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四百三十五章 十二金仙驾西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军军营之外,那道道仙光不断起伏,时而化作仙禽,时而凝做神兽,引得周军将士不住参拜。
  
      哪吒等人迅速奔到辕门处,见仙光闪耀,未曾看到人影在其中,顿时颇感玄妙。
  
      这般阵仗,自然也惊动了十绝阵各阵之中的十天君,与商军之中的闻仲。
  
      闻太师早就料到了阐教会有仙人前来,还在想会来哪几人,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晚,已经过了五十日才出现动静。
  
      眼见十绝阵每日威能增进,闻仲自是越发心安,只觉得有十位天君在此,今次必可功成。
  
      八十万大军,粮道铺的这么远,闻仲所忧虑之事颇多;好在五关储配粮草充实,大商各地调集粮草也无阻碍,不然只是这么抻着,商军就有些受不住。
  
      今日得见周营之前出现漫天仙光,闻太师心中也松了口气。..
  
      决战,已然来临。
  
      闻仲下令,各军备战;沉寂了许久的商军大营,终于响起了隆隆的鼓声。
  
      这次,大军不再远途疲敝,对周遭地形也早已吃透,若再敌不过周军……
  
      闻仲冷哼一声,当无此理。
  
      金鳌岛之上,隐在云雾之中的碧游宫殿前,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三位顶尖大能远远注视着西岐之地。
  
      她们自是被西岐出现的仙光所惊动,自闭关而出,在此地静立。
  
      龟灵圣母貌若少女,无当圣母面容清艳,像这般功参造化、法力通玄的大神通者,面有心声、心有道相,自不会有丑陋外相。
  
      “师姐,秦完他们似乎有些麻烦。”龟灵圣母话语中带着些许担心。
  
      “师尊有令,我教弟子不可身入南洲,他们十人去了南洲,已应了大劫,”金灵圣母低声道,“那杨戬根本打不死,你我去了也无甚大用。”
  
      龟灵圣母低声问:“咱们便只是这般看着吗?”
  
      “不看便是了,”无当圣母一甩衣袖,霓裳仙衣轻轻晃动,已转身走回了碧游宫中,“无视师尊之令,管他们作甚?我教弟子这般多,也不缺他们几个。”
  
      这话虽刺耳,却让龟灵圣母说不出辩驳之话。
  
      金灵圣母也道:“不必多看了,他们阐教仙人此次必是高手齐出,要找回之前被咱们落下的面皮。”
  
      龟灵圣母轻声问:“师尊为何不让我等去与阐教相对?咱们为何要怕他们?”
  
      “师尊之意,我等如何能揣度?”金灵圣母话虽这般说,嘴角却露出些饱含无奈的笑意。
  
      三清一家,通天教主念着旧情是其一。
  
      通天教主所持至宝乃是诛仙四剑,主杀伐,却无法镇压截教气运,而通天教主又广收门徒,截教之内良莠不齐,一教气运,比有盘古幡镇压气运、只收福源之仙的阐教相差甚大。这是其二。
  
      大劫降下,拼的是法力神通,但同样拼的是气运机缘。
  
      杨戬气运加身,金灵圣母与乌云仙两位顶尖大能出手都未能将他斩下,反而让他涅槃之后玄体趋近圆满,越发棘手。
  
      这就是实证。
  
      “气运,呵。”
  
      金灵圣母身影消失不见,只留下这一声颇为复杂的感慨。
  
      有嘲讽,也有淡淡的不屑。
  
      朝歌城,商君王宫,摘星楼中。
  
      帝辛今日未早朝,醒来之后便命人摆酒,拉着爱妃妲己饮酒作乐。
  
      忽而帝辛心生烦躁,妲己那妖娆绝世的倩影在前方曼舞,帝辛却双目失神,注视着西面之地。
  
      “大王?您还未睡醒吗?”
  
      妲己笑吟吟的走来,纱裙之内只穿着抹胸小衣,每一寸肌肤都散发着令人迷醉的光泽。
  
      帝辛复而轻笑,霸道的将妲己揽在怀中,拿着酒杯往她嘴边送去。
  
      妲己饮酒,目光迷离。
  
      帝辛却并未像平时那般直接跃马扬鞭,反而问道:“爱妃觉得,太师此去征伐西岐,再有多少时日可功成?”
  
      妲己轻笑道:“大王何必担忧?闻太师乃高人,自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西岐不过蛮夷之地,不过是有些恶仙相助,故才耽误了太师少许时日。”
  
      “唉,”帝辛轻叹了声,转而问,“爱妃何时再让群仙前来与寡人玩乐?”
  
      群仙?
  
      早被你那皇叔一把火给烧干净了!
  
      妲己心中轻叹了声,低声道:“大王,仙人也并非每日清闲,而且喊他们来一次,臣妾便要损几年寿命……”
  
      “爱妃为何不早说?”帝辛顿时面带自责,将妲己拥在怀中,“爱妃还要与寡人恩爱终老,不可再唤仙了,不可再唤仙了。”
  
      帝辛自是无法看到,他怀中的爱妃目光闪烁,其中却有几分不忍……
  
      摘星楼上,龙帐清暖。
  
      那哝哝低语,若不在这般王庭高阁,或许会有另一番故事。
  
      ……
  
      西岐之地,周营之前。
  
      仙光已弥漫了小半个时辰,杨戬与哪吒站在辕门外等待;思前想后,杨戬还是派人去请武王前来,只说阐教众仙稍后要前来此地。
  
      武王自是沐浴更衣,率了三千轻骑,直接跃马本来。
  
      “大王,”杨戬带着营中诸将向前迎接,众甲士屏气凝神,精神高涨。
  
      武王得见这般气势的大军,自是心中大悦,拉着杨戬的手臂在军营走动。
  
      杨戬让他去大帐歇息,武王摆摆手,只说先迎众仙,与杨戬并肩站在辕门处,看着那漫天仙光。
  
      姬发轻叹道:“孤之憾事,便是无修行之路;不过孤乃周国之主,若要孤放下这万千子民,去山中清修,却是有负万民之信赖。”
  
      “大王之豁达,着实令人钦佩,”杨戬笑道,“大王这一世凝天下之龙运,做个明君,待百年之后,自可入轮回天人道,享百世福泽。”
  
      姬发顿时笑个不停,扶着腰间悬挂的宝剑,“丞相当真是……别的大臣都说我寿与天齐,万岁永昌,你倒是直接点破我凡人之躯,让我好生尴尬。”
  
      这般玩笑的言语,也不称孤道寡了。
  
      两人身后的武将顿时低头不敢说话,杨戬能这般随意,他们可不敢轻慢了大王。
  
      杨戬笑道:“这些都是定数,大王不必担心,做个好王积累功德便是。”
  
      武王不断点头,又问:“那稍后众仙家前来,我是不是也要拜一拜?”
  
      “不拜,”杨戬摇摇头,“大王需记得,人皇不拜仙神,只敬天地。非祭非祀,不可跪拜,以免折损人族气运。”
  
      “人皇……”
  
      武王喃喃自语,看向了东面。
  
      “等丞相攻下朝歌城那一日,孤才可有此称谓吧。”
  
      杨戬笑而不语,看了眼身后的几位师弟和数十位周军之将,一群人尽皆低头,哪吒和黄天化这俩货也不例外。
  
      “丞相,众仙家何时前来?”
  
      杨戬神识扫过数万里也不见阐教仙的踪影,料想应当是要用挪移神通出场,便道:“大王稍等,还需我去恭请。”
  
      武王问:“可需备祭?”
  
      “不必如此周章,”杨戬摇摇头,提步向前,战甲被仙光映的泛起层层仙光。
  
      杨戬到了辕门之外,立在仙光边缘,道一句:“弟子杨戬,今日被困十绝阵前,力有不逮,恐祸及万万凡人,故此恭请师门仙长前来相助,兴周之基业,救万民于水火!”
  
      话音落下,便听晴天响雷,霹雳阵阵。
  
      杨戬嘴角一撇,这群大爷果然是在等他开口相请。
  
      大爷们好面子,杨戬辈分小,理所应当。
  
      当下,仙光之中泛起灵芝状的仙云,还一连泛起了十二朵。
  
      这十二朵仙云之上,有十二道身影盘坐在蒲团之上,从虚而实,渐渐凝聚。
  
      来人是谁?
  
      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
  
      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
  
      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
  
      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
  
      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
  
      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
  
      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
  
      夹龙山飞云洞惧留孙;
  
      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大法师;
  
      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
  
      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
  
      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
  
      这十二仙人,一个个都是仙风道姑,一位位俱是得道高人,有道是:
  
      福源深厚法力长,神通广大真仙人!
  
      阐教十二金仙初聚齐,霎时间现出漫天祥云,仙鹤回旋,道童诵经,又有十多道身影在仙光之中走出,立在下方,却是随师父前来的弟子,门内修行的清仙。
  
      雷震子也混在其中,在一群眉清目秀的仙人之中,倒是颇为显眼。
  
      杨戬向前做道揖,“见过诸位师伯师叔,见过师父!”
  
      哪吒、雷震子、金吒、木吒、黄天化同时向前,躬身相请,也说的相同话语。
  
      武王有点瞧不过来,目光在十二金仙之上转动,最后也带着群臣向前。
  
      “众仙家能来相助我周国,姬发不胜感激,请受姬发一拜!”
  
      当下,武王拱手,一拜到地。
  
      众仙不敢承有人皇气运的武王之礼,尽皆起身做道揖回礼。这与修为无关,只因天地纲常如此。
  
      “杨戬师侄?”广成子笑道,“这便是那十绝阵?”
  
      杨戬道:“不错,这便是十绝阵,其中各有凶险。”沉吟一声,杨戬道:“师伯,师叔,师父,还请帐内就座,咱们好好商议一番破阵之法。”
  
      众仙齐齐点头,广成子更是道一句:“今日到了这地界,你是此地丞相,我等皆是来相助与你,你……看着办便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