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0039 他竟然想先尝后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到米雪伸出了手,王一男就赶紧迎上前几大步,伸出手和米雪紧紧握在了一起。
  然后由米雪开头,两人就开始说起谁也听不懂的话来了。
  然而也就是三五句,最多七八句后,两个人就开始大眼瞪小眼……
  再然后就一起哈哈哈地大笑了起来。
  拢共不过是十天半月的功夫,还要上课还要练球,再牛逼的学霸能学会多少呢。尤其是米雪才刚刚入门,见面就能说上几句法语日常会话,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是不?
  别人怎么看不知道,反正王一男觉得米雪就是了不起。
  杨咪见两人那个热乎劲,就赶紧上前让二人到沙发上先慢慢聊,她则跟那个办公室副主任一起去办理入住登记。
  王一男把两个小女子互相做了介绍后,就拉着米雪坐到了沙发上。
  米雪竟然是一个人来参赛的!
  她倒不是为了奖金,那几个小钱无论她家里还是她本人也根本就没放在眼里。她纯粹就是为了能多打几场球,见到更多的专业或非专业选手,得到更多的比赛经验。
  王一男知道,这次的赛事虽然也面向全国进行了推广,但参赛的团队和个人还是以省内为主。外省市能来的选手,只是赞助商为了壮壮门面声势,有选择地邀请了圈里几个有些名气的选手而已。
  然而米雪和他一样只是个刚刚步入专业领域的半吊子选手,她怎么就会来了呢?
  听了米雪的一番解释后,王一男才恍然大悟。也再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孤陋寡闻,见识的浅薄和视野的狭窄。
  咱山里娃要想变成城里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这次“蔚蓝海岸杯”网球赛事独家赞助商的老板叫郝骏,和米雪老爸既是好朋友,又都是在房地产圈里找食的。
  两位房地产圈的老板,一个在珠三角跑马圈地,一个在长三角纵马扬鞭,都是混的风生水起。
  郝骏对这场网球赛事就是那么随意地提了句,米雪的老爸米满囤也就跟米雪那么随意地说了一句,然后米雪就当了真。
  然后二话没说就打了个包,说走就走。
  郝骏虽然和米满囤是无话不说、互通有无的好朋友,兴趣爱好却是大不相同。
  米满囤受家庭影响,从小就喜欢“绍兴文戏(越剧)。”
  改开之后的十余年间,他以家庭作坊式的服装加工起家。上世纪末福利分房结束,转变为商品房供给后,房地产就此全面推向了市场。米满囤再次抓住了历史机遇,近十年间赚的是盆满钵满。
  手上有了钱,他就开始圆儿时的美梦了,于是开始进军娱乐业。并且把集团的娱乐产业定位为除了房地产这个核心支柱产业外的第二主营业务。
  郝骏却独爱网球。
  全国的房地产商在开发豪宅时,大多都以高尔夫场地的开发建设作为豪宅的附加价值来提升项目的品味和豪宅属性。郝骏却在蔚蓝海岸寸土寸金的地块上,配套了拥有十二片专业场地的网球场。
  让王一男更加没想到的是,郝骏在网球圈竟然还有另外一个称呼。
  在网球圈子里有个叫“骏哥”的人,几乎无人不晓。
  却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每次由骏哥召集组织起来的各种网球赛事,包括所有费用甚至每一次聚餐的费用都一贯坚持AA制的这个“骏哥”,竟然就是那个房地产大鳄郝骏。
  2006年时的广州市就有业余网球爱好者将近十万人。但很长时间内,无论广州还是省内,甚至整个国内的业余网球爱好者都相对分散。就像搓麻打牌一样,大家基本上都各自有一帮固定球友,各玩各的,简单而快乐。
  直到2004年网上出现了一个叫“骏哥”的QQ群和一个网球活力地带论坛。
  骏哥这个群主和坛主很快就被圈内人所熟知。
  他的扣扣签名更是好玩——
  “不是教练,就是会点山寨网球。喜欢陪MM打球,不过MM要请我吃小肥羊……”
  到底有多少个MM请了骏哥咱都不知道,但骏哥和他的扣群、论坛以及线下组织的各种业余网球比赛,却日盛一日地红火了起来。
  尤其是他坚决打死不动摇的各种AA制,让大家参与进来、玩起来后都特别轻松。
  玩网球打高尔夫的,里面的真假大佬多得是。
  但骏哥一视同仁。谁也别想在他这个圈子里充大佬,任谁也不用自惭形秽。
  简简单单,就是大家凑在一起玩,谁也不用打探其他人的身份职业。
  太俗。
  还会破坏圈子的氛围。
  这样的圈子无疑是会受到各路神仙欢迎的。
  业余网球爱好者们也终于找到了组织和领袖。
  从扣扣群和论坛到线下的各种赛事从此也都变得空前活跃起来。
  然后扣群和论坛就加入了更多人,甚至呈裂变式增长,从原来的省内游戏迅速影响到了全国,覆盖了全国。骏哥俨然已经成了国内业余网球的杠把子。
  ……
  杨咪办完登记后,就过来带着两个人直接去了房间。两人一路上仍然说个不停。
  进了房间杨咪赶紧拿两瓶矿泉水递给二人。
  说了这么多话,两人一定是口干舌燥了。
  然而杨咪接过来后却没有立即开瓶,而是从包里拿出了一罐茶叶。
  “咪咪姐……”
  王一男一听到这个称呼,马上就忍不住往杨咪胸前扫了那么一眼,然后浑身立刻就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咪咪姐,一会儿你尝尝这个茶叶,这是我特意从家里带来的。”
  杨咪立刻会意。
  这个小女娃太会讲话了。
  然后再看一眼王一男,不由得感慨,这山里的娃和城里的娃确实不大一样啊!
  感慨归感慨,她还是第一时间就把一瓶瓶的矿泉水倒进热水壶里开始烧水。
  “这个茶叫雀舌……”
  “其实喝茶跟品红酒挺相像的。都是要先观色,再闻香,然后再慢慢品……不过这个雀舌就不仅仅是观色了,你们看看刚冲泡时那些条索的样子,是不是很可爱?”
  三人自带的茶杯都是保温杯。然而只有米雪的杯子是透明的,就像是特意为品这道茶,观这道茶的汤色和条索准备似的。
  王一男只看了一眼就惊讶了。
  尼玛!
  这在杯子里根根立的茶叶,居然就真的像一只只
  小鸟
  的
  舌头。
  碧绿的条索,浅绿而微微泛黄的茶汤,加上那只晶莹剔透的保温杯。
  看着米雪那杯茶,王一男和杨咪连自己这杯茶都舍不得喝了,看着就很享受!
  米雪率先品了一口,然后就说到,“听说你们家那边,有一种陈期过百年的圆茶,现在还有吗?能搞得到吗?”
  王一男立刻一副无赖状,“咱家是穷掉底的穷人。只有和我年龄一般大的陈茶,这都非常不容易了。还百年圆茶呢,我连二十年的陈茶都没见过。”
  说完王一男眨巴了几下眼睛。。
  “听说你家那边有女儿红……你出生时你爸妈没为你藏一些女儿红吗?”
  “藏是一定会藏一些的。不过,想喝我家的女儿红可不容易……”
  “你想喝吗……”
  米雪问完这句,就低下了头吃吃吃地笑。
  “当然想喝了,怎么着也要尝尝吧!先尝后买,才知好歹!”
  米雪继续埋头笑。
  杨咪却听不下去了。
  对女儿红的习俗,尽管杨咪知道的也不多,但最基本的还是知道一些的。
  浙江尤其是绍兴一带,家里生了女儿时,做父亲的都要亲手酿上几坛酒埋在桂花树下。一直要等到女儿出嫁时,这几坛酒才会取出来作为陪嫁的贺礼,恭送到夫家。
  按照绍兴的老规矩,从坛中舀出的头三碗酒,要分别呈献给女儿婆家的公公、自己的亲生父亲、以及自己的丈夫……
  王一男竟然还想要,还想要先尝后买……
  你以为那么容易就能尝到吗?
  尝完了你还想不买?
  他老爸还不把你腿给敲断了。
  于是杨咪就忍不住对米雪开解道,“他就是个啥也不懂的哈儿!整个就一瓜娃子!说话就更加不知道深浅了。你别跟他一样的。”
  “你想让他明白啥,跟他,你就得实话直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