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十四章 下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局比赛,吴非先发。
  比赛到这,能用的手段都已经用出来了,接下来就是一球一球的打好。
  球台中线附近的逆旋转发球。
  马良正手回搓,吴非反手搓长,位置都落在球台中线附近。接下来,马良正手近台前冲弧圈球抢先得手。
  “噍嘞!”
  0:1。
  这一球,就好像马良在向吴非示威,向吴非示意不要小看自己,他现在还可以打出有质量的单板。
  吴非发球。逆旋转的斜线发球。
  马良继续上一球的势头,接发球直接反手拧拉得手。
  “噍嘞!”
  0:2。
  开局先丢两球,吴非知道是自己想简单了,马良这种老将,是不可能因为体能的消耗而出现多少弱势的。越是如此,可能老将就越会表现得强势。
  这样的话,吴非要防备的方面就变多了。
  不过……
  ‘这样才对!这才应该是奥运会决赛该有的样子!’
  马良发球。
  直线的短球。
  吴非正手台内搓了一板直线,马良反手搓斜线给吴非反手的深位。
  这个位置不好打,但是吴非的脚步移动出奇的敏捷,十分连贯的脚步调整,直接让出整个球台,在球台侧面来了一板似是而非的近台高调弧圈球。
  “飒!”
  1:2。
  这一板质量很高,动作迷惑性很大,以吴非肢体动作的表达而言,肯定是一板前冲弧圈球,身体压得那么低……但是球拍触球是在球台下方,动作一下子就变成了高调弧圈球。
  第七局比赛一开始,看似两名选手就都进入到了自己的巅峰状态一样。
  马良发球。
  给了斜线的短球。
  吴非反手搓斜线,马良反手台内拧拉,落点稍微差了点,吴非稍作调整,正手前冲弧圈球得手。
  “飒!”
  2:2。
  前两个发球回合,直接体现出两名球员在第七局比赛的主战术思想,一个要打质量,一个要打技巧。
  吴非发球。
  逆旋转的快速斜线球。
  实际上就只是动作是逆旋转而已,发球是没有旋转的。
  球速很快,马良快速后跳了一小下,反手接发球。这一球被吴非吃住了,反手成功的压了一板,接着就是连续的正手压制。
  “飒!”
  3:2。
  马良的状态真是好,虽然这一球是吴非得分了,但是马良仍旧是防住了四板正手,而且并非没有还击的能力。
  吴非发球。
  斜线的逆旋转发球。
  马良接发球选择了回搓一板,吴非反手玩台内,结果高了点,马良顺势侧身台内强拉。
  吴非和马良开始了正反手的多拍,不断地调动着对手,不断地在移动中击球。
  场内气氛被这一球炒得极热。
  连续十一板的多拍后,终究还是吴非正手强势得分。
  “飒!”
  4:2。
  从这一球是真的看出来马良老了……以前这可是马良的强项!在中远台比拼的移动中正手多拍。
  拳怕少壮,打这种质量球,马良现在真的不是吴非的对手。
  但是马良也仍旧是存在获胜的机会。
  就看吴非给不给这个机会了。
  马良发球。
  给了球台中线一个发球。
  吴非移动了一下,用反手在球台中线的位置进行台内拧拉。动作做完,迅速回反手位,但仍旧是没有赶上马良反手的快速回弹。
  “噍嘞!”
  4:3。
  线路、角度、旋转……调动,才是马良赢得这场比赛的关键。
  马良发球。
  高抛的斜线短球。
  吴非下意识的判断这一球是强烈的侧下旋,就顺着旋转搓了一板短的,结果这一球旋转没有这么强,回球有些高。
  马良直接上手抢攻。
  “飒!”
  5:3。
  虽然吴非回球出现了点小失误,但因为吴非也不是常规动作接发球,所以回球有些飘,带着点小弧度,马良击打位置出现了偏差,打在了球网上,没有落案。
  运气现在也站在了吴非这一边吗?
  交换球台,第七局比赛的中段,有一方得分到5,就要交换球台。
  不知道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交换球台后,吴非发球。
  逆旋转给球台中线,接正手台内挑打,然后中近台正手前冲弧圈球得分!
  “飒!”
  6:3。
  这一球吴非打得非常强势,从发球到得分只用了三板,连续的三板压制,展现了年轻人的力量。
  如果换到前几局,吴非可能都打不出这样精彩的一球。原因很简单,马良不会给出这样的机会。
  吴非发球。
  逆旋转的直线球。
  马良正手搓球台中线,吴非台内就进行前冲弧圈球的正手打击,然后将马良死死的压制在反手位,连续的正手猛攻,从第二板开始一板比一板中,连续五板之后,马良回球出界。
  “飒!”
  7:3。
  4分领先!决胜局吴非现在4分领先!
  马良遗憾的叹了口气,这种质量球现在是真的不行了,打到第七局对自己的体能消耗太大,这么打下去肯定是会出问题的,必须遏制住吴非拼单板的战术意图!
  另一边,在心中不断涌起巨大喜悦的同时,吴非不断地暗示着自己要冷静,刚才这一球马良其实打得非常好,没有在自己最重的第一板丢球,只是因为体能消耗的缘故才失分的。
  马良发球。
  一个直线的短球。
  非常短,吴非无法起球,只能正手台内搓了板斜线。马良上步正手直接吊了板斜线,吴非移动到正手位拉直线,被马良借力用反手弹了板斜线。
  “噍嘞!”
  7:4。
  这看起来简直是几何球,乒乓球在球案上飞行的轨迹十分漂亮。
  两名球员现在动作都变得十分简练,非常标准,没有多余动作,这是手感正热的体现。
  可惜……其中有一个已经不在巅峰了。
  马良发球。
  高抛的斜线短球。
  吴非打了一个反手的台内拧拉,马良反手快速回弹进行压制。
  没有打成反手的多拍,马良第二板就开始了调动……
  “噍嘞!”
  7:5。
  比分再一次被拉近,第七局的比赛看上去又一次陷入了胶着,吴非和马良每一球都在争夺着主动权,比赛开始进入到更加费脑子的阶段。
  还剩下半局比赛,马良已经没有机会迅速拿下比赛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吴非将客观优势拉大。
  但是脑子上的东西,是永远不会变的,不是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