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六章:规划路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严重的货币失衡,和巨大的贸易顺差,让这段时期的国际倒爷们大发其财。
  解体过后的苏连,虽然拥有着无比强大的重工基础,却也严重缺乏轻功产品的相关产能。
  中国这边过去的,几乎所有的轻功产品,哪怕罐头火腿肠这些小商品,在厄罗斯都能够大发其财。
  而且赚钱的速度贼快,还不需要什么技术。
  以前范阳就曾看见过一则新闻,说是一个杀人犯,上了国际列,也当起了倒爷,可他不敢下车,也不敢去住宿,更不敢跑到银行开户存钱,吃喝拉撒都在火车上。
  结果被抓住的时候,两个麻布口袋,装了好几百万,全部是现金。
  不光民间贸易,官方也在倒买倒卖,飞机,坦克,大炮,红白黄黑贵金属,只要能换的,全部拿来换商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名鼎鼎,曾经登顶大陆首富的传奇倒爷,牟其中了。
  这位传奇中的传奇,用几百车罐头,轻化工产品,在苏连换回了几架图-154客运飞机,获利过亿。
  后来就漂了。
  这位传奇首富的脑洞其大,曾一本正经的想要开发大西北,计划将喜马拉雅山炸开个口子,让印度洋上的暖湿气流,经过尼泊尔,吹进青藏高原,让原本贫瘠的土地,变成富饶的鱼米之乡。
  还打算开发满洲里,又到厄罗斯发射卫星,要将几十万平方公里,打造成北方的香港。
  这和后来李伯清的长城贴瓷砖,飞机转弯灯,火车内外胎,不得不说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厄罗斯在这场精心策划的金融战争中败得一败涂地,随便漏一点点出来也要捡得盆满钵满。
  这一趟暴富列车,范阳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既然重生一次,是怎么样都要搭上的。
  越想越觉得可行,前世范阳曾经三次进藏自驾游,路线还是很熟悉的,主要有两条路,一条从都江堰,翻四姑娘山,小金,丹巴,昌都,到拉萨。
  一条从雅安,翻二郎山,走大渡河,从泸定,到康定,丹巴,过塔公草原,成都到西.0藏有2000多公里,按照目前的交通状况,恐怕要走一个多星期。
  但是完全不用那么费事,海拔2800米以上就是雪线了,只要过了雪线的山坡上都有虫草。
  它这个生长的模式有点奇怪,冬天的时候,它是虫子,就跟地里的毛毛虫没什么区别,但是这些土壤里面有一种虫草菌,虫子冬眠的时候就寄生在虫体里面,等到开春温暖的时候,虫子就会往上爬。
  说来也很神奇,每每虫子刚刚要破土而出的时候,这个时候脑袋向上,但是绝对等不到爬出来,寄生的虫草菌就会突然发作,虫卵必死,然后脑袋上就会长出一根两三厘米长,像朵小蘑菇一样的茸顶。
  但是采挖的时间只有三天,超过三天,草就长大了,土下虫体的营养就被吸收殆尽,就没有任何的药用价值。
  而海拔3000米,根本用不了跑那么远,康定就有。
  二郎山的海拔就超过4000米了。
  成都到康定,那就很近,只有300多公里,后世通了高速公路的情况下,几个小时就到。
  跑马山上,搞不好也能挖出几公斤虫草来。
  这个想法是完全可行的,成都到康定,一张车票10多块钱就到了,而康定,自古以来就是XC与中原的贸易口岸,风俗人情都很开明,汉人还多一些,只走到康定的话,无论语言,沟通,吃喝拉撒都没问题,就是不知道目前的虫草价格到底是多少。
  速度够快的话,在里面呆上几天,搞不好能拉回来几十公斤。
  囤积一两年,绝对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要是有个几百块钱,就可以先试着跑一趟。
  但是这个启动资金,却有点难受。
  毕竟,他目前一分钱也拿不出来。
  管他的,想太多了都没用,必须要行动起来。
  看了下表,才上午8点多,原本打算今天把猪圈修完的,可想到了发财大计,哪里还有心思修什么猪圈。
  “妈,我打算今天到镇上去一趟。”
  “去干什么?”他母亲问道。
  “没什么,就去逛逛,看看大哥的店子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嘛。”
  “嗯,这也行,那你等等,给你哥带点腊肉过去。”
  没过一会儿,母亲包了一小块腊肉过来。
  范阳带上,刚准备走,缺一门又来了。
  这家伙还是蛮厚道,惦记着今天还要帮范阳修猪圈。
  范阳一想,自己到康定去,人生地不熟的,有个人作伴要好些,万一有个什么事,至少能多一个人商量。
  而且缺一门虽然手残疾了,但性格还不错,除了贪吃,其他也没什么缺点。
  笨,搞不好还是一件好事。
  “走,今天先不急修猪圈,跟我到镇上跑一趟。”
  “去干啥啊?”
  “发财,去不去?”
  “去。”
  缺一门也没问,只道范阳是开玩笑的。
  从村里到镇上,还有好几公里远,这个年代就连自行车都是个稀罕东西,交通基本靠走。
  镇上每逢3号,5号,7号,赶集,一路上到处都是肩扛手提,或者背个背篼的村民们,沿着马路艰难的行走着。
  这个时代的农民,卖个蔬菜,挣个1块两块钱,都格外艰难。
  也有公共汽车,车顶上装着一个硕大的天然气包,这是国家石油产能不足时期的特色产物,上车就5毛钱的车费,但绝大多数村民都舍不得花这几毛钱。
  “范阳,你听说了吗,四大队的二狗子,听说要结婚了?”
  路上,缺一门忽然说道。
  “额?没听说啊,谁家的姑娘嘛。”
  “我也不知道,呵呵,二狗子那长相,也不知道谁瞎了眼能看上他啊。”
  “……”
  范阳无语了,这是大哥笑二哥啊。
  “你操什么心。”
  忽然想起个什么,贱贱的笑了一下说道:“你个龟儿子,该不是发春了吧?咋的?想女人了?”
  缺一门脸上还有点腼腆,但随即脸色暗淡了下去。
  说实话,抛开他的残疾不谈,缺一门个子还是有那么高,面相还是不错的。
  可惜,如果不是碰到范阳,他这一辈子恐怕都难。
  家徒四壁,只有一只手,工作都很难找得到。
  缺一门勉强挤出个笑容说道:“啥想不想女人,有口饱饭吃就算不错了。”
  想了一下,缺一门又非常认真的说道:“范阳,你说这个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啊?对了,你以后打算干啥?”
  “你真的想听?”
  “这肯定啊,总得想办法搞点钱花。”
  “放心,钱肯定是能赚到的,咱们不是还年轻么。”
  两人一路闲聊,缺一门心思挺单纯的,既然重生一次,自己以后需要帮忙,需要用人的地方还很多,范阳并不介意顺便拉缺一门一把。
  毕竟,从小到大,缺一门对自己还是挺够意思的,毕竟也是从小长到大的。
  但说了太多,缺一门也不可能懂。
  还有,缺一门的心性,还是要进行进一步的考察,不然到时候养了个白眼狼,那就不划算了。
  两人就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速度还是挺快,不过半个多小时,就走到了镇上。
  今天恰逢赶集,只有三四米宽的街道上,挤的人摩肩擦踵。
  习惯了后世在城市里生活,每隔一个路段都有菜市场的范阳,不大不小还被震撼了一下。
  “好家伙,赶个集怎么这么多人?”
  看见前面密密麻麻的人头,范阳忍不住说道。
  “这才多少人,我们是来得晚了,再早一点,挤都挤不动。”
  缺一门大惊小怪的看了范阳一眼。
  范阳早上还吃了早饭的,但缺一门显然什么都没吃,看见路边一个卖包子的,馋得迈不动腿。
  一看缺一门那个架势,鬼鬼祟祟要往里面挤了,范阳就知道他想干什么了。
  “走,小心等一下逮到,把另一只手给你打断。”
  “没事儿,大不了跑快一点就行。”
  “……”
  “别。”范阳还是一把将缺一门拉住了。“等下去我哥的铺子上吃。”
  看这人山人海的架势,范阳心里忽忽又火热了起来,这是一个乡村间的小镇,以农业为主,附近好几个生产队,起码上万的人口,都靠着这个小镇集散商品,出售农作物,换取生活的必须用品。
  总共只有一条街,两个岔路,主街道只有几百米长,街道两边是密密麻麻的商铺。
  一路留心走了一遍,发现镇上的经营结构还是很简单,主要还是衣食住行为主,打米店,也就是俗称的磨坊,榨油作坊,油米调料店,茶馆,饭店,还有就是镇政府,卫生院,街尾是一个小学,四周围了一圈文具店,副食店之类。
  这种小镇上,也没有什么城管之类的概念。
  走江湖的货郎,算命的,卖狗皮膏药的,风湿止痛散的,卖药酒的,补牙齿的,哪里有空位置,就往哪里摆。
  还有那种摊开一个塑料口袋,就卖黄胶鞋的,镰刀,锄头,洋铲这些卖吼货的,来一来,看一看等等吆喝不绝于耳。
  小小一条土街道,一下雨就满地的泥泞,车都过不去,看这架势,一天流通的人口,却不下好几千人。
  这就意味着,是不是可以想个什么办法?
  在短时间内挣到个几百块钱?
  募集到去康定的启动资金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