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八十八、千金买马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马括想要跟路大人介绍新式炼钢工业,就不得不提炼焦。
  在石油工业没有发展起来之前,或者说大型发电厂没有建起来之前,电炉炼钢太过虚无缥缈。
  事实上,炼钢工业是出现在大型电力设施之前的。
  正式大量的钢铁制造品,才能制造出大型的电力设备。
  想要将这些因果关系说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跟一个古人去说。
  马括无奈,只得耐心解释道:“焦炭可以炼铁。”
  路大人疑惑道:“炭块直接可以炼铁,为何还要焦炭?”
  马括道:“路大人是否知道,只要温度够高,这世上一切东西都可化为汤水。”
  马括这话说的有些夸张了,有些东西无论温度多么高,都不会液化。但是这些都不是考试重点,马括也没打算跟路大人细说。
  路大人道:“你是说?”
  马括道:“没错,用焦炭炼铁,温度更高,可以让铁融化!”
  路大人隐隐知道其中必有机巧,却想不明白,直接问道:“其中可有奥妙?”
  马括道:“路大人掌管铁器,想必知道好铁的造法。”
  路大人道:“好铁确实不易得,需要工匠反复锻打百变,才堪用。”
  马括道:“如果能把铁烧成汤水,不必反复锻打,只需要搅拌铁水,待其凝固之后便是好铁!”
  稍停了片刻,马括道:“还有一种炼钢之法,比此法简单,但是效果也稍稍差一些。”
  路大人道:“何法?”
  “炒钢!”
  “炒钢?”
  马括道:“对,炒钢。同样用焦炭加热,不待铁矿熔化,便如炒菜一般炒制,也能得出好钢。”
  路大人道:“此法我倒是也略有耳闻,不过却从未亲眼见过。”
  马括有些惊讶,难道汉朝就有了炒钢之法了吗?
  事实上,是的。据史料记载,最早在西汉的中后期,也就是汉武帝以后的时期,华夏人民就发明了炒钢之法。
  “既然如此,我还是要把转炉炼钢给推出来才行啊,要不然都对不起自己穿越者身份了。”马括心中暗想。
  果然,路大人也是对马括所说的“铁水”更有兴趣。
  “只是阳城侯说的铁水,路某还未曾听闻。既然铁都化成了水,该用什么去里面搅拌呢?”路大人憋了半天,原来在这里疑惑着呢。
  马括道:“不需要拿什么去搅拌,只需要让炉子转起来,里面的铁水自然就会翻滚了。”
  路大人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道:“有道理。”
  转念一想,又发现了什么疑惑,路大人道:“那么什么样的容器才能装得下铁水呢?”
  在路大人的概念中,铁就是最坚硬的东西,就连铁都能熔化了,那么不论什么容器都经不住这样的高温吧?
  铁的熔点在1500摄氏度左右。
  古时候,常规金属的熔点,基本上都没有铁高。
  铜的熔点在1100摄氏度左右,金和银的熔点,也大概都在1000摄氏度左右,显然都不能作为容器使用。
  ……
  路大人走了,很满意。
  马括却多了一项任务——寻找锰矿。
  马括后来描述的炼钢术,叫做“转炉炼钢”,货真价实地工业社会产物。
  转炉,炉体也是钢,高锰钢。
  钢里面,掺杂百分之十的锰,就是高锰钢,有着非常好的性能:耐磨,耐高温。
  只是,马括并不知道汉朝人管锰叫什么。
  “看来改进炼铁术的进程要延缓了。”马括对着罗杰夫道。
  想要在自然界中找到一种未知的矿并开发出来,更多的需要运气。
  罗杰夫道:“有炒钢术也不错了,至少你还教会了他们合金的概念。相信经过工匠们的大量试验,更多性能的钢材都会被开发出来。”
  马括也只能这样想了。
  只是炒钢之术只是提前了几十年发明出来,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
  吃过了“豆腐馒头”,马括和罗杰夫在封地里面遛弯消食。
  豆腐虽然比大豆的“副作用”要小得多,吃多了依然会肚胀。
  这时,吴东洲来了。
  “想好了?”
  “今晚就动手。”
  罗杰夫道:“我来吧。”
  马括点了点头。
  在长安的这段时间,可把罗杰夫给憋坏了,有动手的机会,该让罗杰夫去发泄一下了。
  文斗,罗杰夫不喜欢。发明创造,同样也没多大兴趣。
  罗杰夫觉得,自己就应该征伐天下。
  具体路线都想好了,干完匈奴打西域,然后是朝鲜。
  北面打了一个遍以后,就去南方开疆拓土去。
  至于乘船出海,罗杰夫兴趣不大。
  生为内陆的人,对海船仿佛有一种恐惧。
  但是穿过西域,继续向西方挺近,罗杰夫还是很有兴趣的。
  罗杰夫准备了一番,收拾停当之后就和吴东洲一起离开了。
  “注意安全!”嘱咐了一句,马括目送二人离开。
  说实话,马括的心里有一些忐忑。
  术士是骗人的不假,但是保不齐有一半个有真本事。
  想了一会不放心,马括把李风打发了出去,跟在罗杰夫后面接应。
  “没注意有喜鹊叫,怎么客人一波接一波的来。”马括目送罗杰夫和吴东洲离去,看到远远地又来了几个熟人。
  来人正是造纸作坊的老师傅。
  “叨扰阳城侯了!”老师傅见面打了个招呼。
  “老师傅客气了,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来了。”对于他们的到来,马括觉得很惊喜。
  老师傅道:“老夫回家之后跟犬子说了这事,犬子便迫不及待地要来。老夫寻思早晚要来,干脆就直接动身来了。”
  马括道:“太好了!来,三位里面请,咱们到处转转。”
  老师傅的两个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眼中透着精光。
  边走边看,都来不及跟马括多说话。
  马括看在眼里,并不在意。他们对这里感兴趣最好了,只要他们愿意留在这里,那么就能留住老师傅。
  只要能留住老师傅,那么自己的旗子就算是立起来了。
  造纸作坊的老师傅在自己的地方受到厚遇,不消多长时间便会传遍长安城,到时候自己再去招揽人才,就容易得多。
  千金买马骨,值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