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484章 小试牛刀 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挑战切磋一事之后,华枫等人不但成功扬威军营,对这支军队的操控,从此也变得容易了许多。
  
      武将之名,就此坐实!
  
      ……
  
      夏铁古见众人兴趣甚浓,索性来个锦上添花,在征得黄道周同意后,当众宣布:今晚全军会餐,以示庆贺华把总等人高升!肉管饱,酒管够!
  
      话音甫落,顿时引爆全场。
  
      欢呼声、掌声混杂在一起,如山呼海啸!!
  
      黄道周当然乐得做顺水人情,这后勤保障是你夏参将负责,既然敢提出这个建议,那就表明粮草无虑。
  
      ……
  
      黄道周此想,实则谬之大矣。
  
      粮草并非无虑,反而紧缺得很。
  
      可是,在粮草紧缺之际,竟然要全体会餐、大肆庆祝,这夏铁古又是何打算呢?
  
      难道仅仅是为了锦上添花,以博众人一乐?
  
      想来不会如此简单,除此原因之外,至少还有三种可能。
  
      可能之一,借机与罗战军握手言和。
  
      他与罗战军虽未撕破脸皮,但彼此并不感冒,谁也不服谁。这些,他们都是心知肚明。
  
      ……
  
      如今罗战军势大,亲信越来越多,而且那十二名擂主武功极高,看来自己远非其对手。
  
      虽职位比其高半级,但手下无人,又有何用?
  
      要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有兵权才有势力!
  
      否则,官位再高,也不过是徒有其表。
  
      就如同手无兵权的隆武帝一样,虽贵为一国之君,还不是处处受郑龙芝制肘?
  
      加之今日见罗战军行事,极为老道圆滑,不由得他不服。
  
      无可奈何之下,只得放下架下,主动握手言和。
  
      ……
  
      可能之二,为了体现存在感。
  
      按官级来说,他应当是这支军队的第二号人物。
  
      但因为负责粮草筹备、武器购买等任务,却极少在人前露面,只能做个幕后英雄。
  
      不过短短一个月时间,即被三号人物罗战军抢尽了风头。
  
      这让他无比憋屈,却又无可奈何。
  
      如今,有机会出一把风头,秀一次存在感,体现一下自己价值,夏铁古又岂肯放过?
  
      至于粮草,虽然紧张,但江南属于富饶之地,只要措施得力、方法妥当,筹措数万人马之用,还是能够胜任滴。
  
      ……
  
      可能之三,交好潜力无限的十二名擂主。
  
      华枫等十二人所展示的实力,夏铁古瞧在眼里,记在心上。尤其是华枫其人,更是让他极为看重。
  
      如此人才武功,他可以说是生平仅见。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十二人都还很年轻,都还不到而立之年。而且,都是刚刚从军入伍之新兵。
  
      如此年纪,如此军龄,进步竟然如此之快,前途无量啊!
  
      “欺老莫欺少、欺人心不明”的道理,人老成精的夏铁古怎能不清楚?
  
      ……
  
      好在华枫等人的脱颖而出,让心怀不满的夏铁古转变了态度,不然之前黄道周无意间埋下的内耗“炸点”,还不知何时引爆,更不知会什么恶劣后果!
  
      试想,如果众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之时,突然断了吃喝,该是何种境况?
  
      必然是不但作战无力,而且对“只可鼓不可泄”的士气,也是致命打击!
  
      好在,这个“如果”,已被华枫等十二人的优异表现,悄然间消弥于无形。
  
      ……
  
      “无酒不成宴,无宴不成席。”
  
      因此,会餐庆祝、举杯狂欢,为华枫等人的提拔,更添几分喜庆。
  
      以他们之能,岂会不清楚自己的示好之举?
  
      勿庸讳言,以他们武者心性,怎能不暗中感激自己?
  
      有因必有果。
  
      这因已然种下了。
  
      果嘛,总有采摘之时。
  
      ……
  
      果然不出夏铁古所料,聚餐之时,华枫等十二名新任武将,极为懂事,相当给力。
  
      向他敬酒之时,那恭恭敬敬的神态,那感激涕零的模样,让夏铁古极为受用。
  
      随后,当他见到这十二人给罗战军敬酒时,却显得极为随意,并无多少恭敬之色。更是心中大乐,不由暗暗得意。
  
      哼,收买人心这一套,谁特么不会?
  
      任你付出万般努力,还不如本官一顿酒肉。
  
      军人嘛,谁不好这口?
  
      ……
  
      没带过兵的夏铁古并不知道,华枫等十二人的这番态度,正是明白无误的表明了亲疏之别。
  
      对他的态度,是尊敬。
  
      是下属对上级应有的态度,即便没有这顿酒肉,他们也会如此。
  
      而对罗战军的态度,才是战友间浑厚情谊的体现,是一种信任,是一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心领神会。
  
      所以说,随意也是一种态度。
  
      更能体现亲密无间关系。
  
      ……
  
      “新官上任三把火”。
  
      身处其中的华枫,也不例外。
  
      他的第一把火,是再次整编精兵营。
  
      孟起、肖云各率十人,为左右护卫。
  
      段今朝率八十人,作为中军,同时也是决战力量。
  
      余下四百人中,任勇、姜楠楠、孟青青、风吹柳、雷冲天、雷冲霄、廖德高、廖德远等八人,各率五十人,成为一个战斗编组,编号分别为精兵一队至精兵八队。
  
      任勇为一队队长,依此类推,廖德远为八队队长。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华枫这是按照三军的编组结构,来整编精兵营。
  
      未雨绸缪?
  
      或许吧!
  
      ……
  
      第二把火,是严肃军纪、整顿作风。
  
      利用三天时间,主抓“三声三相”。
  
      “三声”:就番号声、口号声、战歌声。
  
      要求必须简明、响亮、有气势,切实体现热血男儿、铮铮铁骨应有的风采。
  
      为此,华枫还亲自编造了几句口号:“精兵营出,谁与争锋?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这几句口号,喊出了敢为天下先的磅礴气势!!!
  
      军营,就得朝气蓬勃、热火朝天,而不是死气沉沉、冷冷清清。
  
      ……
  
      别出心裁的“三声”,仿佛“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滋润、洗涤着精兵营每名官兵的心田。
  
      让精兵营全体成员不但自我感觉良好,而且还感觉肩上的担子,瞬间加重了许多。
  
      从此,训练变得更加刻苦,行动变得更加自觉。
  
      无须监督要求,处处以一名精兵的标准要求自己,时时注重维护精兵营和自身的良好形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