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百七十四章 留侯是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神仙眯着眼睛笑了起来,道:“没想到后人还知道老夫的名号。”
  对于马括可以直接猜出自己的身份,张神仙即惊讶又高兴。
  惊讶的是马括才思敏捷,依靠支离破碎的信息居然可以猜到这种程度,高兴的是自己在后世的名声斐然,不然自己一副神秘世外高人的样子,不会被联想到自己。
  看着马括和张神仙默契地对视着,罗杰夫一脸懵地问道:“留侯是谁?”
  马括无奈,低声地道:“张良。”
  罗杰夫直接惊呼道:“我去!你是张良张子房?”
  张神仙轻咳了一声,道:“现在我是你的老师。”
  罗杰夫依然在惊讶之中无法回神,继续叹道:“我去,我的老师是张良!这也太玄幻了吧!”
  本来,罗杰夫和马括私下里讨论过许多次,一直以为张神仙是世外高人而已,比如什么商山四皓的土地之类的人物,没想到居然是这尊大神。
  真要细数一下张良的事迹,喊他一声神仙还真不为过。
  张良出生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痛恨秦国灭了韩国,曾经穷其一生致力于刺杀秦始皇嬴政。
  这个时候,张良是一个力大无穷的武士。
  著名的博浪沙刺杀事件就是张良一手策划的,只可惜千算万算,没算到秦始皇临时换了马车,张良带着大力士砸中的马车是伪装车。
  一击不成,远遁千里,从此张良销声匿迹。
  再度出山时,张良投靠刘邦当了谋士,此时张良成了一个智计百出的战略家。
  当别人问张良的一身本领从哪里来时,张良假借了黄石公的名义,并且编造出了给老头子在桥下面捡鞋子的故事。
  只是张良编的故事不够圆满,说是三年之后还要与黄石公再见。
  刘邦求贤若渴,一定要见一见黄石公,张良无奈,只好在城外随便找了一刻黄石头假充黄石公。
  刘邦也不揭破,这一页就这么揭了过去。
  只是张良神秘的身份再也没有人去深究,也就再也没有人知道了。
  张良问道:“后人怎么评价我?”
  显然对于马括和罗杰夫穿越者的身份,张良是知情的。
  马括想了想,道:“只有一人可以匹敌。”
  张良笑着问道:“哦?是谁?”
  马括道:“吕尚!”
  “哈哈哈……”张良笑道:“后人对我评价太高了,我哪里有那般本事,最多有管仲谋略罢了。”
  罗杰夫再次懵逼地问道:“吕尚是谁?”
  马括脸上微微一红,实在是为罗杰夫不学无术的样子感到羞愧,悄声道:“姜子牙!”
  “哦!”罗杰夫恍然大悟,一副早就知道了的样子。
  马括和张良不理罗杰夫,道:“后世人说吕尚兴周八百年,张良立汉六百年。”
  张良点了点头,道:“嗯……还是差了一些。不过已经光耀古今,老夫不敢多求了。”
  看着张良红光满面的额样子,马括道:“天师,您今年有一百多岁了吧?”
  一个从战国时期开始,活到了汉武帝时代,马括觉得张良怕不是有二百岁了吧。
  一百多岁还可以理解,毕竟后世就有人活到了一百二十岁。要是活到二百多岁,可就超出了马括的理解范畴了。
  超过了自己理解范畴的东西,总是让人觉得很恐惧。
  事实上秦汉时期总是给人一种错觉,因为朝代更替而产生的人物年龄的错觉。
  按照时代更替,是战国灭亡之后,秦朝建立。
  秦朝二世而亡,天下大乱,先是陈胜吴广起义,然后是项羽称霸,再然后楚汉相争中刘邦胜出,定鼎天下。
  于是乎,就产生了六国国君到秦始皇,到陈胜吴广,再到项羽,最后到刘邦的时间线。
  而事实上,秦始皇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张良出生于公元前250年,项羽出生于公元前232年,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刘彻出生于公元前156年。
  如果这些人全部都活着,秦始皇嬴政136岁,刘邦133岁,项羽109岁,张良127岁,而刘彻时年34岁。
  要知道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领袖***现在诞辰127年,让我们觉得仿佛才过去没多久的时候。我们的父辈,很多人都是亲眼见过***的。
  西汉建国时在公元前202年,距离马括穿越的时候79年。
  无论是时间点,还是局势,和后世是多么的相近!
  史学家称中国的古代史,曰:得国正者,唯汉与明。
  汉朝时期,乃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结束了暴秦晚期的黑暗时代。
  明朝时期,乃是“驱逐鞑虏,北击蒙元。”推翻了蒙古政权昏暗的统治。
  其他的朝代,总是多少有一些篡位的影子,来得不是那么堂堂正正。
  当然了,这些说的都是辛亥革命以前的封建时代,后世就不这么论了。
  张良笑着捻了捻胡须,道:“老夫也记不清了,大概也活了一百二十多年了吧。”
  听到这里,马括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总归是没有神话世界。只要岁数没超过一百四,他都可以接受。毕竟在后世,已经出现了寿命达到130岁的报道,只是140岁的报道还从来没有出现过。
  那些所谓的活了二百多岁,四百多岁的消息,显然都是骗人的。
  略过了心中的震惊,马括回过了神。
  即便是知道了眼前的张神仙是张良,马括还是无法看透。
  因为张良,本身就是一个很神秘的人,恐怕出了他自己,没有一个人可以看得透他。
  张良则是饶有兴致地看着马括,也是充满了好奇。
  马括回想起两人从昏倒被救起之后,与张良的交往之中双方都有一些遮掩,不愿戳破真实身份的窗户纸。
  如今说破了身份,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马括对张良充满了好奇,张良也有一肚子的问题想要问马括。
  ……
  知道第二天天亮,张良终于意犹未尽地道:“年纪大了,精力不济了,我要去睡一会。你们抓紧时间去定襄城吧。”
  一夜的对话,让马括和罗杰夫受益良多,让他们对古人的智慧多了许多崇敬之心。
  只要是人,就有烦恼,就会迷茫。
  而生在两千多年以后的马括,被张良指点迷津的时候居然毫无违和感,这还是在张良对后世的社会并没有太多了解的情况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