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32章: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明博坐在床上,嘴里抽着旱烟,看着手边的欠条,他心里面总觉着不是个滋味,他媳妇儿到底是去找了趟王芮,成功将园林处市场给转了出去,拿了张欠条回来。现在欠条到手里,也有差不多了一个星期了,他媳妇总是催他去找王芮要钱,他哪里好意思去要啊。
  其实他媳妇的心里也是憋着事的,见到丈夫在家待着不去要钱,最后终于是忍不住了,才把事情跟张明博托盘而出,原来农村老家的丈母娘和老丈人要搬到城里来,让刘金凤给他们买房子。
  张明博听到这事的时候,气的肺都要炸了,他生媳妇的气,为啥这事要瞒着自己,他那天是生生把刘金凤给骂哭了。连着几天刘金凤都不给他做饭了,俩人在一个屋檐下,刘金凤每天哭丧着脸,哭给自己看,还碎碎叨叨的给自己念叨话,说他结婚的时候,占了大便宜,一分彩礼都没掏,就娶了媳妇。
  被墨迹了一个星期,张明望总算是忍不住了,不得已跟媳妇服了软,答应去找王芮要钱,他从里里出来以后,压根没去要钱,而是直接去了园林处市场。到了地方,就看到二十几个汉子在市场里忙活,原来市场里面的摆放货物的垛子全被铲车给铲平了,市场的屋顶也全被拆了,现在成了露天的了,张明博是一点都不知道。
  最让他感到不的是,这两边原来买菜的那些商铺,全都被大改了一通,如果是以前着个市场能容纳二百个商户,他们这么盖完以后,只剩下不到七十户了。
  “哟?明望,你大哥来了。”老刘裹着军大衣,拿着图纸跟手底下的工人絮叨着该怎么拆,一抬头就看到张明博一瘸一拐的过来了,他放下图纸,赶紧朝市场里面喊了一声。
  张明望穿着黄呢子的大衣,似乎是对工程进展十分的不满意,正拿着图纸跟工人比划着,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张明博有些好奇,自己弟弟之前在部队上是骑兵,怎么建筑工程的事他也懂?他却不知道,张明望承包工程队一年多的时间,每天都跟着大伙下工地,平时闲着就跟老刘请教。
  “大哥,你怎么来了?”
  哎,张明博长叹口气“你大嫂逼着我来,非得要我去管王芮去要帐。”他拿着欠条,不好意思的说道。
  张明望看着自己大哥的样,就知道他在家里肯定是又受气了,他赶忙把大哥拉倒身边:“大哥,我们现在资金确实紧张,现在公司冬天也没什么活,你和我大嫂也不着急用钱,这么急着要钱干嘛?”
  张明博不说话,他老婆之所以这么急着把钱拿到手,是因为她想把住在农村的父母接过来住,刘金凤的弟弟,前几年成家了,现在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作为姐姐,自然是能帮就帮,自从嫁给他以后,夫妻俩对于弟弟可没少帮忙。
  “三啊,你嫂子要把她爸妈接过来,然后我那那个小舅子家的孩子,也到了上学的年纪,我那个弟妹非得要在城里买房,让孩子在成立上学。”
  “你那个小舅子一家还要进城?”
  “哎,她天天在我耳边墨迹,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大哥找了个地方坐了下去,一脸的颓废。
  “我这个大嫂是咋回事?你不是年年都给她老家寄钱吗?怎么现在你那个小舅子进城买房也要找你啊?”张明望之前听母亲许桂琴跟他讲过,老大的钱总给大嫂在农村的弟弟寄过去,他妈说了,但他一直每当回事。
  “大哥,行吧,你先回去吧,这钱我来想办法,你别找王芮去了,钱我还。”张明望拍着大哥的肩膀,跟他嘱咐道,可大哥脸上的表情十分为难,显然是觉得没有将媳妇交代的事办好。
  张明博挠着脑袋,又跟弟弟嘱咐了一句“三啊,这事你可别跟咱妈说啊,咱妈要是知道,又得骂我了。”
  张明望心里一阵好笑:“大哥,你说说你,又怕媳妇,又怕老娘的,夹在中间你可得小心点啊。”
  大哥,锤了他一下:“你大哥都这样了,你还跟我开玩笑,你小子上哪弄钱去啊?”
  “哥,这事你就甭管了,我现在就能把钱给你,不过,我只能先还你一万,剩下的三万五得等年后还,因为我这钱也不够。”他心里面也有点小心思,大哥这样的性格,钱要是一下子都给过去,估计全都得被嫂子搭在她家那个弟弟身上。
  “行,有钱就行。”他有了这一万块钱,安置个丈母娘和老丈人肯定没问题,至于他那个小舅子,他是真不想往城里面接。刘金凤在家里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个老幺弟弟,丈母娘和老丈人是典型的土里刨食的农民,家里也没什么钱。他们家里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刘金凤小学上了四年级,就让她辍学回家种地,后来又把身份证办大了三岁,刘金凤十五岁的时候,就跟着大姨来城里打工了。
  结婚以后,刘金凤农村老家房子翻修,她就往家里寄了钱,后来刘金凤的弟弟要结婚,他那个小舅子在村里面是个混子,找个对象不容易。八五年的时候,弟弟结婚时的两千块钱彩礼,那会张明博一个月工资才56块钱,两千块钱有部分还是许桂琴给拿的。
  三年前,小舅子两口子生完孩子,没钱养,他妻子又瞒着自己给小舅子送钱去了,当时刘金凤他俩结婚有阵子了,一直没生孩子,那钱本来是打算给刘金凤看病的。
  今年老丈人的家里又闹幺蛾子,村里面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大伙都承包了地,家里面的老人上岁数了,种地费劲,他那个弟弟又是好吃懒做的主,大片的地就撂荒了。他家的邻居,看到他们家地撂荒了,就跟他爹商量了一下,把地租了。结果到了秋天收苞米的时候,老爷子翻脸不认人,带着儿子和儿媳妇,把人家种的地给收了。
  收了别人家的种的地,结果租他们家地的那户人家去村委会和派出所告状,结果派出所把他老丈人和小舅子抓了起来,赔了玉米钱和租金,这才把他们父子放了出来。这事发生以后,村里面的人都知道了,被人戳脊梁骨的感觉那是相当的闹心。
  于是老爷子打电话给刘金凤,说自己在村里面丢了面子,又跟村里的人吵架了,让人欺负了,村里待不下去了,要搬到城里面去住,让女儿和女婿给他买房子。这事刘金凤一直没敢跟张明博说,刘金凤现在有了自己孩子,她现在最先考虑的肯定是自己的儿子,父亲的无理要求,被她拒绝了。
  可是在城里打工的大姨回老家农村以后,把刘金凤家里拆迁的事告诉了父母,父亲知道这事搬到城里的愿望更强烈了,骂骂咧咧的让女儿给他在城里买房。他儿子知道大姐家里房子拆迁赔了一大笔钱,回去跟媳妇一说父母要搬到城里去了,他们心里也痒痒的,最后决定也搬到城里去。
  刘金凤这事一直瞒着张明博,直到前几天逼他要账的时候,刘金凤才把父母要搬到城里来的事情跟他说了。原来刘金凤当初之所以那么果断的把园林处市场承包下来的原因,就是因为她要告诉家里,拆迁的钱被她全花了。可父母根本不信,而且是实打实的要搬到城里面来住,还说今年过年要在他们家过。刘金凤知道自己父母和弟弟是啥样的人,说今年要来他们家里过年,就一定会腆着脸来家里过年的。
  现在给父母买房子的这件事肯定是难以避免了,所以刘金凤也不再瞒着了,因为这事跟张明博大吵了一家,最后张明博还是答应她帮父母买房子了,不过至于她的那个弟弟,张明博是决定死活都不管了。那个小舅子,要手艺没手艺,要技术没技术,连地都种不好,就更别说到城里讨生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