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百七十一章 二郎收炮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乾元山,金霞洞前。
  
  “师父,已经救下了黄飞虎。”哪吒跳下风火轮,将一众法宝收起,穿着莲花战衣,坐到了树下的蒲团。
  
  太乙真人放下手中的玉符,“看你这般欢喜,怎了?”
  
  “我见到杨戬师兄了!”
  
  “哦?”太乙真人笑道,“你师兄做事素来谨慎,你去救黄飞虎遇到他,何必大惊小怪。”
  
  哪吒头一歪,却无法与太乙真人言说心中喜悦,只能耸耸肩,“反正,就是很开心。”
  
  太乙真人道:“日后好生与你师兄相处,他若做什么,你都随他一同前去,自有好处于你。”
  
  哪吒点头答应了声,坐在那开始发愣。
  
  元神受香火三年,被师父炼成不坏金神;而莲花宝体本就是先天灵根,炼制成了这具身躯之后,威能妙用无穷无尽。
  
  先天灵根又称大道灵根,莲花宝体自蕴大道,每日都在自行修行,并不用哪吒悟道,也不存在什么瓶颈。
  
  当真羡煞某个卡在瓶颈不上不下的八九玄功修行者。
  
  “师父,为何师兄要去做那俗世的大官?”
  
  “为了封神,”太乙真人笑道,“你师兄所想,为师也难以琢磨通透。此事牵扯甚多,你不必完全知晓。”
  
  “还不必完全知晓,我是完全不知晓才对,”哪吒嘟囔了句,抱着胳膊,颇为不满。
  
  太乙真人拈花轻笑,嗅了嗅手中花瓣的香味,将这片花瓣放入风中,飘去了山崖之外。
  
  右手的食指搭在中指之上,微弱的道韵荡起,太乙真人缓缓闭上眼,宛若熟睡。
  
  一阵风在乾元山下吹过,碰撞在山壁之上,发出呜呜的声响。
  
  哪吒小声问一句:“师父,怎得起风了?”
  
  “这不是风。”
  
  “风不是风,又是何物?”
  
  “劫难,灾祸,命数。”
  
  太乙真人睁开双眼,起身,一步迈前,身影在原地消失无踪。
  
  “师父?”
  
  太乙真人的嗓音在金霞洞外流转:“半年后,下山去助你师兄征战,为师且去混沌遨游一番。”
  
  哪吒头一歪,小嘴撇了撇,继续坐在那发呆,让宝体吸纳此地充沛的灵气。
  
  修行什么的,果真有些无聊啊。
  
  哪吒打了哈欠,身子一仰,躺在树下开始呼呼大睡,半年之期在心中默记,自不会耽误了下山的时机。
  
  陈塘关内,李靖站在城楼之上,看着下方演练阵势的大军。
  
  他整个人看起来反而年轻了几岁,但气度更加沉稳了些。
  
  身后,一名副将正不断汇报着附近几千里的军情。
  
  陈塘关所在地域太过偏僻,战火不及、战事不起,如今南洲大乱,此地当真是少数几处安稳的所在。
  
  “李靖。”
  
  头顶传来一声呼唤,一位仙风鹤骨的老人在李靖身前现身,悬浮在李靖身前,踩着一朵仙云。
  
  李靖连忙躬身:“师父!”
  
  众将士早已见怪不怪,尽皆低头行礼,不敢直视这位老神仙。
  
  “如今你道法也算有成,我当赐下你一件宝物,”度厄真人在袍中取出了一方小塔,道,“此物也不是我的,乃是阐教弟子杨戬令为师转赠于你,今后莫要失了情义。”
  
  李靖道:“如今天下兵戈四起,我陈塘关不知该如何自处,还请师父指点迷津。”
  
  度厄真人扶须笑道:“若时机到了,自有人来请你出关,不必心急。”
  
  “是,”李靖恭敬的应了句,将宝塔接了过来,一股灵光缠在他手上,与他元神相连。
  
  宝物有灵,择人而栖。
  
  度厄真人道:“我如今便去了,大劫之中谁也不敢说全身而退。但你需记得,你为人教弟子,不可落了人教面皮。”
  
  “弟子谨记。”
  
  度厄真人含笑点头,被仙云托着直入云霄之中,须臾便不见了身影。
  
  李靖看着手中的宝塔若有所思,手托玲珑塔站在关上,一抬手,宝塔飞入云中,撑开了一道光幕,将陈塘关笼罩其中。
  
  他虽是人教弟子,可三个儿子都拜在了阐教十二金仙门下,他如何能脱得干系?
  
  日后的命途如何,李靖也隐隐看到了一些;脑海中浮现出了一身淡黄袍的青年身影,目光多了几分释然。
  
  李靖问道:“那西岐的丞相当真名为杨戬?”
  
  两地隔着太远,李靖不去刻意打探,这则消息近来方才传到陈塘关的百姓耳中。
  
  “总兵,确实是杨戬,如今天下都传遍了,那神仙丞相,”副将有些不以为然,“怕都是周国笼络人心的手段,若说民丰物茂,当以咱们陈塘关为胜。”
  
  李靖道:“杨戬对我一家大有恩义,莫要让我再听到这般话语。”
  
  言语虽平淡,却又一股迫人的威势。
  
  那副将冷汗涔涔,连忙跪下答应,李靖哼了声,目光恢复平和,注视着关外的无尽河山。
  
  成仙成神,王侯将相,到底何如?
  
  一声轻叹,消逝在陈塘关吹来的海风中,飘而不见。
  
  帝辛二十一年,黄飞虎归顺周国,朝歌城风雨欲来,幸得太师闻仲稳住了朝野,大商气运仿若回光返照。
  
  闻仲派兵威大将军晁田、晁雷前去试探周武王有无反意,晁田兄弟二人率一部兵马直入周国,并未遭受半分阻拦。
  
  周军尽皆退进岐山西侧,仿佛放弃了西岐以东的大片土地。
  
  周国之内有童谣传入周军之中,一句‘祸不及百姓,城下问兵戈’,让晁田、晁雷提心吊胆了一路,终于抵达岐山附近,与西岐大军拉开阵势对峙。
  
  他们虽然兵马少,可并非是为开战而来,只是试探。
  
  若西岐大军倾轧,晁田和晁雷直接就会扭头逃窜,回去找自家太师禀告一句‘西岐反了’,自会有百万商军蜂拥而来。
  
  两军对峙,晁田、晁雷披着战甲到了阵前,各骑战马。
  
  晁田指着远处队列整齐的周军,大喊一声:“吾乃兵威大将军晁田!今奉天子之诏,领太师之命,前来捉拿叛臣武成王,快让你们主将外出说话!”
  
  一声锣响,两部兵马迈着整齐的步伐挪开,黄飞虎骑着五色神牛冲在最前,杨戬站在战车之上,就在黄飞虎身后。
  
  西岐大将数名、黄家将领数名,左右跟随,气势非凡。
  
  晁田一见武成王,当即骂道:“你这贼子,竟还敢如此张扬!”
  
  “哼,”黄飞虎冷笑一声,却想起杨戬的嘱托,并不搭话,只是在阵前骑牛站着。
  
  “两位便是兵威大将军?”杨戬在战车之上拱拱手。
  
  晁田一愣,看着杨戬反问一句:“你又是何人?”
  
  “大胆!”西岐大将南宫适出声呵斥,“见到我家丞相焉敢无礼!”
  
  晁田冷笑道:“你又是何人?本将乃是天子亲封兵威大将军,你可有什么封号?”
  
  周军有将怒斥:“纣王无道,残杀忠良,已失天命,何敢自称天子!”
  
  “这位如此说话,可是要明目张胆的造反?”晁田目光一凝,“我劝你们及早将黄飞虎绑了,送来本阵,免得朝歌城发来大军,殃及此郡万千黎民!”
  
  南宫适乃是西岐名将,在周军之中名望甚高,听此言当真忍不住,对杨戬抱拳请命:“此贼太过目中无人,还请丞相下令,末将去拿了这人的首级!”
  
  “若能活捉最好,”杨戬淡然说了句,表情也有点不爽,“左右,为南宫将军擂鼓诸位!”
  
  一声令下,中军顿时响起了震天鼓声;南宫适举刀前冲,晁田纵马舞刀,毫不怯弱的迎了上来。
  
  看两将斗在一起,打的也是有模有样。
  
  杨戬在车上看的津津有味,虽然只是凡人持武拼斗,但也蕴含一些‘技巧’,给他颇多启发。
  
  战不过三十回合,南宫适用刀背将晁田打下马背,随手提起来,跃马而回。
  
  晁雷眼见兄长被擒,立刻就要发兵救援。
  
  杨戬一抬手,身后旗帜手奋力挥舞,周军十万兵马同声大吼,就要前冲开拔。
  
  晁雷面色大变,连忙下令鸣金收兵,急退三十里安营扎寨。
  
  周军回营,各自庆功,杨戬嘉奖了几句南宫适,后者张着嘴就有些合不上了,被几位将领拉着去吃酒。
  
  倒是黄飞虎,面色有些黯然,坐在那沉思少许,主动去找杨戬请命。
  
  黄飞虎道:“丞相,我入西周,未立寸功。那晁田虽莽撞了些,却也是忠义之士。不如我去游说一番,定能将他劝降归附,为伐纣大业填一份助力。”
  
  杨戬虽然知道黄飞虎这次是‘肉包子喂狗’,但也没戳破,只是道:“武成王全权行事。”
  
  黄飞虎辞别而去,满是自信的进了晁田的帐中。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不多时,黄飞虎就和晁田同来杨戬帐中。
  
  这就开始哥俩好了?
  
  杨戬以礼相待,言语温和,那晁田几次目光闪动,杨戬故意都视而不见。
  
  晁田道:“我那兄弟虽听我的,但我空口说也没个依凭,不如武成王随我去劝他一番。只消用劝我的那般言语再说一遍,我弟必识破那纣王的真面目。”
  
  “如此甚好,”黄飞虎立刻答应了句。
  
  杨戬也顺势点点头,目送这哥俩相携而去。
  
  待二人走后,杨戬让等在账外的南宫适进来,吩咐了两句,南宫适也听命而去。
  
  晁田与黄飞虎联袂归了商军大营,刚进帐中,晁田突然就一声大喝:“将黄飞虎拿了!”
  
  左右冲出数十名刀斧手,一拥而上,将黄飞虎摁压在地上。
  
  黄飞虎破口大骂,晁田和晁雷立刻拔营回返,半路却遭周军截杀,三五万人不多时便四散溃败,周军将黄飞虎迎回,擒拿了晁雷和晁田两兄弟。
  
  但周军并未为难两人,以礼相待,又派了几位大臣游说言说,历数纣王罪状,畅谈人生理想。
  
  再入杨戬帐中,晁田满脸惭愧,晁雷则是视死如归,颇有胆识。
  
  杨戬起身,向前为两人亲自松绑,依然有招降之意。
  
  虽然有点嫌麻烦,但既然决定收服这两人,杨戬也只能尽量温和的言说两句,顿时把晁田感动的涕泗横流。
  
  晁田喊道:“得蒙丞相不弃,我兄弟二人的性命,就卖于西岐了!”
  
  杨戬淡然一笑。
  
  封神炮灰,成功加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