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231章 斗智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成海笑道:“我这是科学养猪,出肉率高,你干脆凑个整数,两百一十块钱一担吧!”
  “行行行,我们隔壁邻墙的,马马虎虎算了,逮猪过称吧。”王响挥手。
  赵成海招呼儿子振华,又叫来堂弟赵成全,开始逮猪过称。
  王响中了赵成海的瞒天过海之计,花高价买了这几头“科学猪”,第二天就宰杀了一个,看看出肉率。
  结果出肉率只有百分之七十,比平常低了五个点!
  “赵成海,你养的科学猪跟你一样,人瘦毛长,全是骨头,根本就不出肉!这五头猪,我算是给你帮忙了,别想挣一分钱。”中午赶集回来,王响忍不住对赵成海发牢骚。
  “怎么可能?我养的猪,出肉率最少都百分之八十,你就是赚了我的钱,还故意瞎叫唤!”赵成海喊冤。
  “我赚个屁钱!你现在把剩下的四头猪赶回去,我保证谢谢你!”王响郁闷不已,回家里喝闷酒。
  从此之后,王响对所谓的科学养猪深恶痛绝,逢人就说科学猪长得太快,水分大,不出肉!
  赵成海作弊成功,多赚了一百多块钱,其后的十来天,每到逢集的日子就去王响的猪肉摊割二斤猪肉改善生活,还对王响说:“你看我这科学养猪,猪肉吃起来就是香!”
  卓宜兰不急不躁地推进自己的计划,又让公爹买了十头小猪,慢慢伺候。
  那天,郑怀亮又找了过来,要和振华合作,在东湾村建立一个“科学养猪示范点”。整个东湾村,也就振华家里养的猪最多,出栏速度最快,因此,郑怀亮想借助振华,给自己的饲料店做一个宣传。
  郑怀亮的计划是,让振华再买五头小猪,一共是十五头猪。他提供出厂价的“料精”和豆粕,和自家加工的猪饲料进行搅拌,可以让生猪成长更快。
  振华和宜兰商量了一下,又获得了老爹的批准,便答应了郑怀亮。
  其实振华不用付出什么,只是在自家的猪圈后墙上写几个大字:“郑怀亮饲料科学养猪示范点”。这么一来,养猪成本却又降低了一些,利润空间更大。
  一下子养了十五头猪,积肥速度很快。
  赵成海也就有事做了,每天赶早起来,趁着凉快挑几担大粪,泼在自家的水稻田里。所谓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农家肥属于有机肥,后劲绵长,对庄稼的生长也是必不可少。
  养猪和种田结合起来,又有沼气池的便利,让赵成海过得很充实,每天都乐呵呵的。
  翠红看看家里的三栏猪,又看看田地里绿得发乌的秧苗,再看看儿媳一天天鼓起来的肚子,也喜上眉梢。只是偶尔想到儿子打架坐牢的事,老夫妻俩还是不痛快。
  振华在这个暑假里,也算是“洗心革面”了,放下了书生的架子,每天养猪喂猪打扫猪栏、加工猪饲料。晚上有空闲,振华还给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补课,检查他们的暑期作业,顺便也跟家长们聊一聊科学种田和科学养猪的技巧。
  当然了,振华也经常去看秀莲,有意无意地去转转。
  秀莲坟地上,那四棵栀子花树都已经成活,青枝绿叶,一片蓬勃。
  齐磊也经常写信给振华,几乎是每周一封;振华也及时回信,劝齐磊和小蝶和解。然而齐磊很坚决,一再声明,庄小蝶不道歉,就绝不原谅。
  高庆春的医药费,一共赔了四千块,都是齐磊独自承担的。
  齐磊在这个夏天里,比以往更赚钱。
  他还是老套路,一边做工程,一边到处贴广告,招收城市里流浪的盲流,简单培训以后,贩卖去各个工地,赚取差价。
  农历六月末的那天傍晚,齐磊正在工地上监督工人干活,正要收工的时候,却发现诗人陈光明又来了。
  “嘿,大诗人又来了,真是有缘啊!”齐磊咧嘴大笑。
  这位大诗人去年在齐磊这里干了一个月,后来又去流浪。没想到,今日再次遇见了。
  陈大诗人蓄着胡子留着长发,眼眶深陷,两眼却炯炯有神:“是啊,有缘。我这大半年,流浪了很多地方,没想到自己又回到了这里,又看见你贴的招工启事。”
  齐磊扔过去一根烟,笑道:“那你找到自己的灵魂了吗?”
  “还没有,但是应该快了!”大诗人点上香烟,很自信地说道。
  齐磊笑道:“是不是找灵魂找得没饭吃了,又来我这里做‘高级技工助理’?”
  大诗人点头:“灵魂不需要吃饭,但是身体需要。”
  齐磊哈哈大笑,让工人们下班,带着陈大诗人去吃晚饭。
  久别重逢,齐磊对陈大诗人很有亲切感,点了几个菜,要了一瓶酒,边喝边聊。
  陈大诗人举杯喝酒,说道:“齐老板,你别以为请我吃饭和我聊天,就能走近我的灵魂……我们是不一样的人,我们的灵魂有差距,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放屁,你怎么知道我没有灵魂!?”齐磊瞪眼,又说道:“我今晚上请你喝酒,是要你帮我写一首诗。”
  “写诗?”大诗人很意外。
  “对,写诗,纪念我……逝去的妹妹。”齐磊神情落寞,点上一根烟,将秀莲的故事说了一遍。
  齐磊说得很慢,很细致,花了一个小时才说完。
  大诗人默默地听着,眼神里燃起明亮的火光,点头道:“我看错人了,原来你也有灵魂。”
  齐磊挥手:“别提灵魂了,我让你写诗,你能不能写出来?只要你写的诗,我以后养着你,不用你干活,每天提供你吃喝住。”
  陈大诗人没说话,愣愣地看着窗外的城市夜色。
  齐磊正要催促,却见陈大诗人忽然打开背包,取出钢笔和笔记本,刷刷刷地写了起来。
  几乎没有停顿,一气呵成,三分钟之后,陈大诗人撕下那张纸,递给了齐磊。
  齐磊接过这首诗,默默地在心里读完,顿时泪流满面。
  诗歌不长,但是齐磊却看懂了,看懂了每一个字:
  1,栀子花开了
  时光在一片纯白中凝固
  这一天
  青青的芦苇,轻轻地摇荡
  栀子花是你的笑容
  和青色芦苇一起,构成了你的晚装
  2,白色是端庄
  青色是忧伤
  你走的那一刻
  每一个路口
  都留下了端重和忧伤的模样
  3,灵魂飞度的时刻,是圣洁的
  虚空里的诸佛
  为你指引,为你分开俗尘,祭出一道白色的圣光
  天空不再黑暗
  芦苇摇晃的水面上
  是你留下的芬芳
  4,我的世界,在叹息中暗淡下来
  然而,却有彼岸的光渐渐亮起
  你站在彼岸的云彩之中
  仪态万方,向我遥望
  ……
  齐磊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涕泗滂沱。他对秀莲的思念、痛惜和祝福,都被这个陈大诗人准确无误地表达了出来。
  “你看懂了吗?”陈光明问道。。
  “看懂了,你写得很好……”齐磊抹了一把眼泪,说道:“你的意思就是说,秀莲是我们家乡的栀子花,是我们家乡河滩上的芦苇,已经被神仙接引到天上去了。她在天上活得很好,她在看着我……”
  陈大诗人叹息,点头道:“所以我说,人是有灵魂的。秀莲有灵魂,在我们看不到的彼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