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 焦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决策失误,吴非痛失第四局,这对吴非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影响。
  主要是大好局面彻底归零,这对吴非的心理产生了一些影响,这种影响还真说不好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最起码,郭淼教练判断起来比较艰难,虽然是北京俱乐部的主教练,但是对于吴非这名球员,他一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太另类了。
  没错,吴非是一名非常另类的球员,本身有着很远大的抱负,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吴非本身的能力和才华,一直都没有证明自己可以承担得起这种抱负。但偏偏就从比赛上的表现来说,吴非却总是表现出了一种超水平发挥的状态。
  如果不是现在国内的体制正在改革,想来吴非一辈子都没有出头的日子。
  毕竟一名在训练中表现得很挣扎的球员,说好听了叫中规中矩的球员,是不值得信任的。
  但是现在这种职业化的体制改革,反而是成全了吴非,让吴非有了一个向上攀登的机会。
  现在,只要吴非赢了苏阳,就拿到了明年世锦赛的门票,可以代表中国征战世锦赛,这个第二大的大满贯赛事。不管吴非到底能取得什么成绩,这都是吴非实现自己大满贯野望的一个机会。
  第五局比赛已经开始了,郭淼教练就站在场下,看着吴非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登场。
  “这臭小子……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自信。”郭淼教练自言自语道。
  其实吴非一点自信都没有,只不过不表现出来自信,不让自己相信自己真的有信心的话,吴非真的担心会输给苏阳。
  吴非晃动了一下手臂,准备发球。
  现在每一局的比赛都异常的关键,吴非给了一个直线发球,在之前几局比赛中已经证明了这种发球可以有效的限制住苏阳的左手优势。
  苏阳接发球选择了稳妥的正手搓球,没有急于进攻。
  吴非同样的正手搓球回敬,苏阳迅速的来开架势,反手弧圈。
  “噍!”
  0:1。
  搓长显然不是一个很好地选择。
  吴非发球。
  直线的发球,苏阳直接到了正手位用反手起球。
  吴非反手打斜线,和苏阳形成了反手的多拍。
  “飒!”
  苏阳失误了,这一个球变线的时候力量稍微大了一点。
  1:1。
  苏阳发球。
  斜线短球,下旋。
  吴非将球搓起,苏阳侧身强拉,吴非同样侧身,勉强侧身和苏阳进行对拉,下网。
  “噍!”
  1:2。
  第五局一上来,两个人都有失误,这不是说两个人的手很凉,而是说在关键的这一局,两个人都开始对球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不满足于之前四局的表现。
  高要求,就代表着高失误。
  苏阳发球。
  一个高质量的球台中先发球,吴非正手搓了一板,苏阳反手搓长给中线。
  吴非脚步向左移动了一下,瞬间找到了合适的击球位置,正手近台弧圈球。
  这其实是在苏阳的计划之内的,就是吴非的这个主动进攻,所以苏阳的防守很稳健,稳稳的接住吴非连续的正手进攻,并且不断地将球线拉长,将落点拉深,迫使吴非向中远台移动。
  这是今天这场决赛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拍,吴非和苏阳都打出了高质量的表现。
  因为球的落点越来越靠近球台的底线,所以吴非顺势移动到了中远台,并在中远台就对苏阳进行持续的压制。
  来到了中原台的比拼,球的高度自然是会比近台稍微高了那么一点点,凭借苏阳的能力,自然是可以找到反击的机会。这一个多拍就从吴非单方面的压制,变成了双方的对攻。
  对拍进行了十几个会和,双方始终保持在正手位进行对轰,最近也不会打到球台的中线,最远几乎和球网平行。这种连续的挥拍对于球员手臂的负荷是相当的高的,吴非脚步稍有一个不稳,手臂挥拍的动作就有些变形,球打在球拍的上沿飞了出去。
  “噍嘞!”
  1:3。
  这一球太涨士气了,双方硬碰硬的对拼,获胜的一方自然是士气大涨。
  但是关于苏阳比自己强的这件事,吴非可是早就放在了心里,所以并没有收到什么打击。
  吴非发球。
  一个半高抛,发了一个很慢的球。
  苏阳接发球落网,这一个球出乎意料的转。
  2:3。
  苏阳刚刚升起来的气势,立即受挫,不由得口吐莲花。
  吴非发球,一个很长的发球,斜线,苏阳注意力相当的集中,直接侧身强拉,侧发球抢攻。但是吴非也打着同样的算盘,同样在发球之后迅速侧身抢攻,苏阳接球出界。
  “飒!”
  3:3。
  比分扳平!
  苏阳发球。
  一个斜线的发球,吴非反手搓了一板,这一次没有搓长,而是搓了一板短的。
  苏阳也很稳健,正手回搓,但是回球的时候没有给纯下旋,而是稍微的侧了点,带了点侧旋。吴非回搓高了一点,苏阳直接起球。
  在吴非回搓的时候,他就已经发现了不对,触球后,立即后撤,让出了击球位置。
  苏阳台内打的这一板质量很高,但是限于台内,力量上总是差了一点,所以吴非提前预测到了之后,接球不是很难,甚至是侧身很流畅的强拉了一板。
  “飒!”
  4:3。
  现在乒乓球虽然从小球换到了大球,球速看起来是下降了一些,但是实质上在比赛中球速一样很快,在比赛中等球打过来再去接就已经不赶趟了,比赛中是存在着一定的预测成分,要预测到球的来路,然后提前移动,才能做出高质量的回球。
  这个提前的预测,一般是在回球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在对手触球,身体重心发生偏移的时候,就已经判断出来,并且移动了,这样才能保证对手击球到一个看似空档的位置上时,能顺利的接到球。
  这方面,苏阳是强者,吴非要稍差一些,这种意识层面的差距,就不是通过训练可以弥补的了。
  当然,杰出的脚步训练,是可以掩盖住一部分这方面的劣势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