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十二章 抢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良发球。
  高抛发球,斜线的短球。
  吴非接发球选择了反手搓直线,马良上抢步拉高调弧圈球出台。
  “飒!”
  8:8。
  现在马良的打法变得相当的激进,这其实是马良早年的打法,不过现在他的身体已经不能支持他一直这么打了。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打法,老球员有老球员的打法。
  如果马良真想要是这么拼,那也没问题,吴非觉得那样的话反而比较合他的心意。不过以马良的老辣程度,必然是不会给吴非这样的机会的。
  吴非发球。
  斜线的逆旋转发球,半出台。
  马良切一板斜线回去,线路较长。
  和其他人不一样,吴非在侧身时的脚步调整很干净,不会有连续倒脚的表现,一步到位,直接近台前冲弧圈球打出漂亮的大斜线。
  “飒!”
  9:8。
  这在球迷们看来未免是有些残忍了,马良已经开始从竞技巅峰向下滑坡,无法做出年轻时的动作。而对手却是年少力强的年轻球员,很轻松的打出漂亮的进攻,充满了年轻人的朝气。
  不过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毕竟……竞技体育不仅仅只是身体,还有技术、经验。
  吴非发球。
  还是逆旋转的斜线发球,这一次马良的接发球选择很轻巧,不给吴非侧身强拉的机会。
  但是吴非现在打得有些顺手了,自然是不会放弃任何压制的可能。本场比赛吴非的第一板反手弧圈球就这么打了出来……
  “噍嘞!”
  9:9。
  虽然吴非的反手已经不弱了,但是这么打还是有些勉强。他的反手动作自始至终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他总是想要将左脚向后撤,留出巨大的回手空间,又无法保持稳定的右手肘关节支撑点……
  问题就在这,吴非早就知道了,但是改正过来还需要大量的练习和比赛实践,马良的反手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问题,改正也是花了大量的时间。
  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这场比赛中,吴非这么打是不行的。
  吴非去擦了擦手,接下来对他比较不利,是马良的发球回合,如果马良连下两球,第一局这开头红可就丢了。
  马良发球。
  很大胆的直线长球,速度很快,吴非的接发球选择自然是没有别的,正手的前冲弧圈。但是这一球的旋转是极其强烈的正旋,吴非为了压制旋转,力量打得并不是特别强。
  正手的中近台多拍,逐渐的向中远台过度。
  四板正手的对拼之后,马良打出漂亮的线路变化,吴非的重心调整还没有到位,只能眼睁睁看着球从球台弹起飞了出去。
  “噍嘞!”
  9:10。
  吴非深吸一口气,压抑了一下沸腾的情绪……
  被拿局点了。
  马良发球。
  高抛的斜线球,给的角度也不错,应该是比较安全的那种。
  但是吴非实在是过于激进了。
  也许这就是在观众们眼中吴非的风格吧,越到危机与关键的时刻,吴非的选择可能就会越大胆的,打得也是越加的果断。
  从某种程度的定义来说,这就叫做‘大心脏’。
  吴非的接发球选择是抢攻,完全舍弃了整个球台的抢攻,直接将身体让到球台之外,正手前冲弧圈球大斜线,如果马良接到了,那么吴非将没有任何可能接下这一球。
  但是马良没有接到。
  “飒!”
  10:10。
  比赛再次打平,东京奥运会乒乓球项目男子单打决赛的激烈程度超乎所有人的预计,却又让所有人都感觉是理所应当。
  如果正视决赛中的两位选手,那么所有人都会发现这是一场当下乒坛最强者的对抗。
  当下乒坛,又有谁能和吴非比风头,又有谁能和马良比地位。
  没有人。
  即使是巴西的新秀雨果都不能和吴非比风头,即使是安德里亚斯都不能和马良拼地位。
  因为体育竞技,终究是成绩代表一切。
  接下来将是一个人一个发球的比赛,谁能连续抢下两分,谁就能拿下第一局。吴非经常这么说‘第一局比赛白打了,让我们打第二局吧。’
  两名球员好好的擦擦手,调整心态,准备最关键时刻的比拼。
  吴非率先发球。
  这一次吴非将球发在球台中线附近的位置,让吴非没有想到的是,马良吃发球了。
  吴非惊讶的都没有叫喊打气。
  10:11。
  这真是不常见的情况,可能普通比赛时段,马良会出现这种问题,但是在关键时刻的吃发球……
  这代表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马良的比赛集中力真的是在下滑,这是年龄带来的劣势。在激烈的比赛中,球员很难时时刻刻都将全部身心集中在比赛当中,紧绷的弦终究是会被扯断了。所以大部分球员都会在比赛中间找机会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心态,做到精神上有张有弛。而在比赛中的关键时间点,大部分球员的注意力都会超前集中,而这部分能在最关键时刻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比赛本身的球员,往往都是能取得超凡成就的人。
  马良现在都无法在比赛中抢分的时刻集中注意力了吗?
  很显然不应该是这样的。
  吴非不敢掉以轻心,准备接马良的发球。
  马良的发球是斜线球,吴非这一次没有时间和空间去打侧身强拉,只能反手回搓,给了一条斜线。
  正如吴非所料,马良并没有轻易丧失比赛集中力,反手的近台拧拉,打了一条非常长的球线。因为吴非站位离球台比较近,没有办法及时后撤,自然是接不到这球了。
  “噍嘞!”
  11:11。
  又打平了。
  吴非发球,
  继续给斜线球,马良激进的选择了反手挑打,和吴非打成了近中台的反手多拍。
  三板过后,可能是因为吴非这一次的多拍打得比较稳,马良选择了变线,然而吴非防的就是这一板,随即打成了中远台的多拍。
  中远台的正手多拍,马良占了先变线的优势,不断地调动吴非,吴非则是在不断的寻找发力的机会。
  但是这一板多拍却没有给两个人更多表现的机会。
  马良回球擦网,吴非接擦网球擦边……
  在吴非的示意下,比分来到了11: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