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不小心扯远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蒲哥……”
  “嗯?”
  “刚才你不怕吗?
  “怕个卵!”
  蒲素开着车,带着张妮娜绕着奇江边兜风。之前的事他是一点不责怪张妮娜,真要怪也只能怪她太漂亮了。
  刚才一对二,打起来他就算不占大便宜也绝对不会吃亏。
  两个人里一个比较健壮,像是练过的。另一个就不行了,他的策略是先一击之下将弱的那个先放倒,再和壮实的单挑。
  蒲素的出拳很重,以前就单靠拳头打的对手喝水都没法喝,喂都没法喂,那时候吸管还不普及呢。所以上去先发制人先放倒一个还是有把握的。
  而且部队的反复枯燥训练,当时觉得很无趣很辛苦,但是事实证明那种反复的磨人的训练是真的有用。
  他清楚记得有一次手里提着东西,从营房后背阴的地方走过,那里因为常年不见太阳,地上有一层青苔。结果脚底一滑就摔倒了,当时他根本就来不及想,一个跃起后倒的动作就自然做出来了。
  躺在地上右腿还高高弹起对身体进行着防护,这是预防倒地后对手上扑的一个蹬踏弹踢动作。而双手已经摊开在身体两侧,减轻着倒地震动,脖子仰起。
  这一跤摔的身体毫发无伤,不疼不痒,就像训练时做了一个动作,只是衣服在潮湿的青苔泥地里弄脏了而已。
  这标准的后倒动作,在滑倒那一刹那是不可能刻意就能做的出来的姿势,只能是浸透在条件反射里的自然反应。
  从那以后蒲素训练更加刻苦,甚至当了老兵以后,营房熄灯了还自己去做器械加练。
  “蒲哥,你刚才好威风,可是我好害怕,你要是有什么事,我在这里怎么办?”
  张妮娜靠在蒲素身边絮絮叨叨的表着忠心。
  “你肯定有办法的。”
  蒲素笑着说。
  “人家能有什么办法,他们骂我我都听不懂……”
  张妮娜发着嗲,往蒲素这里凑,好像真的很害怕。
  蒲素一看,这张妮娜完全没心思看香山风光,再兜下去也是毫无意义,于是直接就掉头回去了。
  在停车场锁车的的时候,张妮娜问:“蒲哥,在这里你也有大奔啊?”
  “嗯,不过破产了,这次来就是开回桑海去卖掉的。”
  蒲素开着玩笑。
  “切,就会乱说,你肯定红红火火。这车要卖多少钱啊?”
  “给钱就卖,我也搞不清。”
  进了大堂,蒲素跟前台打了个招呼,让她们看到老高就告诉老高自己的房间号,让老高联系自己。
  没想到大堂小姐也告诉他,那两个人之前也来前台问他住哪个房间,不过她们说不认识。
  “那两人,经常住华富?”
  “嗯,美国佬下面的。”
  蒲素一听,想了一会,谢过她们后,叫上张妮娜又出去了。
  回到停车场张妮娜问:“蒲哥,怎么了?”
  “没啥,咱们换个地方住。”
  华富旁边就是洲际饭店,蒲素现在想带着张妮娜去那里住。他要是自己是不怕的,但是带着张妮娜,万一出什么事,她一个女孩子就不好了。
  毕竟是自己带她来的香山,那帮人应该素质很低,行事完全没有底线,万一再出个郭娟那样的事,就没法收场了。
  洲际饭店其实硬件比华富好了不少,只不过不靠江边少了些风景。房价也比华富高,而且在这里蒲素没有折扣。
  还好张妮娜的身份证随身带着,这也是蒲素来之前关照的。出门一定要带着证件,包括学生证。不然在这里被联防队带走就麻烦了。
  以前他还能找阿标帮忙,现在他在香山一切又回到了老样子。除了华富那些学生和老夏以外,谁都不认识。
  到了房间,发生的一切这里就真的只能省略了,原本很想好好写写的,只可惜这不是日记本,只能和大家抱歉了。
  之前作家助手又来了通知,很长的一份各地严打通知,抓获了多少多少传播有色文字的,还都有鼻子有眼,涉案金额,发案地区,破获案件的警方以及会员人数有零有整……
  这次行动是以建国70周年为名,严查网络文学平台,看来风头不小,必须要注意,不然为这事被弄进去也太丢人了。想当年把人脾都摘了都没事,现在写自己两段小故事就进去了,好说不好听。
  我也不是懒,真的很想写的,张妮娜这个妹子,很有点特点,几乎在蒲素以后的生涯里都没遇到这样的女孩子,嗯,大妈,少妇也没她那样的。
  还是稍微讲讲吧。
  进了房间,蒲素进去冲澡,浴室里你们都知道的,两条浴巾对吧。在蒲素进去前她就拿了一块出来,蒲素问她干吗,她也不说,直接推他进去洗澡。
  等他洗完出来,张妮娜已经在床上躺着看电视了,蒲素掀了被子和她磨磨唧唧后,发现她身子下面垫着浴巾而且不是一层。
  “啊?你不会是来老朋友了吧?”
  “没有……”
  “哦……”
  过了一会,蒲素:“嗯?”
  我看看……“
  “别……别看……”
  “给我岔开!”
  “蒲哥,求你了,别……”
  “岔开!”
  “嗖……”
  一股暖流喷到他脸上,隔着起码还有几十公分,流到他唇边,他觉得味道是苦的。
  这情形,对于他这种重口味的人来说,丝毫不觉得恶心,反而兴致极高。
  “怪不得啊,原来早有预防。”
  蒲素抖开一看,根本没用,那么大的流量,和撒尿似的,早就湿透到床单上了。
  “你这情况以后得带个塑料桌布出来。”
  就蒲素这一句话,以后张妮娜的包里成天放着一次性塑料桌布。
  后来蒲素就开着灯,不停的做着试验,并且让她有意识用用力,拱起肚子看看能喷多远,玩的那叫一个兴高采烈。
  好了,就到这。接着玩累了,两人就洗洗睡了。
  第二天,蒲素还在睡觉,张妮娜到是醒的很早。
  大概是学校里习惯了,据她说她每天都早起练形体。她醒了后躺在床上虽然没啥动静,不想吵醒蒲素,但是在一张床上,旁边的人醒了,总有这样那样的动静会影响到枕边人。
  蒲素迷糊了一会,还是起床了。
  看到蒲素醒了,张妮娜的表情很是开心,抱着他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之前醒了不敢动,实在把她憋坏了。
  蒲素发现北方姑娘能说,绝对比南方女人能说会道,尤其很有倾诉欲。而且她们普遍善于表达,不是一般的善于,而是非常善于,社会上觉得北方人豪爽,大概就是由此而来。
  他之后交往过的北方女人,好起来真的是为了你杀人都敢。一旦发飙那也是鱼死网破,同归于尽在所不惜。
  总的来说,南方北方的女人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是北方女人在敢爱敢恨这一方面做的比南方妹子更加彻底。
  也就是说按照比例,有这方面典型做法的,绝对数值上北方要超过南方。而且她们的感情往往很热烈,就像是火焰。南方妹子则要谨慎保守的多,说好听了是含蓄,难听了就是狡猾。
  躺着想抽烟,张妮娜从床头拿出烟给他点好了,递给他。
  “以后别给我点,浪费。”
  “过滤嘴给你弄的那么湿,还叫我怎么抽?”
  “你这上下两张嘴水都那么多?”
  蒲素嫌弃的把那支烟丢到烟缸里,自己点了一支。完全不顾张妮娜在旁边噘着嘴。
  他也不想想,昨晚连人家那个都无意中喝了一点,有什么资格去嫌弃人家口水?
  两人躺在一起,有些事情就很自然,当蒲素扔了烟头,就要翻身……时
  “等等……”
  张妮娜腾地一下跳下床,从圈椅沙发上拿了昨晚那条浴巾上来。
  “哎,这玩意有什么用啊?”
  已经潮透了,垫在下面也难受。
  只是张妮娜很是坚持,执着的认为有总比没有好。
  等两人事后洗完澡去餐厅吃饭时,张妮娜很是满足地挽着蒲素的胳膊。
  确实,蒲素现在年少多金,好日子一过,人的气质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真不完全是他的自我感觉。
  穷富其实都挂相。
  他现在全身上下加上包,就差不多两万的行头,包里还揣着两把奔驰钥匙。公司账上几百万现金一个电话打给郭娟就能调动。
  怎么能没有底气?
  他有时候不争气的想,现在就可以退休了,把钱守好,洗干净,这辈子都不用干活了。
  按照当时的物价来看,他那时这么想确实是没问题的。
  张妮娜或许遇到过很多比蒲素身家大的男人,但是没一个像蒲素这么年轻,这么潇洒,还很会穿。那些老头子,有的就是土包子,有的是乡镇企业家。
  那时候的乡镇企业家和现在的完全就不是一个概念。现在别说企业家了,从农村进城打工的小年轻,很多你不看身份证完全不知道他们是来自XX县XX村XX组。
  感谢党感谢政府,建国70年来把国家建设的这么好,发展的这么快。城乡差别是真的越来越小,甚至城里人想报农村户口报不上。
  而农村户口没几个想报进城市户口,当然除了北上深这几个有数的城市,就这还是为了下一代的教育资源。
  我随便说几句,农村户口的进城,可以在城里置业。医疗保险这一块,农村貌似早就有了新农合。而城里人,只要没混上公务员,还不是得自己和单位买保险?可是能到农村去买地盖房子吗?
  农村户口进城,万一境遇不好,还有个退路。实在不行了,回老家种地,农村的地应该是按人头分的吧?起码有宅基地能盖房子。
  农村人回老家搞搞养殖或者种植,怎么也不会饿死。过的不说逍遥,起码压力较小。
  城里人在城里混不下去能往哪里退?城市赤贫阶级是最悲惨的那一类。我敢断定,这类人以后会越来越多,而且会越来越惨。
  以前城里混的最差的男人,找个农村妹子是条出路。虽然被人暗地里嘲笑,起码不至于孑然一色,孤独终老。
  现在城里混的惨的男人去找个农村妹子试试,看看有没有那么容易。我敢说,倒插门生孩子跟女方姓人家都不稀罕。
  当然农村也有农村的不容易,最近总是看到因为高价彩礼,结果女方悔婚闹出的人命案。我想说,这些陋习随着时间,肯定会逐步消亡。城乡差别在党中央的有意识推动下不可避免地最终会消失。
  不发展城市化,不让农村人把自己变成城里人,那么多地干嘛用?
  高楼一栋栋拔地而起卖给谁?城里人?该有的都有了,不该有的白送也没用。
  没有什么比卖土地使用权这个合情合理合法的手段来钱更快了。
  而且是推动城市化,不是为了大家过上好日子?
  日子是不是过的好了?哪家吃不上肉?吃不饱饭?
  中国人只要有顿饱饭吃向来就安安稳稳,负责的说,历史上再也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代了。
  什么肉有问题,鸡打抗生素,在大家都能吃饱吃好之前,这叫什么问题?吃不饱吃不好才是大问题。
  几百一只的鸡多了,保证经得住各种检验,纯散养,我就喜欢吃一种放在竹林里每天农民拿竹竿打着上山觅食的土鸡,那里的鸡都会飞。一点不夸张,竹竿一打就飞起来了,还飞的不低。
  这种鸡吃的人多吗?
  还有纯种散养黑土猪肉,我看买的人也不多。
  嘴里嚷嚷着食品质量,又想吃好又不想花钱。又便宜,生长周期又短的家禽,在生物学家还没研究出来之前,最好还是老老实实把嘴闭上去赚钱。
  赚到钱了应有尽有,没钱的就去菜场先过过嘴瘾,填饱肚子再说。
  快速出栏的家禽肯定是违反生物规律,自己还没数吗?指望它们一点毛病没有,可能吗?正常生长周期符合规律、健康营养的食品多了,你们怎么不去买?
  贵?那就对了。
  总有人说国家不负责,不管管这些养殖户。真要管了,没几年因为吃不好、吃不起肉吵着要造反的也是他们。
  哎呀不说了,一不小心就扯那么远。
  还好我这书基本是单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