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百零四章 我当队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六,中午。
  奥尔顿公园棒球场。
  球场上,
  不时响起马修等3位助教的吆喝声。
  公牛15U的盗垒与抓盗垒训练正在火热进行中。
  只见欧文站在投手丘。
  厉斌在一二垒间来回奔跑,球在詹姆斯和艾文之间传递......
  他们这是在进行夹杀演练。
  一遍,
  两遍,
  ......
  队员们轮番上阵练习盗垒技巧。
  投手与内野防线则反复演练牵制、夹杀等抓盗垒配合。
  球场边,
  主教练格林手拿笔和本子,边看边不时认真记录。
  冬训期间,
  由于室内场地局限,球队只能抓个人技能提升。
  现在好不容易熬到春暖花开,球队的训练重心自然过渡到以整体配合演练为主。
  冬训过后,
  令格林深感欣慰的是,除了球员的身体素质突飞猛进外,通过对比开训前后数据,不难发现全队的个人技能都有了长足进步,基本达到冬训前教练团制定的目标。
  其中最突出的,要数打击实力的提升。
  首先,
  队员们以往打击动作存在的错误、不足以及不良习惯,均得到强力纠正和改进,打击技巧明显进步。
  其次,
  随意出棒、追打坏球等现象大幅减少。
  眼下,
  格林最关心的,是如何提升球队的整体配合能力。
  冬训前的4场热身赛,虽然战绩不错,但过多依靠厉斌的个人发挥,且对手不仅赛前轻敌,比赛过程也缺乏针对性部署。
  或者,不排除对手也是在观察球员表现,以便冬训时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总而言之,热身赛成绩虽好,并不意味着公牛队已经是一支人见人丧的强队。
  而热身赛也暴露出公牛队在整体配合方面存在的许多弱点。
  对此,
  格林虽急却也明白,公牛队长期积弱,要想短期内彻底扭转,恐怕不太现实。
  只能一步一脚印,逐渐在比赛和训练中不断改善。
  苦逼的是,由于气候关系,多伦多直到4月中旬之后,室外积雪才基本融化完。
  而4月底或5月初,俱乐部联赛例行赛就要开打。
  8月初,联赛进入第二阶段的分组淘汰赛。
  9月中,省联赛决赛阶段开打。
  10月份......
  天气转冷,基本上不会再搞比赛了。
  所以,
  各个俱乐部想要更多时间进行训练和热身赛,譬如像MLB那样搞个愉快的春训进行过渡,基本是奢望。
  格林与3位助教一番合计后,决定将盗垒与抓盗垒训练放在第一位。
  因为,
  公牛15U在这个攻守环节与强队的差距实在太明显。
  此外,球队的精神面貌也急需改进。
  关于这一点,格林心中有个想法。
  他坚定地认为,球队提高凝聚力和精神面貌可以走捷径。
  做法很简单,只需拥有一个核心灵魂人物就OK。
  问题来了。
  选队长,全队12人中,哪个人望最强?
  根据格林的观察,
  有一个人,似乎众望所归。
  ***
  两小时后,训练结束。
  训练总结会进行中......
  格林一番夸奖表扬之后,人人喜笑颜开。
  然后,
  格林笑眯眯抛出话题。
  “各位,我觉得球队需要一个队长,你们觉得怎么样?”
  现场先是一静。
  随即,
  亚历克斯抢先发声,“好主意!”
  众人纷纷附和。
  “我觉得斌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你们怎么看?”
  格林微笑着环视众人,继续说道。
  唰!
  所有视线,瞬间聚焦在厉斌身上。
  “嗯!?”
  “我当队长?”
  厉斌一愣,惊诧地看向格林。
  太意外了!
  自己在队中的资历......
  “格林教练,我完全同意!”
  亚历克斯兴奋地第一个表态。
  “太好啦!除了斌,我谁都不服。”
  艾文立即跟上。
  “我赞成!”
  康纳频频点头。
  3名死忠粉带头,全队皆粉丝,还能不水到渠成?
  没有半句异议,全票赞成!
  “这家伙的人望竟然这么高?”
  对此,格林即便早有准备,也依然吃惊不小,一双目光忍不住好奇地在众人脸上巡游.......
  ***
  晚上,家里地下室。
  啪!
  啪!
  拍打声有节奏的响起。
  厉斌站在训练室中央,右手扣着一条毛巾,眼睛盯着放在身前不远处的一张吧台高凳。
  下一刻。
  呼!
  他身体一动,以标准的投球姿势冲着凳子甩出手臂。
  当放球点、背、屁股、脚踝呈一直线时,毛巾如同一条鞭子,狠狠抽在凳面上。
  啪!
  刺耳的拍打声在地下室里激荡不休。
  这是......甩毛巾抽凳子?
  对!
  吃得太撑寻开心的操作?
  错!
  厉斌是在进行甩毛巾练习。
  这也是冬训期间,丹尼尔教练传授的一个投手训练腕力的方法。
  据说,
  这个练习不仅可以增强投手的控球力,还可以帮助提高投球时的身体协调性。
  其做法十分简单。
  找一条手臂长的毛巾,然后将毛巾对折。
  再用食指、中指和拇指以握球方式在对折处紧扣毛巾。
  在前方放球点放置一个目标物体,比如另外一个同伴手持手套,或者放置一张高椅......
  丹尼尔的做法是就地取材,直接找几块砖头打底,上面放一个平时用来装球的塑料高桶。
  然后,
  一众投手挥甩毛巾,对着塑料桶啪啪啪......
  就是这么简单。
  而厉斌的选择,是用一张家里不太常用的吧台高凳。
  目标物体的高度,大约在腰部以下为佳。
  为什么要选这个高度?
  因为按照丹尼尔教练的说法,“高度太低的话,譬如很多投手将目标物体放置在膝盖高度,其结果会造成投手过度屈前脚投球,这样会导致能量发散。”
  厉斌选择的这张吧台凳高度,大约位于膝盖和腰部之间。
  这个高度虽然略有不足,但也只能先将就着用,因为家里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东西。
  当然,老爸有时候也会过来手持手套客串一下。
  至于训练强度,
  按照丹尼尔教练的说法,甩毛巾练习每天做20次左右就行,切忌贪多。
  否则,容易适得其反,对身体正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手臂和肩膀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其实,
  甩毛巾训练的方法,厉斌早有耳闻。
  但球队以前并没有正儿八经地教队员用这个方法进行室内训练。
  另外,
  自己则更喜欢丢球训练,因为那种真实感让厉斌感觉更爽,反正地下室的长度条件也让他具备这种操作的可能性。
  不过,
  眼下用这个方法训练自己的右手,却是再好不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