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四十七、黄大管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众人进了新宅子,都非常地高兴。
  “李珂,你看看这个宅子怎么样?”黄九兰拉着李珂的手,在院子里转悠。
  也不知道俩小姑娘怎么相处的,李珂现在一副夫人秘书的模样,仔细端详着宅院。
  李珂年岁不大,却一副小专家的模样,这里拍拍,那里看看:“青砖红瓦,梁柱也都是上好的木头。看样子,宅子也一直有人收拾,荒草不多,地面整洁,比我家都大。”
  王浩看到李珂的模样,不禁好笑道:“你是真懂还是假懂呀?”
  李珂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我再不懂,也比你懂得多。”说罢,继续跟着黄九兰在介绍着。
  其实不用李珂介绍,九兰和百蕙对这个院子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
  只是她们俩也说不出有哪里好,这才让李珂介绍一番。
  不一会,马括几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房契交给了马括,双方写了个协议,各自用了印。马括用的是自己的“阳城侯印”,罗杰夫用了“润城侯印”。
  三个宅院,哥俩一人一套,第三套暂且先记在了马括的名下。
  “侯爷是打算现在就住,还是来年开春再住?”门人边往院子里走,边问着。
  马括道:“这个……”忽然看到黄九兰殷切的小眼神,心中一动,道:“能现在住最好了,只是宅中无甚家具,采办起来恐怕还需废些时日。”
  门人道:“公主吩咐过了,侯爷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如果有什么东西想要采办的,都可以交给我去。”
  马括一愣,不知道刘陵为什么对他如此殷勤。
  打死马括都不信刘陵是图色。虽然马括内心还是觉得有那么一丝丝的可能性。
  马括道:“多谢公主美意了,只是本侯暂时囊中羞涩……”
  门人道:“侯爷放心,公主吩咐过了,侯爷可以先欠着,什么时候方便了再给就行。”
  刘陵也是怕太殷勤了,马括不好意思要。要不然,就算送马括一套家具又如何。
  虽然家具也价值不菲,三套房子,数万平米的建筑面积,家具自然不会是个小数目。
  但是对于刘陵来说,这都不算什么。
  刘陵的背后,那可是富可敌国的淮南国。
  马括忽然想到了刘陵提到过伊稚斜,警觉起来。
  “那倒不用,本侯对家具还是比较挑剔的,不合心意的东西用起来不顺手,还是我自己慢慢采办吧。”
  马括委婉地拒绝了门人的好意,门人也不好再说什么。
  “钥匙已经交给侯爷了,小的就先告退。侯爷日后若有什么事,尽管吩咐。”说罢,门人转身出了门外。
  看着门人走远,黄百蕙道:“为什么不要他们的家具?”
  黄九兰扯了扯百蕙,道:“不该打听的别打听。”
  黄百蕙幽怨地看着罗杰夫,等着罗杰夫给个答复。
  罗杰夫无奈地摊了摊手,意思是:这事得问马括。
  “咳……这个……本侯自有考虑。”马括没法说什么,总不能说自己怀疑刘陵动机不纯,不愿跟对方深交吧。
  “切……”黄百蕙朝着马括跟罗杰夫扳了个鬼脸,找自家姐姐去了。
  “走,去另外两处宅院瞧瞧!”
  马括一声吩咐,众人跟着出了门,朝后走去。
  三处宅院联排挨着,倒是方便串门。
  马括道:“班娘姐,三处宅院大差不差,咱也不挑。我住第一家,小罗住第二家,您和我大哥住第三家,咱们一人一家。”
  班娘道:“这个等你大哥做主吧,我一个妇道人家,一个人住那么大宅院也不方便。”
  黄百蕙赶紧拉住班娘道:“就是,先让班娘姐跟我们住到一起,班娘姐还有着身孕呢,你们这些个大男人都怎么考虑问题的?!”
  黄百蕙还在恼马括,刚才不给她解释不要家具的事情。
  马括摸了摸后脑勺,道:“行,你们看着安排吧,随后我给大哥写信通报一声。”
  马括不觉得贺常会拒绝自己的好意。毕竟马括和罗杰夫结婚的时候,贺常可是大出血了一次,马括和罗杰夫也没矫情。
  现在自己赠送贺常一处宅院,贺常自然也不会推却。
  众人挨着在三处宅院转了一圈,又锁好了门。无一例外,三处宅院的院子里,都堆满了粮食。
  不知道是粮食不值钱,还是刘陵太客气了,马括也没当回事。
  宅院差别不大,即便有些细微的差别,也都无妨。
  反正都是从穷日子过来的,有处宅院住就已经很满意了。
  ……
  回到了东方朔的住处,奴仆们都在院子里晒太阳休息。
  东方朔的家里,本身就有自己的奴仆,家里没什么活儿需要干。
  马括的几个奴仆无所事事,这两天只能帮着干一些清扫宅院的活儿。
  两天时间,将东方朔的宅院从里到外地大扫除了一遍,就连房顶上的瓦片都挨着梳理了一遍。
  今天实在是没什么活儿干了,东方朔家的大管家,只好安排他们在院子里晒太阳。
  这要再不让他们歇着,估计他们都打算把东方朔家里的砖给拆下来洗一遍了
  看到主子们回来,奴仆们赶紧起身迎接。
  “侯爷……”
  马括点头示意。
  “夫人回来了,我们今天……”
  黄九兰道:“没事,你们歇着吧。”
  “嗯?”马括回头看了一眼九兰,眼中两个大问号。
  怎么感觉黄九兰才是主子,他是名誉主子呢?
  看到马括惊讶的模样,黄九兰脖子一扬,趾高气昂地回房间去了。
  马括失笑道:“这小丫头,倒是小瞧了她了。”
  能把几个奴仆管教得服服帖帖,马括内心还是很欣慰的。
  不过想来也是,黄九兰在匈奴待过不少时间,对匈奴底层的生活了如指掌,跟底层人也有更多的共同话题,沟通起来更加的容易。
  再加上黄九兰并没有摆主子的架子,非常亲和,很快地就和奴仆们打成了一片。
  这些奴仆们在匈奴的时候,过的都是牲口不如的生活,突然之间“锦衣玉食”起来,对黄九兰更是感激得不行。
  是的,他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比许多匈奴“贵族”们都要强上不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