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347章 曲突徙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对新人的定婚仪式,佳宾几有接近上万之众。
  
      场面之宏大,比华枫的四次定婚都要强上太多,直追华南镖局开业庆典之景!
  
      王一朗、黄龙寿、白龙禧和刘书贵兄妹,虽然武功不弱,何曾见过如此盛大场面?
  
      五人震惊之余,内心暗自欣喜。
  
      看来,联姻这步棋是走对了!
  
      不但面子赚了个盆满钵溢,连里子也是大有斩获。
  
      从今而后,华东地界,还有谁敢对咱家不敬?谁还敢自找没趣?
  
      这华盟主和“武林十七侠”的面子,果然非同凡响!
  
      ……
  
      吵嚷吵嚷中,两个时辰之后,一套繁琐的程序终于走完,定婚午宴终于开席。
  
      宴席才是众宾客所期盼的。
  
      毕竟,既可满足口腹之欲,又能拉近人情关系。
  
      作为礼仪之邦,华夏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很多交情,都来源于共饮杯中酒;很多棘手事务,在酒席上却能迎刃而解。
  
      ……
  
      两个时辰之后,席终人散。
  
      除洪门、九华剑派、“普陀三洞”等帮派,与“武林十七侠”诸人,或者与菏泽王家、郓城刘家关系亲近之人外,一众来宾已然散了个七七八八。
  
      这也是华枫让刘书贵将定婚宴会,特意安排在中午的用意所在。若是晚间,酒足饭饱之后,必定已是深夜。
  
      让来贺佳宾连夜返回,当然不妥。
  
      “人不留客,天留客”。
  
      但如此庞大的人数需要休息,让刘家怎么安排得过来?
  
      华枫心思之细腻,由此可见一斑!
  
      ……
  
      由于华枫、刘书贵、王一朗等人忙活了一日,俱都略显疲惫,是以当夜各自分头休息,不再叙话。
  
      第二日早餐后,刘家会客室内。
  
      华枫、王一朗、刘书贵兄妹、黄龙寿、白龙禧,以及洪门、九华剑派、“普陀三洞”三家的长老,诸人济济一堂,环座一圈。
  
      重新介绍,互相认识,寒喧,闲聊。
  
      半个时辰之后,华枫才进入正题。
  
      谈话对象,主要是洪门长老。
  
      谈话内容,主要是为菏泽王家、郓城刘家和九华剑派、“普陀三洞”谋利益。
  
      至于黄龙寿、白龙禧二人,按之前的商定,即日就将赶赴华南镖局,是以华枫并未言及。
  
      谈话目的,主要从今而后,身为“华大联盟”大家庭的一员,众人务必同气连枝,共创辉煌大业。
  
      ……
  
      当然,那洪门长老,并无与华枫平等对话的资格,华枫只不过是让其给朱洪竺带个话而已。
  
      商谈的最终结果是:菏泽王家、九华剑派、“普陀三洞”,分别为“华大联盟”的联络点,负责全权处理方圆五百里范围之内的相关事宜。
  
      由于郓城距离菏泽不过区区百十里,而且其人口、商业等规模,均比菏泽小得多,是以郓城并未设立联络点,刘家只是协助菏泽王家,做好相关工作。
  
      当然,这四家在名义上,隶属于洪门领导,由洪门提供支持与庇护。
  
      实则自由度极高,一切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只不过是多了一重强力保护而已。
  
      如此只赚不赔的买卖,何乐而不为?
  
      ……
  
      商量完正事,众人轻松愉快的闲聊一阵后,华枫开始打听下一站,也就是名声赫赫的松沪,及松沪武林界的情况。
  
      不过此次打听的对象、内容皆有所不同。
  
      不再像之前在洪门、九华剑派和“普陀三洞”那样,只有目的,并无目标,这次是直接圈定。
  
      对象——松沪,陈家沟陈氏太极。
  
      内容——松沪概况,陈氏太极拳的精要、威力、现有高手数量。
  
      ……
  
      或许受诸葛武候影响,华枫行事,每每必考虑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对于交流武功、切磋技艺而言,均是公平同处,无须过多考虑。但地利、人和,却必须弄个清清楚楚。
  
      如此,才能有备无患,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由于同处华东地界,王一朗、刘书贵、黄龙寿、白龙禧以及洪门、九华剑派、“普陀三洞”三家的长老,对松沪以及陈氏太极的情况,知道得自然要比华枫强得太多。
  
      ……
  
      华枫知道松沪,知道陈氏太极,还是在与恩师龙世尘的闲聊中,略知皮毛,也仅仅是一知半解。
  
      只知道松沪经济发展极快,乃当今大明王朝最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只知道陈家沟陈氏太极,传承源远流长,武功极为了得。
  
      但究竟怎么个重要法?厉害法?却无从得知。
  
      这对于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华枫来说,显然不可接受,是以才要问个清楚明白。
  
      毕竟,他们此番前往,主要目的就是交流武功、切磋技艺。至于观摩见学当地经济发展模式,不过是附加动作。
  
      他可不愿“武林十七侠”,摸爬滚打数载,好不容易搏来的偌大声名,葬送于松沪之地,断送于陈家之手。
  
      ……
  
      王一朗、刘书贵等人见问,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七人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言。
  
      有讨论、有争执、有共识,反正杂七杂八的直说了一个多时辰,方才结束。
  
      华枫除了偶尔询问几句之外,一直不动声色的端坐静听。
  
      其沉稳之态,让王一朗七人,也是暗感佩服。
  
      最后,经过汇总归纳,对松沪,对陈家沟陈氏太极,华枫得出如下结论。
  
      ……
  
      先说说大明王朝的经济中心——松沪。
  
      松沪在大明王朝中叶,已成为海内最大的棉纺中心,所产布匹行销宇内、远销海外。
  
      有“木棉文绫,衣被天下”之称。
  
      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规模更加宏大,天下半数以上棉纺,均出自松沪。
  
      几有垄断天下棉纺之势!是为松沪的支柱产业之一。
  
      松沪的另一支柱产业,乃是航运业。
  
      时下掌权的松沪官府,极有远见卓识,命人在宝山临海处,构筑土山、设置烽堠,以利于船舶出入长江。
  
      不过短短数年,航运业与棉纺产业,很快形成互补之势,相得益彰、互为促进。
  
      使得松沪的名气越来越大,其独一无二的商业战略地位,也日益凸显。
  
      而且,还是极为重要的战略港口。
  
      必要时,可用于出兵海外。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侠武无敌》,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