五太纪之三的繁衍。
  
      而万道源流,只能用来形容一种存在。
  
      那就是一切的初和始。
  
      是指五太纪之前的存在,于‘无名’之中衍化了万道和万物。
  
      世间的一切都是从无到有,都是从最初进行衍化,更新至今。
  
      就像是一个人,他来自于父母,而父母则来自父母的父母,如此逆推下去,最终会有一个源头。
  
      那个源头就是初和始,必然来自于五太纪之前。
  
      因为既然存在,那就说明中间没有任何的断层,一直繁衍下来。
  
      世界是很奇妙的,最初没有血肉生物,只有各种物质和能量。
  
      但是却在某个时间段里诞生了第一个血肉生物,然后万灵就出现了,一直繁衍至今,霸凌混沌海。
  
      而那第一个血肉生物,就是万灵的初和始。
  
      在混沌海中,那头生物有名字,只是名字很多。
  
      有人称之为盘古大神,有人称之为创始神父,也有人称之为源。
  
      名字只是一个代号,可能最初的那个生灵并没有什么名讳,只是后来被信仰他的万灵们强行命名。
  
      于是,名字就诞生了,然后普及万灵万物,衍生出了诸天文明。
  
      但是,即便是那位第一生灵,也并非是一切的初和始。
  
      真正的初始,源自于五太纪之前。
  
      那个时候,混沌海还没有道,也没有物质和能量。
  
      甚至,混沌海可能并不存在。
  
      一切都是空和无。
  
      之后从空和无中衍生出了大道和万物。
  
      这才是真正的从无到有。
  
      “难道我的太始大道,并非是我开创的东西?而是早有之!我只是于修行中觉醒,然后遵循着大道的痕迹,一步一步的参悟了出来……”
  
      李阳惊疑万分,有些不敢置信的喃喃道。
  
      他实在是不敢相信。
  
      因为实在太过于匪夷所思。
  
      他开创太始大道,那一步一步的过程,都是他亲身经历。
  
      每一枚符文,也都是他亲手书写、勾勒,凝结了他的意志和智慧,是正儿八经的‘吾道’。
  
      可在这里,李阳却找到了一种不同的答案。
  
      太始非他之道,而是早有之。
  
      “太始大道代表了什么意义?万道源流指的是太始大道?”
  
      李阳疑惑无比,他想不明白。
  
      ‘吾道’的意义很特殊,并非是外物,而是源自于内在的本我。
  
      可以说,李阳就是太始大道,太始大道就代表了李阳。
  
      他们不分彼此,或者说他们就是‘一’。
  
      道即是人,人即是道,就是这样,简单直白,却至真至极。
  
      修行至今,李阳以为自己已经洞察了一切的真理。
  
      可是如今,他却疑惑万分,直感觉拔剑四顾心茫然。
  
      “我即是太始,太始却源自于五太纪之前,那么是不是说,真正的我也来自于五太纪之前?!”
  
      突然,李阳的心中浮现这样一个念头。
  
      他在晋升准仙帝时,曾回首万古,见证一切前世身。
  
      可是,却并未看到第一世的自己,因为那一世身的画卷里,走出了那位‘太素’女仙,蒙蔽了他。
  
      那个时候,太素女仙说自己来的太早,因为只是准仙帝。
  
      那么自己就必然来历不凡,想要得见真我,竟需成道大罗才行。
  
      后来,根据太素女仙的话,李阳知道自己应该就是所谓的太始。
  
      而自己的妻子,就是太素女仙的转世身。
  
      “难道这里是我的造化地?”
  
      一瞬间,李阳念头电转,瞬间就意识到了关键信息。
  
      自己的妻子已经是大罗境界,自然是觉醒了太素的记忆。
  
      她让自己来这里,必然是有深意。
  
      随后,李阳盘坐下来,静观十方。
  
      他心如止水,映照一切肉眼不可见之物、景、事。
  
      但是最终,即便他能洞察万古,却也看不出此地有何特殊。
  
      “道悬高空,人仰望;真灵永恒,身腐朽……”
  
      李阳颂念出这样的一句话,随后心头如闪电划破夜空,一瞬间照亮了某种灵光念头,让他觉悟。
  
      “如果真正的我是太始,那么这一具臭皮囊有何用?”
  
      “舍得,有舍才有得,虽然走到这一步不易,但重来一次也简单,既然如此,那就舍弃自我!”
  
      “从前,我以为我能看到一切的真理,因为我是准仙帝,自然可以洞察宇宙和生灵的秘密,可是我凭什么认为一切都是真?看来,抱有这种想法的我,也不过如此!”
  
      “抛弃一切认知,才能丢掉虚假,才能得见大道和吾的真理!”
  
      李阳颂念真经,他的目光之中蕴含心灵的光辉。
  
      那是他的智慧念头,是灵光、灵机的灵动,最是璀璨辉煌。
  
      一念至,李阳便不再有任何的犹豫。
  
      嗡!
  
      那一刻,李阳化虹了。
  
      他如灿烂的恒日在释放光辉,解放了自我。
  
      那是如同天魔解体一般的效果,代表了最根本的舍弃。
  
      只见,李阳的身与神开始解体,化作一颗颗璀璨的粒子,如同金色的沙子在飞舞,挥洒十方。
  
      一时间,此间黑暗之地被照亮,化作了一片金色的海洋。
  
      神圣的光辉普照了天地乾坤,或者说,神光缔造了乾坤,此间原本没有乾坤,只有绝对的虚无。
  
      “黑暗是永恒,也是画卷,我应该在此间泼墨,缔造我的作品!”
  
      李阳意志升华,看到了不可见的东西。
  
      于是,他顿悟了,也知晓了。
  
      此间虽然黑暗、虚无,却是最好的造化地。
  
      因为这里什么都没有,如同一张白纸,可以任意泼墨。
  
      外界一切都为实,因为万道法则辐射了一切,无处可逃。
  
      所以,即便是真空之地,实际上也是被各种法则充斥的。
  
      那也是世间的本质,代表了一切美与恶的最精彩的发生和衍化。
  
      先天大道、后天大道,数量繁多,贯穿一切时间和空间。
  
      道,慈悲而冷漠,强大而繁华,祂普照世间,祂无处不在。
  
      而此间,却是真正的虚无真空之地。
  
      没有蕴含无上强者意志的大道法则,这里非常干净。
  
      所以,这里也非常适合泼墨。
  
      “舍弃了我的身与神,让其化作浓墨,以道为景,任我挥洒……”
  
      李阳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美丽的画卷。
  
      那是他以意志为笔,勾勒出来的景。
  
      只见,此间不再黑暗,而是化作了一片海。
  
      一片金色的海洋,蔓延十方三世,灌注时间和空间。
  
      这样的海,将无处不在,代表了一切,亦是一切的发源地。
  
      璀璨的骄阳、美丽的大月、诸天的星斗、吞噬一切的黑洞,所有李阳见过的天体都出现在了海中。
  
      它们沉沦在金色的海洋中,沐浴着神圣的光辉。
  
      那是准仙帝的光辉在洗礼它们,让天体们发生升华。
  
      最后,日月星辰从金色的海洋中升起,高悬九天之上,化作一片金色星海,对应下方的金色海洋。
  
      就这样,金色的海洋中不断有天体升起,离开海域,升入天穹。
  
      最终,也不知用了多久的时间,金色的星海化作了无边无际的星空,其中横沉无穷的金色星辰。
  
      那些星辰璀璨无比,勾勒出了一片片金色的星辰海。
  
      于是,一方最神圣、高贵、美丽的宇宙就诞生了。
  
      宇宙内的一切都是由金色构筑而成。
  
      除了黑暗的太空除外,即便是一颗陨石,都是璀璨的金色。
  
      此方宇宙,就是李阳泼墨出来的画卷。
  
      宇宙内的一切都是李阳的身与神构筑而成。
  
      小到陨石,大到天体,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他身与神的粒子组成。
  
      而李阳的意志也就在此间升华,发生了某种不可思议的变化。
  
      他的意志化作了实质,凝聚成了一尊身,或者说是一尊神。
  
      这样的一尊神,宛如是由宇宙内的一切天体所映照的光辉组成。
  
      他行走在金色的宇宙里,一个生灭之间就能到达任何的地方,如同宇宙之主一般,拥有不可思议的特性,可以任意而为,无法无天。
  
      此刻,李阳的身与神已经消失了。
  
      他化作了宇宙,变成了画卷。
  
      他的六大秘境也解体,不复存在,却依然不曾跌落境界。
  
      他好像依然是准仙帝,甚至更加强大了。
  
      最重要的是,李阳的太始大道的道果离开了他的身与神。
  
      在画卷勾勒完成后,道果飞破虚空,无视一切阻碍,如一道光、影、波动、辐射,世间好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最终融入了真灵。
  
      也就在那一瞬间,李阳的意志也跟着飞破虚空。
  
      他直接踏入到了真灵之中。
  
      或者说,他已经成为了自己的真灵。
  
      那一刻,李阳才是真正的李阳,看到了最真实的自我。
  
      也就是在那一刻,李阳看到了一切过往。
  
      他仿佛一个失忆的人突然觉醒,记起了一切。
  
      十二亿九千六百万世身,此刻尽数归一,化作了李阳。
  
      不,应该说是李阳吸收了一切的前世身,化作了自我。
  
      他是当世,所以主宰一切。
  
      一切过往前世,即便再怎么璀璨,再怎么强大,也无法取代他。
  
      就因为他是当世,所以自然而然的就能主宰一切,这是最理所当然的真理,也是超脱于道的真理。
  
      任何手段都无法改变这种事,即便是站在最高处的强者出了手。
  
      “我即是太始,我来自最初,所以我注定不凡,也应当超凡!”
  
      此刻,李阳的意志喃喃自语。
  
      他看到了自己的一切,再没有任何的遗漏。
  
      也就在这一瞬间,李阳从无穷高处归来,踩踏无尽光辉降临。
  
      他挥手卷起自己泼墨的画卷,化作一口炉。
  
      那是太始炉,却又不只是太始炉。
  
      最初的太始炉和天帝剑都被分解了,融入到了画卷中。
  
      而此时,画卷成炉,成为了李阳的器。
  
      那是以他真龙之身、无上元神、准仙帝兵、以及一切的一切,所铸就的器,相当于他的体。
  
      “大罗之境,只差一步,多一时少一时都没有什么区别了,既然如此,那我就去走出那一步吧!”
  
      李阳说罢,意志融入太始炉中,而后化作一道人。
  
      此道人,为太始道人,那才是李阳在此世此间的真名。
  
      而画卷依旧在,器物也不曾毁,他还依然是他。
  
      一切,只是粒子的组成不同而已,这就是大罗境。
  
      李阳说自己只差一步就能成就大罗。
  
      但是,他差的仅仅是最后一次蜕变和升华而已。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他已是大罗。
  
      因为,如今的他能够横渡混沌海,这就是最好的证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