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考虑‘后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小时后。
  
      飞机降落在县里机场。
  
      他们坐上沐健新买的加长奔驰。
  
      沐健农场的机场最多起降一下小飞机。
  
      撒撒农药的那种还行。就算是湾流这种对跑道长度要求不高的机型,也无法在沐健的农场降落,对此,沐健再一次觉得自己的农场太小。
  
      “下次来,我绝对让你的飞机能降落在我的农场。”
  
      沐健也有扩大农场的想法。
  
      “你还是省省吧,有这个钱,投资什么不好。”柴仁嘴毒,但是心好,沐健都没有这么贵的私人飞机,一年估计也停不了几次。
  
      又不是葛家那种。
  
      天天用。
  
      沐健一听也是,那就只投资农场,修高标准飞机跑道还是算了,“这两年美国的经济要出问题,建议不要入手金融资产。”
  
      “怎么,又要开启收割模式了?”柴仁微微一笑。
  
      “你还挺了解的嘛。”沐健说。
  
      柴仁撇嘴,“哼,他们也就那点手段,不过,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方法,当泡沫累积到一定程度,需要戳破。避免泡沫更大,爆发起来无法收拾。”
  
      几乎每十年。
  
      全球经济就会经历一个周期,这好似成了规律一样,世界经济反复在‘经济危机---经济复苏’之前反复,仿佛定律一样。
  
      这既是人为。
  
      也是经济的自发惯性,有时候很难分清,不过,不能否认,这种周期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每次的导火索都会有所差别罢了。
  
      美国要爆发金融危机。
  
      柴仁一点都不吃惊。
  
      “就是有点可惜,我们只能在后面喝点汤。”沐健叹了口气,这种危机,就像是一块带刺的蛋糕,没有入场券,只能吃点奶油。
  
      不然。
  
      刺刀也是要伤人的。
  
      “有汤喝就不错了,总比很多人要破产的好。”柴仁一点不在意。
  
      “也是,其实挺羡慕华夏的,就算外面再闹腾,你们也受不到太大的影响。”沐健说道。
  
      柴仁笑道:“你直接说我们经济相对封闭得了。”
  
      “抗风险能力强。”沐健说。
  
      “但是,一旦自我戳泡沫,伤害也是最深的。”柴仁是做矿产行业的,从开采,运输,到冶炼,更清楚华夏未来的战略。
  
      城市化,基建,钢铁在短时间内会是一片繁荣。
  
      但是。
  
      繁华散尽。
  
      整个行业都会面临巨大的危机,产能过剩,这是未来华夏会不断积累的问题,华夏是个执行力极高的国家,说做什么就走什么。
  
      公路、高铁、基建、商品房,短时间内,华夏会为它们积蓄令世人瞩目的产能,可是,当这条路走到后面,如此产能,谁能消化?
  
      一个国家的建设。
  
      到了后期。
  
      就会和美国一样,对这类项目的疯狂减产,最后,华夏的消费升级,将会取代这些马车,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矿产,钢铁,都将逐渐成为‘夕阳产业’。
  
      发达国家走过的路。
  
      华夏正在走。
  
      澳大利亚也知道,等华夏的疯狂基建项目和城市化走到尾声,它的铁矿石将会失去华夏市场,这才次次涨价,乘着好时段赚一笔。
  
      否则。
  
      当华夏开始去产能的时候,卖不卖的出去都是问题,更别说卖上价了,华夏也一直容忍,很简单,美元这玩意儿,不买点矿换成现货,难道省下来去买美国国债不成。
  
      收益是可以。
  
      但是持有美元本身就是一种捆绑。
  
      华夏可不想被美国捆太紧,能花出去换点有用的回来,贵点便宜点,其实都不是什么大事情,亏和赚,在华夏心底有另一笔账。
  
      柴仁忽然问,“唐青,你说,钢铁这类产业的未来,是在非洲吗?”
  
      当华夏开始去产能。
  
      想要继续过得滋润,柴仁就得考虑‘后事’。
  
      “不一定,发展中国家,都有搞头。”唐青说道。
  
      “印度怎么样?”柴仁想起了这个人口大国。
  
      “那地方,短时间内我不看好。”唐青摇头。
  
      印度。
  
      其国内之复杂,和一团乱麻差不多。
  
      种样繁多的阶级,多到让人头疼的信仰,毫无计划的人口,一点不和谐的政治结构,总而言之,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都是问题。
  
      唐青曾设想过。
  
      若是让战士渗透进去。
  
      能不能短时间内内带它走上现代化的道路,答案是。。。不可能,就算战士们像零一样,坐到那样的位置,也几乎没办法。
  
      首先。
  
      印度政府权力小。
  
      地方权力大,几十个邦只是名义上归印度政府管,可都是当地的千年家族把持着最主要的经济和政治资源,外人根本无法插手。
  
      其次。
  
      和美国一样,美国地大物博,想要修一条公路,论证就能跑死当地政府,而印度也是一样,土地几乎全部私有,征地极难。基建的难度不是钱。
  
      还有就是劳工问题,劳动力素质问题,税率问题,交通问题,效率问题,诚信问题,社会结构问题。。。
  
      说实话。
  
      在了解过后。
  
      唐青觉得非洲那边好多了,没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关系和问题,最重要的是,非洲国家的政府掌握的资源多,而印度,哪还有多少无主的利益?
  
      没利益。
  
      去争什么?
  
      唐青总结道:“我看好印度的经济,但只限于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销售市场,其他的,利益再大,都不是我们容易参与进去的。”
  
      “。。。那我还是主要在非洲倒腾吧。”柴仁只好放弃这个打算。
  
      。。。
  
      六月一日。
  
      上午。
  
      唐青回到了沪市。
  
      柴仁打着顺丰机回了京城。
  
      今天是儿童节。
  
      虽然自家闺女还没到去游乐园玩的年纪,但是作为父亲,柴仁还是希望在这个日子见见闺女,合一张影,以后可以翻出来说道说道。
  
      以前。
  
      柴仁觉得世界大可去得。
  
      但是有了女儿后。
  
      那种骨肉之情,让以前天不怕地不怕的柴仁的胆子小了许多,这一年来连非洲都没去过,生怕自己命不硬,出了意外,再也看不到闺女了。
  
      回到别墅。
  
      吃完午饭。
  
      唐青看着外面的艳阳天,六月一日,是他重生的日子,当天,他还在街上发小纸片,还被人骂,在路边汗流浃背地喝着红茶。
  
      如今。
  
      他事业有成。
  
      势力遍布全球。
  
      人生。
  
      真的如戏一般。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