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道之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广寒宫深,深不知有几层。
  
      姮娥久居的楼台只是在广寒宫外围,其内隐藏在黑暗之地,尚有连绵不绝的宫殿楼阁。
  
      上古时,广寒宫便像是如今的昆仑瑶池,都是‘天庭王母’所在的仙府。
  
      羲和如今似乎被天炎道子复活,倒是没机会回返月宫;而姮娥自上古结束时入了广寒宫,将破败的宫殿独自一人慢慢修缮,却最后选择住在离着广寒宫大门最近的楼台。
  
      “仙子为何不收些徒弟,或是找些女仙作伴?”
  
      “人一多总觉得乏困,”姮娥回答看似轻松,实则透露出少许无奈。
  
      在女仙之中,像她这般,也是不太合群的那种吧。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姿色过于出众也容易没什么知心好友,而姮娥修为又不算太高,道法也不算精深,也无法和天地间那几位女仙大能论交。
  
      算是相当尴尬。
  
      走在广寒宫最宏伟的殿内,月桂树之影就在窗外,满天繁星仿若绣在布幔上,随微风轻轻徜徉。
  
      “可惜了此地美景
  
      “真君方才所言,洪荒似乎危在旦夕,可否告知小仙是哪般劫难又要临世?”
  
      “外敌,洪荒胜算不足一成吧,几位圣人、大能前辈,各方有道之士,尽皆在为准备应对这场劫难。”
  
      “外敌?”姮娥皱眉注视着杨戬,“此话怎讲?”
  
      杨戬简单道了句:“洪荒之前曾有数个修道大世,这几个大世都在顶峰时葬送在了这些强敌手中。洪荒尚无法与这些大世相比,但敌踪已现……这里面有诸多事,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
  
      “既然是外敌,为何真君还要在天庭之内隐藏行踪?”
  
      “天庭之内有对方的暗子,还是颇为难对付之人,”杨戬看着姮娥,问道:“说起这个,不知这月宫大阵出自何人之手?”
  
      姮娥道:“月宫大阵乃上古时妖皇帝俊以洛书河图之奇阵布置而成,本是用以守卫妖族秘库,后妖庭败亡,此地亦被人族大军攻破,在我飞升时,得蒙老君关照,将大阵再次修缮妥当。”
  
      原来是这般……
  
      河图洛书之阵,再有太清圣人的手段,怪不得能让杨戬迈入玄黄境之后的玄气无从施展。
  
      正说话间,姮娥带着杨戬绕到那大殿后方,在一处刻画着六角阵纹的凉亭中停下。
  
      “这里便是大阵唯一的出入口,”姮娥低声道,“老君曾言,若非道门亲传弟子前来,不可入此阵,应当是在下面放了一些宝物。”
  
      “星君未进去过吗?”
  
      姮娥摇摇头,手中多了一面刻画着阴阳双鱼的玉牌,递给了杨戬,对杨戬道:“真君自行去吧。”
  
      “无妨,仙子与我一同来便是。”
  
      杨戬对手中玉牌注入一股玄气,那太极双鱼‘欢快’的游出,转眼在两人身周刻画出了一面黑白太极阵法。
  
      太极缓缓下落,脚下那六芒大阵也闪耀光亮,而后就感觉脚下轻轻一颤,那石板化作了云雾,载着两人缓缓下落。
  
      姮娥也是有些好奇,自己在广寒宫住了这么久,从不知脚下埋着何物。
  
      初下沉时,面前依然是太阴星的石层,但这些石层都散发着莹莹的光亮,映的姮娥不可方物。
  
      杨戬神识蔓延了出去,各处并没有什么异常。
  
      而等他们下坠千丈,总算到了覆盖了整个太阴星内部的大阵。
  
      这次,大阵并未阻拦,他们仿若穿透了一层薄薄的水面,闯入了一处景色绮丽之地。
  
      进入大阵之中,方能窥见此阵之秘。
  
      抬头看去,却见正上方乃是纵横交错的藤蔓,再仔细去看,这不就是月桂树的根系?
  
      这大阵原来是以月桂树的根系为基,再辅以道门奇阵,划阴阳、五行、太阴之力,在广寒宫之下,开辟出了一个广阔的小世界。
  
      低头望去,各处都是云雾缭绕,随处可见灵石堆砌。
  
      而在云雾正上,月桂树主根之下,有一座大殿浮浮沉沉,顿时吸引了杨戬的注意。
  
      潺潺灵溪环绕大殿流淌,随处漂浮的灵石在各处飘荡。
  
      杨戬要寻太阴真火,需继续下潜,去星核处采集;但看到这大殿,杨戬又泛起了少许好奇。
  
      “星君,不如同去逛逛。”
  
      “我非道门弟子,怕有些不太妥当。”
  
      “老君既然委托星君此事,自是默许了星君随意进出之便利,走吧,一同瞧瞧去。”
  
      终究是抵不过杨戬三言两语的劝说,姮娥随杨戬一同飞去了那座大殿。
  
      大殿不算太大,但却给人一股庄严肃穆之感。
  
      到了近前,能看到大殿门外挂着一块竖匾,上书‘道藏阁’三字,再朝其中望去,映入眼中的便是殿门处的一块石碑,以及石碑后那一座座书架。
  
      石碑之上有百字碑文,杨戬小声读了出来:
  
      “天地有终,灵生无常,道门虽强盛,却犹有兴亡之定数。故立此阁,藏于广寒宫之下。倘若道门有失,天地有损,修道之世中,则道门弟子开启此殿,取其内典籍,以存修道寻真之事。若非道门弟子,须得在此地跪拜立誓,入道门修行,方可入内。”
  
      杨戬伫立良久,一旁姮娥道:“此地我还是不要进去了。”
  
      “也好,”杨戬笑道,“几位师祖高瞻远瞩,在道门最强盛时,却留下此道藏殿。这般远见,非我能及。”
  
      姮娥也轻轻颔首,似乎兴致缺缺,已经将目光看向其他地方。
  
      杨戬迈步向前,到了殿内,随意拿起一枚玉石雕琢而成的书简,小心的摊开,发现竟是阐教典籍。
  
      显然,此地并非只是收纳了太清老子之著,三教的珍贵教典都留在了此地。
  
      杨戬并未多看,只是朝着殿内走去,走到最深处,对着摆放在前方的三清石像做了个道揖,这才回身折返。
  
      这一回来倒是不要紧,却见到石碑背面似乎有光芒闪过,背部似乎还刻着百多字,但这些文字歪歪扭扭,仿若蝌蚪一般,并非洪荒所有……
  
      反倒是有些像是大道之纹的简化版本?
  
      杨戬略微皱眉,他从未见过这些文字,但却一眼就能认得。
  
      翻译过来,大概便是:
  
      ‘今借阅道藏殿内藏书六百一十二卷,却因师门恩重,不可入道门,多有得罪,若寻到道门弟子,吾自会引他来此地。’
  
      没有落款,也没有其他线索,但这百字却让杨戬颇有些别扭。
  
      这话什么意思?
  
      ‘若寻到道门弟子’,换而言之,这人似乎并不知道门……
  
      杨戬一阵纳闷,站在那驻足了一阵,正当他要将碑文拓印下来,拿回去让几位师祖研究,却见其上有玄光闪烁,这些蝌蚪般的文字渐渐消退,最后诡异的消失不见。
  
      这……什么情况?
  
      饶是杨戬修为已然不弱,但此时浑身鸡皮疙瘩都泛了起来。
  
      一旁姮娥纳闷的看了过来,杨戬嘴角轻轻抽搐了下,仔细盯着面前的石碑。
  
      石碑背面光秃秃的,再无半点痕迹。
  
      杨戬嘀咕了句:“刚才莫非是闹鬼了?”
  
      姮娥不由轻笑了声,“地府鬼修可有能入你眼的人物?”
  
      “并非是说这,”杨戬只觉得自己有些口干舌燥,这道藏殿顿显诡异。
  
      杨戬向前,手指在石碑一角划过,切下了一小块石料。
  
      而后便道:“此地久留不宜,星君不如同我去取太阴之火。”
  
      “嗯,我也没见过太阴星核是哪般奇景。”
  
      离了道藏殿,取道朝着云下落去,一路畅通无阻,只是觉得有些冷寒。
  
      度过几层天然形成的大阵,杨戬也无心去研究太阴星其内的布置,一直钻到最深处,又到了一方小天地内,总算见到了那颗闪耀着奇彩光弧的星辰之核。
  
      太阴星核周遭,一团又一团浅白色的火焰轻轻闪烁着,明灭不定、所处不稳。
  
      杨戬向前,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玉器,用玄气铺垫了一层,小心翼翼的采摘了三株太阴之火。
  
      看着被玄气困住,犹自在那狭小范围内不断闪烁的白色火焰,杨戬像是悟到了点什么。
  
      似乎,太阴之火蕴含了某种有关时空的奇异大道,只是道则不全,无法用以修行。
  
      莫非他之前见到的那些文字,是无数岁月之后的后人所写?那时道门已经不复存在了吗?
  
      若真如此就好了。
  
      杨戬心情豁然开朗,倘若那真是无数年之后的后人所写,方可知太阴星是存在的,修道之事也并未断绝……
  
      “不管如何,生灵未灭。”
  
      姮娥若有所思的看着杨戬,目光深处划过少许嘲讽,但那丝嘲讽去的太快,没有惊动杨戬半分。
  
      “多谢星君相助,我已取到此火,就此回返了。”
  
      “走吧,我送真君一程。”
  
      “请。”
  
      杨戬做了个请的手势,驾云带着姮娥缓缓上升,飞去了来路。
  
      那道藏殿,杨戬却并未再踏足,也将此事埋在了心里,也算多了点希望。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