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104、针尖对麦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LuGo移动便携操作系统,来自华清大学的作品。”
  
      凭借全球网络大数据赋予的超凡远见力,关雎很快就发现了这次大赛的最强竞争对手。
  
      撸狗?
  
      这名字取的......
  
      刁钻、形象、略皮!
  
      “有更详细信息吗?”丁升来了兴趣。
  
      “这是一款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便携设备操作系统,中文名称叫‘六果’,团队是六果初创公司,主要技术负责人是...很眼熟,陆浩。”关雎回道。
  
      陆浩?
  
      这就难怪了。
  
      只是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市面上不是已经有“安卓”了吗?
  
      “从创业计划书上有限的信息来看,这款操作系统和安卓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从系统的功能特点、技术优势来看,‘六果’成型以后,更像是诺基亚和英特尔联合开发的‘MeeGo’系统的升级版。”
  
      对于诺基亚的这款MeeGO系统,丁升是有所耳闻的,不过目前市面上并没有搭载该系统的移动设备上市,所以对其具体使用体验,他并不清楚。
  
      “简单来说,MeeGo系统拥有和IOS一样的流畅度,却又拥有和安卓一样的开源度,而且后台切换比安卓更干净。”
  
      听完关雎的解释,丁升点了点头。
  
      现今移动便携设备操作系统的全球市场上,老旧的塞班基本没救了,安卓和IOS日渐做大,如果国内再及时推出系统,将来就是这两家两分天下了。
  
      陆浩有写类脑架构的实力,走这一步棋的想法是对的。
  
      但有一点丁升没想明白。
  
      诺基亚未来如何不好说,但至少目前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之无愧的手机巨头,先不说和安卓、IOS三分天下的事儿,六果该如何去和同宗同源的MeeGo系统竞争呢?
  
      除非...
  
      “关雎,MeeGo系统是不是出问题了?”
  
      假设陆浩不是傻子,那么这就是目前最合理的解释。
  
      “是的,就在2月份诺基亚已经和微软达成了WP手机系统合作,虽然诺基亚没有明说,但MeeGo系统应该已经被他们放弃了。陆浩应该是得到这个消息以后,才有了写六果系统的打算。”
  
      果然...
  
      丁升还能说什么呢?
  
      在作死这条路上,近两年的诺基亚真的是独一档。
  
      “目前的‘六果’系统还是一个雏形,他们参加这次大赛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曝光,然后争取投资。”关雎回道。
  
      在没有金手指的情况下,研发一款操作系统需要长期投入资金综合性开发,成本十分高昂。
  
      华夏国内没有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原因有很多。
  
      但最重要的原因肯定是缺少技术人才。
  
      刚好,陆浩有技术。
  
      未来是智能机械工业化时代,同时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
  
      狭路相逢,丁升的冠军还真不能说就稳了。
  
      “还是我们的机会更大。”
  
      关雎根据目前的信息作出了最符合逻辑的判断。
  
      “一来,六果只是一个雏形,而我们的控制器已经有了成品;二来,开发移动操作系统除了技术以外,更需要生态环境的支持,如果六果不能获得软件开发者的青睐,那就是MeeGo第二,陆浩不见得有盘活这盘死局的能力。”
  
      ......
  
      2011年3月15日,华清大学。
  
      为期十五天的华夏大学生创业大赛前三阶段的评审结束,来自全国181所高校500支队伍脱颖而出,2000多名大学生齐聚华清校园,会师终审决赛。
  
      当然,历经赛区复审以后,每个赛区对呈交上去的入围名单心里都有个谱儿,这里面大多数还是陪跑小王子。
  
      更何况参赛团队或许不知道,但多数评委已经知道,这次大赛出了两支超级战舰。
  
      一支在赛前就已经登上《科学》和《自然》期刊预热,早早就成为了冠军种子;而另一支更是不遑多让,国内首个移动端操作系统,尽管只是雏形,依旧惊艳了整个大赛,为冠军花落谁家增添了不少悬念。
  
      3月18日,周五,综合体育馆。
  
      数千名大学生以及带队导师满怀期待的坐在体育馆中,等待着最终获奖团队名单的发布。
  
      按照赛制,除了一名冠军,还将有五名一等奖、二十五名二等奖以及五十名三等奖诞生。
  
      体育馆的一角。
  
      “丁升,你再跟我说说你的产品叫什么来着,待会儿要是真拿奖了,我上去该忘了。”说话的是许梧桐,真·走过场的假导师一枚。
  
      真如丁升所说大概率冠军的话,她这个挂名导师多多少少肯定是要发言的。
  
      而且体育馆门口已经堵满了各种杂志报社电视台记者,采访也是一个大问题。
  
      更关键的是这场颁奖典礼,可是要在央视教育频道全程直播......
  
      许梧桐就算是见过大世面,现在还是有点紧张了。
  
      她就不该答应这件事,
  
      “好像是叫什么器。”孟笑补充道。
  
      “新型微处理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丁升N+1次的说出了这个名字。
  
      很快,台上的评审团代表就开始公布三等奖名单了。
  
      “来自江浙大学的生物识别系统团队......”
  
      “来自金陵理工的光学仪器有有限公司......”
  
      “来自河海大学......”
  
      ....
  
      接下来是二等奖。
  
      ....
  
      两个奖项总共七十五个名单实在很长,不耐烦的可以同步登陆大赛官网查看获奖名单即可。
  
      等评审代表最终说到一等奖的时候,全场所有队伍都摒住了呼吸。
  
      按照大赛的补充条款,获得一等奖的队伍将会获得五分钟的上台感言时间。
  
      要知道这是央视直播,面对的可是全国观众。
  
      在这五分钟里,团队可以介绍产品优势,创业理念,继续打动主办方获得更多的资源倾斜,或者在镜头前面,打动投资方。
  
      一等奖的前四个名单,之前都被关雎筛选出来过,丁升相当耳熟,这些团队也早有准备,充分利用了五分钟的时间介绍自己的公司和产品。
  
      相信下去之后,有不少的投资方都会对他们的公司以及产品有着巨大的兴趣。
  
      当然,这也只是代表创业过程中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而已,后面的路会走成什么样,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太早。
  
      到了一等奖的最后一个名单,把全场观众的情绪调动到最高点以后,评委代表却退了下去。
  
      不久之后,从后台走上来一位老人。
  
      “宋院长!”
  
      现场有眼尖的人立刻就喊了出来。
  
      “哪位宋院长?”
  
      “还能有那位,华科院的宋院长啊!”
  
      ...
  
      “大家安静一下,我长话短说,接下来我会叫到两只队伍,你们分别有十五分钟的时间来打动评审团,争夺唯一的冠军名额。”
  
      “华夏科学院大学时空科技团队和华清大学六果初创团队。”
  
      话音落下,全场观众掌声雷动。
  
      看来大家都喜欢这种针尖对麦芒的戏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