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百六十四章 孔子学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诗与远方》第二期筹备工作一切顺利,按照计划周末一早准时出发。和第一期有所不同的是,从这一期开始,项目组已经有了自己的直播车和项目团队,可以说是鸟枪换大跑了。再就是这一期准备也更加充分。随团人员有秦晨、徐正才校长,还有孔子知识大赛小学生组的冠亚军红红和亮亮。当然了所谓的这个知识大赛,也是项目组为了提高本期直播的人气搞的一个预热活动。就是通过《论语》背诵、讲述孔子故事、知识抢答等形式挑选出来的。本来还分了成人组、高中组、初中组,分别也有一个冠亚军,只不过高中和初中组人选都因为高考和中考的原因未能参加,成人组已经有了秦晨和徐校长也就没有找他们。虽然这个大赛的面有些窄,但是从当时参与人员水平看还是非常了得,特别是最后选出来的冠亚军那更是让人刮目相看。这也充分说明了孔子在当今社会和教育界的广泛影响。
  人到齐了。神采飞扬、精神抖擞的刘小柳让大家站到一起,来了一张全家福。他把镜头逐一对准每一个人让大家向观众打个招呼,刘小柳做着简要介绍。
  “超级艺术家秦晨,儒学大师徐正才,孔子知识大赛冠亚军红红、亮亮。”介绍完了随团嘉宾,刘小柳对着镜头调皮地做个鬼脸。然后补上一句------“本次团员全明星阵容。”然后便上车出发。
  一上车,刘小柳就打开了一篇孔子大典的祭文。祭文在古老的音乐声中半吟半诵。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榛莽开辟,艰苦备尝。
  聚族而居,德性陶养。
  安土敦仁,大爱无疆。
  启沃族群,厥为圣王。
  羲娲炎黄,尧舜禹汤。
  文武周公,蹈厉发扬。
  方策布列,元典高张。
  迄吾夫子,木铎天降。
  少陈俎豆,礼容端庄。
  长肄文献,私学开讲。
  弟子三千,济济一堂。
  周游列国,栖栖遑遑。
  不合世用,退立纪纲。
  手定六经,启下承上。
  金声玉振,大成克当。
  深体天心,鉴观圣王。
  发明仁学,人道允彰。
  欲仁仁至,大本在卬。
  己立立人,忠心坦荡。
  不欲勿施,恕情深长。
  格致诚正,修身乃臧。
  家齐国治,咸宁万邦。
  爱及万类,钓而不纲。
  和谐宇宙,生机洋洋。
  圣教垂统,禹域同光。
  陶铸君子,温良恭让。
  文明以止,四裔风向。
  寰球大通,远播影响。
  西哲服膺,万国崇仰。
  德慧渊广,要在仁让。
  身心以宁,人伦偕畅。
  小康将成,大同可望。
  保合天地,万类繁昌。
  天人物我,勿失勿忘。
  大中至正,人类绵长。
  今我中华,盛大气象。
  建国七秩,涅槃凤凰。
  民族复兴,传统尊尚。
  礼敬圣贤,福佑未央。
  泰山苍苍,洙泗泱泱。
  夫子之风,山高水长。
  肃肃祗祗,格于形上。
  先师有灵,伏惟尚飨!
  几分钟的时间,祭文唱完了。
  刘小柳介绍说,祭孔大典自2004年恢复以来,每次大典都有一篇祭文,到现在已经有十几篇了。接着刘小柳抛出一个问题,有谁能说出这是哪一年的祭文吗?
  徐校长早已有了答案,但是他没有急着说,他要看看观众有没有知道的。一段时间过去了,没有人回答。这也印证了徐校长的预判。因为作为研究孔子的学者,每年的祭文徐校长是都读的,非常优美,但也很是晦涩,也就是说读懂的人很少,所以也就很少有人去读了。
  徐校长说出答案-----己亥(2019)年祭文。刘小柳兴奋地说:“答对了!”网上立即传来一片赞美声。
  “儒学大师帅呆了。”-------麻辣鸡丝
  “为儒学大师点赞。”-------孩儿他大叔
  “你虽然有些老,但老的好可爱,满满的儒家风范。”------小天鹅
  -------------
  徐校长这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直播,今天一露脸就赢得了这么多的赞美声。有粉丝的感觉真好,老成稳重的徐校长也有些兴奋了。徐校长再次对着镜头:
  “谢谢大家,孔子是教育的先祖,干教育的学习研究的多一些这是必须的。对于孔子,几千年来,有的人喜欢他,有的人讨厌他,但是如论如何就是不能不理他。所以我也提醒大家如果有点闲,一定关注关注他。”
  “是的一定关注关注他!”刘小柳接过话茬。
  “我关注孔子,就是因为这期直播,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看了《论语》、《弟子规》等等,我自觉得我长大了不少,虽然我只是了解了一些皮毛,我想今后我一定努力争取做孔子的一个好学生。”平时嬉皮笑脸的刘小柳,今天说这段话时一脸的严肃和诚实。看来她是真的悟到了什么。
  “小柳柳,不仅长大了,还长漂亮里呢。”-------浮山越水。
  “我也要做孔子的好学生。”----------日出红杏依云栽。
  “呼叫主播,请儒学大师讲个故事呗。”-------一剪梅香。这个帖子一下子提醒了刘小柳。刘小柳将镜头对准徐校长。
  “群众的呼声,请徐校长开个头白。故事、体会、典故等等什么都行,只要和孔子有关就ok了。”徐校长略加思索。
  “那就讲个故事吧------孔子学琴。”
  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练了十天却不另学新曲子。师襄子说:“你可以学新乐曲了。”孔子说:“我已学会了乐曲,但节奏的技巧还没有掌握。”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掌握了节奏的技巧,可以学新乐曲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悟了乐曲的思想感情,可以学习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不能想象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从你的弹奏中,仿佛看到有个人正在严肃地沉思,安然地在高处瞻望,胸怀着远大的志向。”孔子说:“我也想象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了:他有着黑黑的面孔,高大的身材,目光凝视远方,好像是个王者,正在关注着四方。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是这个样子呢!”师襄子离开座位,向孔子行了再拜之礼,说:“老琴师传授此曲时就是这样说的,这支曲子叫做《文王操》啊!”
  孔子学琴,锲而不舍,学习一首琴曲,不单会弹,还要深入到更深的层次里。纵然师襄子说可以了,要进一步教孔子别的,但对孔子而言,还不算真正学会。于是,孔子不断深入,从会弹,到掌握技巧,又进一步到了解它的意趣,进而,再去领会曲子所描述的人物,想象作者的样子。
  这个故事也很好的印证了孔子提倡的一种读书学习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指此意。而如果一味空想却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学思践悟。今天,我们学习圣贤教诲也同样如此,单单会背、会写、会说,只是学个表面,还当更加深入,用心领会圣贤的存心,并将道理用于生活中,实践出来,亲自体证。如此,则会有更深、更广、更入微的体会,才能学到真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