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667章 防不胜防 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行,作为亲密无间的战友,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弓箭营涉险醉死呢?
  
      这个忙必须得帮!
  
      不少人心中暗自打定了主意:今晚会餐时,自发前往弓箭营助一臂之力!
  
      当然,这些人,以任勇、姜楠楠、刘猛、孟青青、冉寰宇、向天笑等皮糙肉厚者居多。
  
      ……
  
      至于余下的三面大旗,则分别被赵书海的突击组、段今朝的前军、刘雄的左军所瓜分。
  
      而严格说来,赵书海的突击组、肖云的弓箭营,也隶属于中军。
  
      因此,应当说,中军总共获得了七面大旗,五百三十坛烈酒,远远超过了其他各路兵马之和。
  
      中军之强,可见一斑!
  
      ……
  
      赵书海、刘雄、肖云三人,昨夜还“狼狈为奸”,联手调侃华枫。其“打秋风”的话,尚且言犹在耳,今日却被狠狠打脸。
  
      打秋风?
  
      谁打谁的秋风?
  
      要说人均最多,当然非肖云的弓箭营莫属。
  
      要说左、右、中、前、后军之总收获,自然首数中军。
  
      可怜的右、后两军,竟然颗粒无收。
  
      素来心高气傲的右军主将林长海,一向经营有方后军主将钱不多,只能低下高昂的头颅。
  
      不得不接受现实:这个中军,太特么妖孽了!太不低调了!不仅吃肉,还要连汤一起喝。
  
      ……
  
      第二项议程,也是众人最眼热的环节,由陈近南组织颁发奖品。
  
      一番忙碌之后,观礼台上那迎风招展的六面大旗,那令人眼红的四百六十坛烈酒,很快被席卷一空。
  
      六支队伍满意而归!
  
      数万人马尽情欢呼!
  
      操练场的尖叫声、鼓掌声、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久久难以停歇。
  
      直到华枫轻快的声音响起,热烈火爆的现场,才迅速回归宁静。
  
      ……
  
      第三项议程,也是众人感觉最无趣的环节,由华枫对此次阅兵比武进行总结。
  
      虽然无趣,但却不可省略。
  
      华枫拉开架式,又一次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
  
      “华某非常理解各位此刻的心情。哈哈,恐怕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吧?”
  
      “无论有无收获,此刻恐怕都无心听在下啰嗦吧?”
  
      “好吧,我就长话短说了,只说三句话。”
  
      ……
  
      “第一句,祝贺。”
  
      “祝贺优秀者心想事成,收获成功!”
  
      “第二句,希望。”
  
      “希望拿下大旗的各支军马,再接再厉,再立新功,无愧大旗上那几颗夺人眼球的大字!”
  
      “希望心愿落空者,重振雄风,迎头赶上,超越自我、超越他人。要知道,你们此次并非一无所获,你们的进步有目共睹。”
  
      “之所以未能斩获大旗与烈酒,是因为强中更有强中手,是因为别人比你更优秀。”
  
      “请各位谨记一句话:没有最优秀,只有更优秀!”
  
      “第三句,感谢。”
  
      “感谢各位前辈名宿、兄弟姐妹们对阅兵比武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全体将士多日来的辛苦付出,感谢后军主将钱不多筹措的烈酒、制作的大旗,感谢多思过所提出的阅兵建议!”
  
      “三句话到此结束,狂欢吧!各位,不日就将与清军正式开战!艰苦的日子,又将到来。”
  
      “散会!各军收兵回营。”
  
      ……
  
      随着华枫大手一挥,现场顿时再度山呼海啸。
  
      而且,声势远超之前。
  
      狂热的声浪,直上九天云霄。
  
      即便远在数十里外的清营,也是隐隐可闻。
  
      惊得正在闭目养神的李成栋,直立而起,急忙加派数十名探子。让他们迅速多路并进,多加侦探,务必拿到真实有效的情报。
  
      ……
  
      众探子离去之后,再次独坐营帐的李成栋,显得很是纳闷。
  
      在这天寒地冻的鬼天气里,抗清义军不好好在营房内呆着,却搞什么阅兵比武。
  
      这不是瞎折腾么?
  
      阅兵比武是带兵好招,但也得看准时令不是?
  
      哪有在寒风呼啸的冬季组织阅兵的?春风习习的阳春三月,岂非更加合适?
  
      莫非,他们这是要进攻我军?
  
      还真说不准!
  
      可是这样的天候,并适合行军打仗啊?
  
      难道,他们无惧严寒?
  
      ……
  
      “事出反常必有妖。”
  
      那华小子不但年轻气盛,而且经常不按常规出牌。
  
      从前几次出招的情况来看,伏击、搦战、阵法、斩首、劫粮、夜袭、劫营等,手段之繁多,让人防不胜防。
  
      看来,得迅速通令全军,立即提高警惕。
  
      这段时间以来,由于两军相安无事,我军已是大有松懈。这样下去,极度危险!
  
      ……
  
      付罢,李成栋再无丁点睡意。
  
      让亲信传令全军加强警戒之后,自己随即带上一众护卫,开始巡营。
  
      从前军到后军,从战马到狼狗,从火炮到弓箭,从机关陷井到防御工事,并无丝毫遗漏。
  
      统帅的一反常态,让原本甚为安宁的清营,顿时热闹起来。各种喝令声、操练声、训话声,此起彼伏。
  
      见部属反应如此灵敏,李成栋紧绷的神经,终于有所放松:有这样的警觉度,何惧敌军袭营?至于正面交锋?那是不可能的。我只坚守不出,你又能奈我何?
  
      ……
  
      李成栋生性谨小慎微,对华枫又极为忌惮,有此反应也实属正常。
  
      然而,他的反应虽然再是稳妥不过,但仍然小看了华枫,小觑了北伐义军阵中的能人异士,小瞧了藏龙卧虎的中原武林。
  
      作为一军统帅,一旦估算出错,后果将不堪设想。
  
      ……
  
      基于此,妖孽如华枫者,在历经北伐义军统帅黄道周遇袭被俘一事之后,已然变得小心翼翼。
  
      但凡涉及到行军打仗之事,再不敢想当然,更不敢玩忽职守。不但反复考证,部署任务时还讲求双重保险。
  
      这点可从八个方面加以验证。
  
      ……
  
      第一个方面,在华南镖局听闻华东武林正与清军激战之时,并未急于救援,而是迅速招集人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那时的华枫非常清楚,以其现有人手及战力,冒失前往救援,无异于杯水车薪。不但很难发挥作用,弄得不好反而会身陷重围。
  
      所谓“欲速则不达”,正是此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